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國家暴力——以色列、伊朗認知戰的最大短板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伊朗對以色列發動報復性襲擊,共發射了近按200枚導彈。伊朗說,這些導彈有90%擊中目標,包括兩架F35戰機,給以色列製造了致命損失,如果以色列對伊朗的行動做出回應,以方將面臨「毀滅性打擊」。

以色列說,這些導彈根本沒用,以色列和美國早就發出了襲擊警報,人都鑽到地洞去了。伊朗耗費了近200枚導彈,以色列一個人員傷亡也沒有,反而有5個伊朗軍人因為導彈發射事故喪命,1個巴勒斯坦人在火箭殘骸砸死。

以色列還說,以軍的防禦和進攻力量始終處於「最高戰備狀態」,這些導彈絕大部分都被以色列和美國的聯盟防禦系統攔截了,只有少量落在了以中部和南部地區。

事實上的襲擊與防禦效果怎樣,可能連當事國自己都不完全知道。反正從從伊朗一直以來表現的戰爭能力和總喜歡誇大其詞的觀察看,伊朗說有90%的導彈擊中目標是很難讓人相信的。90%擊中目標是什麼概念?那是中美英德這些國家的高科技軍隊都很難達到的目標水平,伊朗的導彈技術怎麼可能做到?

至於以色列,連軍事技術方面的分析推理都不用,光看網上那些由普通網民拍攝的導彈軌跡視頻和落地爆炸視頻,就知道絕大部分導彈被攔截的說法純粹是鬼話。

以色列美國因為提前得到襲擊情報,又有一定的技術優勢,攔截掉一部分伊朗導彈是可能的,說絕大部分導彈被攔截,從網上隨處可見的視頻看,明顯與事實不符。

2024年10月2日,美國海軍第六艦隊(United States Sixth Fleet)在社交媒體X上公開,兩艘驅逐艦協助以色列攔截伊朗導彈的影片。(X@USNavyEurope)

所以,伊朗和以色列對說法都不可信,無論以色列還是伊朗,都沒有說真話。兩國都在試圖通過誇大本國戰績,隱藏於自身不利的消息來影響輿論,從而達到鼓舞本方士氣、打擊敵方士氣的作戰效果。

在非傳統戰爭研究領域,這種行為被稱為認知戰,屬於訊息戰的一個分支,是現在代網絡訊息社會很重要的一個作戰戰場,其意義有時候甚至比戰場本身都大。

一般認為,在這個戰場上,因為以色列有強大的技術優勢和訊息滲透能力,加上美西方在國際輿論場具有極強的議題制定能力,伊朗處於相對劣勢。而且伊朗因為深受伊斯蘭意識形態影響,政府與主要宗教人物壟斷了國家政治權力,且和一般威權國家一樣具有國家暴力迷思,較少有公民權利與自由意識,習慣於以暴力壓制國內不同主張,在社會管理上比較嚴厲保守,不注重保護婦女與弱勢群體權益,也經常授人以柄。

伊朗的這個弱點即便在中文網路上也飽受爭議。可以說,在美伊、伊以衝突中,伊朗受到的國際批評,大都可以從其失敗的國內政治與治理上找到根源。一個在國家治理上過於迷信國家暴力、不注重保護公民權利、習慣於壓制社會表達的政府,必然是合法性、認受性不足的政府,在國際上往往也難以得到認同。

現代政治不同於傳統政治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形成了一些普遍的進步價值觀念,一國政府如果違背這些價值觀念,不尊重人民的天賦之權,對人民濫用國家暴力,就算它以自身制度意識形態的獨特性為藉口進行再多解釋,也無法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甚至連本國人民都不會認同。

伊朗大選:2024年6月28日,伊朗德黑蘭,伊朗婦女在投票站排隊投票。(Majid Asgaripour/WANA (West Asia News Agency) via REUTERS)

伊朗宗教政治的這個先天弱點,是其在認知戰中需要克服的最大短板。如果這個短板克服不了,那麼在和以色列、和美西方的認知戰中,它將會永遠處於被動狀態。

那麼,以色列認知戰短板是什麼呢?

很不幸,也是對國家暴力的迷思。只不過相對於伊朗刀口朝內的國家暴力,以色列迷信的是刀口朝外、朝向其它國家和人民的國家暴力,是以武力為依託,侵奪其他國家土地和權益、剝奪其他國家人民生命財產為形式的國家暴力。

以色列作為一個國家存在其實是個極其遙遠的歷史故事,後來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國家,滿世界流浪,直到在二戰中被希特勒德國屠殺獲得了普遍的國際同情,才在戰後在英美支持下,以聯合國決議方式在目前這個地方獲得了一個容身之地。

悲劇的失國故事,滿世界流浪的悲催經歷,被希特勒關進集中營打死屠殺的傷痛,本來應該讓猶太人更能體會到失去家園、被驅趕、被屠殺的痛,應該更具人道和悲憫精神,想辦法與人和諧相處。

可是你看看猶太人在這個地方定居建國之後都幹了些什麼事?是怎麼對待原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的?

回顧這幾十年來以色列在區域的擴張過程,可以說就如癌細胞一樣不斷擴散,從一開始的一小塊土地,不斷擴張,侵佔了原屬巴勒斯坦人的絕大部分土地,反過來搞得巴勒斯坦人無家可歸。

別的不說,就加沙這個地方,200多萬人被關在365平方公里的貧瘠土地上,周邊軍警林立,機槍密佈,水、食物、藥品等必需品嚴重匱乏,和集中營有什麼不同?僅僅這次巴以衝突,就有多達四萬多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的炮火中喪命,而且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這種帶有國家恐怖主義色彩的殘暴,和納粹有什麼兩樣?

2024年9月12日,在以色列襲擊加沙中部努塞賴特(Nuseirat)後,巴勒斯坦救援人員從廢墟下營救一名兒童。(Reuters)

而事實上遭到以色列暴力對待的又何止巴勒斯坦人民,周邊的那些阿拉伯國家,特別像是黎巴嫩、敘利亞等,哪個沒有被以色列暴力對待過?伊斯蘭原教旨恐怖主義確實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但反過來,以色列的行為,算不算更有組織的國家恐怖主義?

認知戰再厲害,終究是一種人為的認知扭曲,它縱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真相,但基本的客觀現實是無法改變的。以色列對區域國家和人民濫用暴力,在這場巴以衝突中就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譴責,包括二戰後長期持親以立場的英法德等國,當年通過決議建立了以色列的聯合國,也就此對以色列進行了嚴厲譴責和警示。這種普遍公憤已經不是認知戰能扭轉了。

以色列軍事和科技實力領先周邊國家,後面還有世界頭號強國美國全力支持,它當然可以為所欲為。但風水是輪流轉的,人類歷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永遠強大,再強大的國家也都會有衰敗崩潰的一天。如果那一天到來,以色列失國故事還會在中東上演嗎?到那個時候,認知戰能救以色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