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程武器攻俄等同北約「直接」參戰? 普京支持賀錦麗的原因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9月13日,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將會到白宮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會面。經過日前英外相、美國務卿聯袂訪問基輔之後,枱面上的最重大議題是拜登會否正式容許英國和法國提供給烏克蘭的暴風之影(Storm Shadow,法稱SCALP)巡航導彈,甚至是美國ATACMS地對地飛彈打擊俄羅斯境內距離邊境2、3百公里的目標。

不同西方媒體的報道都顯示拜登將會為此作出決定。拜登本人本周初也聲稱他正在考慮這個烏克蘭的要求。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明已向日前到訪的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英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送出了烏克蘭的詳細要求。而從《泰晤士報》和CNN近日的報道來看,拜登就算不為ATACMS攻俄開綠燈,也會容許很多時候需要配合美國設備一同使用的英法「暴風之影」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

對此來自西方的「升級」,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暗示這個決定在施紀賢、拜登會面之前早已達成。普京(Vladimir Putin)本人則指這些長程導彈必需有北約軍事人員在衛星目標認定和導彈編程上面的支援,「因此,這不是允許烏克蘭政權用這些武器打擊俄羅斯的問題。這是一個決定北約國家是否直接捲入軍事衝突的問題。」

9月12日,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和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乘坐專機飛往華府。(Reuters)

他指出,「如果作出這個決定,這無異於北約國家、美國和歐洲國家直接捲入烏克蘭戰爭。這將是他們的直接參與,當然將會顯著改變衝突的本質。」

來自普京方面的類似警告,多不勝數。但超過兩年半戰爭以來,拜登當局己一步步向烏克蘭提供了層級愈來愈高的武器,從2022年中的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炮、2023年的M1 Abrams坦克和短程ATACMS,再到2024年的長程ATACMS和F-16戰鬥機,以至美國容許烏克蘭使用美製裝甲車和短程武器攻擊俄羅斯邊境州的軍事目標,甚至是8月初以來烏克蘭以西方武器「反向入侵」庫爾斯克州(Kursk)並佔領俄羅斯土地--種種來自西方或烏克蘭的升級都沒有驅使俄羅斯改變其對烏作戰的性質。

這一次,如果拜登真的容許烏克蘭使用暴風之影或者ATACMS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普京很大可能也只會將其口中對於北約「直接」參戰的適當回應無限期地「留中不發」。

2024年9月11日,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英國外交大臣林德偉(David Lammy)在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舉行會談。(Reuters)

這裏的原因非常簡單: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繼續佔據了無可爭辯的優勢,而暴風之影或者ATACMS也不會影響或破壞俄軍的動能。

目前,俄軍在烏東頓涅茨克(Donetsk)正往交通樞紐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俄方稱紅軍村),奪得此城後俄軍往北可邁向烏克蘭在頓涅茨克的最後兩個城市、往西則可推向第聶伯河的中心地帶。

同時,針對烏克蘭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的佔領區,俄軍也發起了初步反攻,過去兩三日一連奪回了10個定居點,嚴重缺乏人力的烏軍能否在佔領一個多月的俄羅斯領土上擋住俄軍推進,是一個重大問題。

如果烏克蘭失去波克羅夫斯克,又被趕出庫爾斯克州的話,澤連斯基可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其抽調烏東精英部隊來反入侵俄羅斯的策略將無果而還,而烏東空虛則讓俄軍較快地奪得了關鍵後勤城市。對於總統任期已過的澤連斯基而言,這將是一個有可能致命的政治衝擊。

烏軍在庫爾斯克州的佔領區正遭到俄軍反攻(紅色、橙色地區)。(ISW)

另一方面,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美國國防部對於ATACMS能對烏克蘭有多大幫助持有極其負面的評估。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認為在俄羅斯境內使用ATACMS並不會扭轉戰爭大勢,而且美、英、法三國也沒有足夠的長程武器供應烏克蘭。同時,他認為以這類長程武器打擊俄羅斯也不會解決本年以來對烏克蘭構成最大威脅的滑翔炸彈(glide bombs)問題--為了準備應付烏克蘭可能得到的長程打擊能力,俄羅斯早就把發射滑翔炸彈的戰機移出了ATACMS可以攻擊的範圍。

由此可見,雖然澤連斯基把其遊說西方的努力都放在暴風之影或ATACMS攻俄之上,但其遊說行動的成功並不會為他帶來任何戰場上的優勢。

從這樣的背景來看,對於西方國家決定容許烏克蘭以長程武器打擊俄境,普京並沒有不得不升級的必要。而且,由於直接打擊北約國家成本極高,普京的升級最多也只會以間接或擦邊球的方式落實,例如向伊朗及中東的親伊朗武裝輸出武器或技術來反威脅當地美軍,又或者干擾烏克蘭的黑海糧食運輸通道等等(按:9月11日,俄軍據報在羅馬尼亞的黑海經濟專屬區範圍內以巡航導彈打擊了一艘開往埃及的烏克蘭小麥船)。

2024年9月12日,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會議上發表講話。(Reuters)

普京這次之所以會用上北約「直接」參戰的強硬用詞去警告美國、英國,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出口術」的招數。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普京的出口術至少也有讓西方部份人半信半疑的策略性目標。相較之下,西方內部有關ATACMS等長程武器打擊俄境的爭論,則完全是一種「空談」--大家都知道無論拜登最後的決定如何,也改變不了烏克蘭的戰爭形勢。然而,這卻是西方軍援烏克蘭的體制內最近幾周的主要論題。

以拜登當局為首的援烏陣營,對於俄烏戰爭的發展,一直缺乏戰略目標:到底無限期打下去的目標是什麼?

雖然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其和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總統辯論中因拒絕表明支持烏克蘭戰勝而飽受批評,但他至少有一個明確的孤立主義目標,那就是俄烏要停戰,至於如何停戰、停戰是否對烏克蘭不利,美國不管。

2024年9月10日,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和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出席由美國廣播公司(ABC) 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舉行的總統選舉辯論。(Reuters)

拜登理論上的目標是要幫助烏克蘭恢復其國際承認的領土,但美國(以至北約)對於烏克蘭的軍援卻是步步為營,遠遠不足讓烏克蘭奪回土地,只能讓烏克蘭人在緩緩後退之中不斷流血。

根據POLITICO的報道,施紀賢9月13日想同拜登談的不只是長程導彈的問題,而是有關俄烏戰爭的戰略性討論,特別是戰爭在2025年的走向。該網站指出,英國希望基輔能有超越一個個孤立的英勇戰鬥的更廣大戰略。

問題是,拜登以至當了副總統之後才有一些外交經驗的賀錦麗,並沒有這種更廣大的戰略思維。

有這樣的對手,難怪普京最近又再半開玩笑地說他支持拜登,而在拜登退選之後,他就支持賀錦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