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黨傳呼機為何集體爆炸? 以色列正在入侵黎巴嫩的分岔路口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7月17日當地時間下午3時半左右,黎巴嫩(以至敘利亞)各地在不足一小時的時間內接連有以千計的傳呼機集體爆炸。受害者的傳呼機先是響起幾秒,然後就爆炸,受害者的傷勢多數在臉部、眼部、手或者大腿。這次攻擊的對象是黎巴嫩真主黨成員用以避過以色列截取情報的傳呼機,目前至少有11人死亡,當中至少8位是真主黨成員,有近三千人受傷,當中還包括據報失去了一隻眼、另一隻眼嚴重受傷的伊朗駐黎巴嫩大使Mojtaba Amani。網上隨處可見被不同地點閉路電視記錄下來的爆炸影像。

無論是黎巴嫩政府,還是真主黨,都迅速將矛頭指向以色列。美國表示沒有參與事件,也沒有事先知情。過去數十年已有引爆電話殺死敵人往績的以色列,則一如往日沒有公開對此承認責任。但正如7月3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慕刺殺哈馬斯領袖哈尼亞(Ismail Haniyeh)的行動一般,大家都知道幕後原兇就是以色列。

供應鏈攻擊?

根據路透社從被毀傳呼機殘骸的分析,傳呼機來自台灣的金阿波羅公司(Gold Apollo)。黎巴嫩安全部門的一位資深官員向路透社表示,以色列情報和特勤局(又稱摩薩德,Mossad)對一批一共5000部的傳呼機做了手腳、埋下爆炸裝置,該批傳呼機數個月前由真主黨購進黎巴嫩。美國官員亦向《紐約時報》提供了類似說法。

由於遙距控制傳呼機電池過熱(特別是鋰電池的話)很可能只會造成燃燒而非爆炸,亦有以色列的前安全人員分析指傳呼機的電池大小不足以造成網上影片可見的爆炸,不同媒體收集得來的分析都指向一種「供應鏈攻擊」,即在該批傳呼機進入黎巴嫩之前已經被埋下爆炸裝置。

雖然真主黨向來都有使用傳呼機通訊,但本年2月,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曾公開警告真主黨成員以色列有可能會透過他們的手機來監控他們,呼籲他們丟掉手頭上的手機。其後數以千計的真主黨成員就開始改用一套以傳呼機溝通的新系統--即使傳呼機技術落後,但其沒有GPS定位、沒有鏡頭、沒有錄音功能、只有極簡單收取文字訊息的特點,讓傳呼機成為某些特定溝通任務的首選工具(例如需要緊急應召的醫生),而且其簡單功能也能最少化以色列情報部門可以透過監控來獲得的情報。

踏入9月18日,台灣的金阿波羅公司表明,牽涉黎巴嫩爆炸案的傳呼機並不是由該公司製造,而是由基於歐洲一家名為BAC的公司設計和生產,金阿波羅只授權後者使用其商標。

2024年9月17日,黎巴嫩國內大量傳呼機突然發生爆炸,據報傳呼機由台灣一間名為金阿波羅公司生產。金阿波羅公司18日發聲明澄清,其與BAC CONSULTING KFT. (BAC)有長期的貼牌授權及區域代理合作關係。據協議,金阿波羅授權BAC在特定區域內使用其商標進行產品銷售,但產品的設計與製造均由BAC公司負責。(金阿波羅公司FB)

這種「供應鏈攻擊」的推測到底是否符合事實,我們很快就有答案。畢竟黎巴嫩當局或真主黨只要查證一下被引爆的傳呼機是否來自同一貨源,就能知道以色列所發動的是否一場供應鏈攻擊。

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為何以色列要在此時此刻對真主黨的一個主要內部溝通機制進行這樣的一次滅頂式攻擊,不只摧毀了這套通訊系統,甚至讓以千計使用這套系統的真主黨成員受傷?

入侵黎巴嫩的準備?

