對談以色列駐港總領事・二:應對激進宗教思想,只能你死我亡?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以巴衝突一周年系列報道│9月26日早上,《香港01》記者來到金鐘的以色列總領事館與總領事藍天銘(Amir Lati)進行有關加沙戰爭一周年的訪談。此時,黎巴嫩前線的「新階段」戰爭初啟,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還沒有被以色列擊殺,以軍還沒有正式地面入侵黎巴嫩,伊朗還沒有以超過180枚彈道導彈向以色列本土進行報復,哈馬斯槍手也還沒有在特拉維夫槍殺7位平民。不過,從藍天銘「蛇頭是伊朗」的調子來看,今天軍事衝突的升級、擴大和延續已在意料之內。(本次對談文章分成兩篇,此為第二篇。)

閱讀專訪上篇 對談以色列駐港總領事・一:武力真的是唯一手段?

以色列、沙特建交還有可能嗎?

如果說擊敗伊朗伊斯蘭政權是以色列眼中能保證其安全的戰鬥目標的話,與以沙特為首的溫和阿拉伯國家建立正常外交關係,則是以色列用以保證國家安全的和平目標。

然而,經過近一年的加沙戰爭之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最近表明只有巴勒斯坦建國才會承認以色列,與他去年9月稱以沙建交每日都走近一些的論點迥異。這讓人不得不質疑,難道以色列拒絕巴勒斯坦建國不是讓沙特這些溫和阿拉伯國家更難與以色列正常化關係嗎?這不也是助長了伊朗的相對力量嗎?

藍天銘並不否認加沙戰爭對以沙建交有負面影響:「我不認為它被取消了……可能是被推遲了。」

為何不接受兩個方案,讓沙特這些國家能發揮溫和化的作用?「你必須明白,現在我們仍然面臨着與惡毒的敵人、恐怖組織作戰。」

2022年7月,拜登到訪沙特與王儲穆罕默德會面。(Reuters)

(去)激進化:誰之責?

顯而易見,在以色列眼中,中東的溫和國家必需戰勝伊朗所代表的激進勢力才能達至和平共存,但未能解答的問題依然是,純粹訴諸武力以暴易暴真的能夠令中東變得「溫和」嗎?為何以色列此刻要否決巴勒斯坦建國?為何以色列不能為巴勒斯坦人民提供一個更光明的未來方案?不斷殺傷巴勒斯坦平民難道不是在鼓吹敵意嗎?

藍天銘的回應是,巴勒斯坦人必需先經過「去激進化」,以保證「整個巴勒斯坦人口不會從零歲開始憎恨猶太人和以色列人,不會把他們視為猴子和豬的兒子,就像他們現在被養大時一般」。

「在(去激進化)不發生之前,我認為衝突的情況依然存在。」

「去激進化」只是巴勒斯坦人的責任嗎?難道以色列拒絕巴勒斯坦建國不是正在鼓吹巴勒斯坦人的激進化嗎?即使以軍在加沙針對的是哈馬斯目標,期間殺死了大量巴勒斯坦平民卻是個事實,這給人的印象是,以色列正在對巴勒斯坦人民實施種族滅絕。這只是一種認知,不一定是可以滿足法律上嚴格舉證的事實,但正是這種認知使巴勒斯坦人民變得激進。對於這種激進化,以色列卻沒有為巴勒斯坦人民提供明確的替代方案,或者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2024年9月13日,以色列士兵在加沙持續對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進行地面軍事行動,圖為以色列士兵手持槍械。(Reuters)

目標是哈馬斯,還是巴勒斯坦人?

面對有關以色列否定兩國方案的質疑,藍天銘的反問是:「現在發生了什麼? 10月7日,一個無端地對以色列發動的大規模恐怖襲擊。 你認為恐怖主義的獎勵是在這個時候給他們一個國家嗎?」

問題是,巴勒斯坦立國不是以色列的獎勵,而是巴勒斯坦人的權利,而發動恐怖襲擊的是哈馬斯,不是巴勒斯坦人整體。

對於類似的質疑,藍天銘再提到哈馬斯也不支持兩國方案:「你知道哈馬斯是支持一國方案的嗎? 你知道這是哪一國嗎? 它不是以色列國。」他多次強調,以色列打擊的對象是哈馬斯,而非巴勒斯坦人。對於以方軍事行動造成加沙生靈塗炭,他也堅持責任在於哈馬斯把平民當作擋槍牌。

這種論調難免讓人質疑以色列實際上是否也把哈馬斯錯認成巴勒斯坦人整體?始終未能回答的問題是,今天以色列的戰爭對象是哈馬斯,是否就會阻礙以色列向巴勒斯坦人民提出兩國方案的圖景?哈馬斯不支持兩國方案,但這不代表巴勒斯坦人民都不會支持兩國方案。

2024年8月31日,一名巴勒斯坦兒童在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納賽爾醫院接種小兒麻痺疫苗。(Reuters)

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戰爭罪行

今天,人們的目光已經從加沙轉往遭受戰火摧殘的黎巴嫩,以及可能會同以色列進一步交火的伊朗。訪問當日,黎巴嫩的傳呼機、對講機集體爆炸已經發生,以色列亦開始了針對真主黨目標的密集轟炸。傳呼機、對講機爆炸的攻擊形式明顯違反區分平民和軍事目標的原則,藍天銘如何回應此事?

「沒有人對襲擊承認責任。」

的確,以色列沒有承認或否認責任。那如何評價一個向別國發動同類攻擊、明確違反戰爭法或戰爭道德的國家?