雖然以色列加沙戰爭的三大目標(消滅哈馬斯軍事和管治能力、救回人質和保證加沙不會再對以色列構成威脅)還未有達成,但近來以色列內部關於戰爭走向的討論已轉往是否要向黎巴嫩開戰之上。

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後翌日至今,黎巴嫩真主黨一直與以色列在雙方邊境進行有限度交火,雙方都曾有過升級衝突的行動,但整體而言,以色列和真主黨的交火依然長期處於行禮如儀的狀態。

可是,因為以黎邊境交火而撤離家園的約6萬以色列人,如今對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而言卻構成了一個長期無解的政治問題。

大家都知道,只有真主黨停火,這些人才有重返家園的希望。但真主黨卻只會在加沙達成停火的前提下才會停火。由於以色列的加沙戰爭目標並沒有達成,人質換停火的談判幾乎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本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再次訪問中東,但他連以色列也不會再去--唯一能讓真主黨停火的方法似乎就只有以武力迫其屈服。

9月18日,布林肯在埃及開羅同埃及總統塞西會面。(Reuters)

以色列去年10月已有先發制人攻打黎巴嫩的意圖,最終被美國勸止。其後,在以色列不時威脅入侵黎巴嫩的背景之下,美國和法國都努力在背後進行外交工作,希望能以外交方式解決以色列北部邊境的問題,讓黎巴嫩真主黨配合執行2006年以黎戰爭期間達成的聯合國安理會1701號決議,撤出利塔尼河(Litani River)以南的以黎邊境,變相停止攻擊以色列。不過,長期的外交工作並沒有達成任何成果。

近來,以色列內部「攻黎」呼聲四起。這並不限於在外界眼中受極右政客劫持的內塔尼亞胡政府,連6月退出戰時內閣的內塔尼亞胡最大政敵之一、被外界視為溫和派的前國防部長甘茨(Benny Gantz)到9月初也表明不惜入侵黎巴嫩,也要讓北部的以色列人回家。

到9月16日,「讓北部居民安全回家」正式通過了以色列的安全內閣,而成為了其針對哈馬斯戰爭的第四個目標。同一天,傳言認為此刻入侵黎巴嫩不是時候的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也向正在訪問以色列的美國總統特使霍克斯坦(Amos Hochstein)表示,只有軍事行動才能讓北部居民回家。

霍克斯坦則警告加蘭特,對真主黨發動大型攻擊並不能讓民眾回家,反而會提高長久地區性戰爭的風險,表明美國支持以外交方式解決以色列和真主黨之間的緊張關係。

利塔尼河的具體位置。(Wikimedia Commons)

以色列的北部戰區指揮官Ori Gordin也正在遊說政府向黎巴嫩進軍。他認為,真主黨在黎巴嫩南部的精英部隊若非被殺,就是已經撤離,而且八成的黎巴嫩南部居民早就離開當地,以軍應該直接入侵黎巴嫩,在黎南建立緩衝區。

不過,有以色列的軍事專家警告,以軍1978至1982年也在利塔尼河以南建立過緩衝區,但這並未能制止從黎巴嫩到以色列的侵入,而敵人也能在更遠的地方繼續發射飛彈。

雖然以色列當局對於如今手握十多萬枚飛彈的真主黨會否強硬還擊以色列本土,以至以軍有沒有能力有效地進行兩線作戰還有一些擔憂,但未來幾天可能就是以色列會否入侵黎巴嫩的決定性時刻。

這次傳呼機集體爆炸的背後緣由,大概有三種不同解讀

一是如此大規模打擊真主黨的通訊系統,是以色列為大規模入侵黎巴嫩所作的準備。

二是這次傳呼機集體爆炸本身就已經是以色列對於真主黨的進一步行動,希望向真主黨展現以色列的滲透能力,施壓真主黨接受美、法等國的外交遊說,停止攻擊以色列北部。

三是這次攻擊是一件偶然事件--美國新聞網站Axios引述美方官員的說法,指真主黨內部有人對於傳呼機可能被做了手腳起了疑心,因此以色列的精心佈局已到了「不用掉就廢掉」(use it or lose it)的時刻,因此以方才決定馬上把它「用掉」。

如今以色列已站在入侵黎巴嫩的分岔路口上,到底哪一種解讀才是正確,未來幾日也許就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