「我不談論這次襲擊,因為沒有人聲稱對這次襲擊負責。 我是說真主黨是一個恐怖組織。 我是說真主黨是一個恐怖組織。 除此之外,我不會談論這次襲擊。」

2024年9月17日,社交媒體獲得的影片截圖顯示,黎巴嫩貝魯特一間超市內,一名男子的傳呼機突然發生爆炸,現場一片混亂。(X@yashar)

黎巴嫩之戰:讓平民回家,還是一舉消滅真主黨?

以色列和真主黨的邊境交火早在去年10月8日開展。以色列北部邊境地區和黎巴嫩南部都有數萬甚至上十萬的平民因此迫被長期離開家園。雖然雙方交火時遇升級--例如7月底,真主黨就似乎在戈蘭高地錯誤擊殺了12名德魯茲族兒童,以色列隨即在貝魯特殺死真主黨軍事領袖舒庫爾(Fuad Shukr)作反擊--但整體而言,各方交火還是處於一種可控的狀態,而只要加沙停火,以支援加沙之名向以色列開火的真主黨也自然會收手,為何以色列要在黎巴嫩的方向升級戰爭?

藍天銘強調,真主黨也是伊朗支援的恐怖組織,要毀滅以色列;真主黨也沒有遵從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沒有解除武裝,也沒有向北移到利塔尼河(Litani River)以北;10月8日首先發動攻擊的是真主黨,而不是以色列,以色列有權自衛。他指出,戰爭的目標是一項新指令,就是要讓被迫離家近一年的北部以色列人安全重返家園。

訪問當日,真主黨不顧以色列的密集轟炸,首次向特拉維夫發動彈道導彈攻擊,繼續向以色列發射火箭,這似乎證明,以色列的升級戰爭只讓北部居民回家的可能性變得更低。對於這個提問,藍天銘稱,行動還在進行,暗示不要太早下定論。

2024年10月3日,以色列軍隊與黎巴嫩真主黨持續互相交火,從黎巴嫩Sin El Fil地區可以看到,貝魯特南部郊區遭襲擊後冒出濃煙。(Reuters)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以色列已經殺死了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而且發動了地面進攻,其攻擊目標也不限於利塔尼河以南的黎巴嫩南部,而是北移至離以色列邊境近60公里的阿瓦利河(Awali River),同時集中打擊貝魯特南部,以至黎巴嫩東北部貝卡谷地(Bekaa Valley)等真主黨勢力範圍。換言之,以色列的目標,似乎是要重創甚至消滅真主黨,正如他們要在加沙消滅哈馬斯一樣。

當記者提到和平作為原則的時候,藍天銘表示:「你總是問我和平與和平的重要性......我不反對你的觀點,但你要與那些也希望和平的派系達成和平,真主黨和哈馬斯不想要和平。 他們的動機是想要摧毀以色列的激進伊斯蘭主義議程。 與他們沒有和平協議。 他們不會,他們永遠不會......」

那麼,最終解決方案就是要以武力徹底摧毀哈馬斯、真主黨甚至是伊朗政權,不應該為他們提供任何內部改變的誘因嗎?

藍天銘的回應是「不」。但隨即他就轉談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前以色列在德黑蘭有過大使館。

「問題不在於伊朗人民,而在於伊朗政權的性質。」

2024年10月1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上空,伊朗發射了一系列彈道導彈後,天空中出現了一枚彈頭。(Reuters)

對付極端宗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訪談結束前,藍天銘提到宗教。他認為,在香港這個地方,人們很難理解激進宗教在國家和恐怖組織的意識形態中所扮演的角色,「當你有激進的宗教意識形態時,這就是激勵你的原因,不一定是實用主義。」他表示,這類組織永遠也不會說「他們(按:指以色列))在那裏已經75年了……我們嘗試過暴力,我們嘗試過戰爭,這無濟於事,也許他們應該(存在)」。

「他們不能這麼說,因為對他們來說,神告訴他們,這是伊斯蘭土地。」

這顯然是一種命定的悲觀判斷。如果哈馬斯、真主黨、伊朗伊斯蘭政權真的永遠也不會接受以色列國的存在,永遠也要尋求消滅以色列的話,這將是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生死決鬥,並沒有武力以外的其他出路。

圖為2024年10月2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在德黑蘭出席公開活動。(Office of the Iranian Supreme Leader/WANA (West Asia News Agency)/Handout via REUTERS )

過去一年,在以色列與加沙哈馬斯的戰爭當中,人們一直希望以不同方式說服、施壓雙方達至停火,繼而尋求一種和平共存的方式。一年之後,這些努力全都失敗了。這場生死決鬥已經延伸到黎巴嫩,黎巴嫩的境況也愈來愈像另一個加沙。而伊朗政權同以色列的生死決鬥,似乎也正在往着難以挽回的方向推進。

可是,這種悲觀判斷真的符合事實嗎?

在黎巴嫩真主黨、在伊朗政府身上,過去一年,我們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克制。在10月7日之後,兩者都沒有響應哈馬斯的呼籲全力投入與以色列的作戰。即使是到了黎巴嫩傳呼機、對講機爆炸之後,真主黨也沒有將積累多年的火箭、飛彈全都派上用場來報復以色列。而到了今天,伊朗以第二輪的導彈攻擊為納斯魯拉、哈尼亞等人報復之後,也表明除非以色列進一步升級,否則其行動已經結束。

這些受「激進宗教意識形態」驅動的組織,真的沒有實用主義嗎?

也許,將激進宗教意識形態認定為敵人永遠不會改變的本質,本身也是一種極端主義。也許,這一種意識形態才是以色列看不到武力以外的出路的根本原因。也許,只有改變這一種意識形態,我們才有可能避免這場中東戰爭的下一個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