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沃爾茲的中國經歷是政治資產還是選舉負擔?
為期四天的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正在芝加哥舉行。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明尼蘇達州州長沃爾茲(Tim Walz)將在大會期間正式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候選人提名。賀錦麗、沃爾茲的對華政策是華人普遍關心的焦點。
與賀錦麗從未到過中國的背景不同,她的競選搭檔沃爾茲是老布殊以來首位曾在中國工作和生活過的(老布殊曾在福特政府擔任駐華事務聯絡處主任)副總統提名人。20世紀90年代至2003年,沃爾茲在內布拉斯加和明尼蘇達州擔任高中教師期間,每年都會和妻子格温帶學生前往中國,向他們介紹中國歷史和文化。截止2016年,他和妻子到過中國至少30次,包括度蜜月。
沃爾茲在中國的經歷,很自然地引起了媒體的濃厚興趣,寄望於通過他過往的涉華言行中找到一些未來政策的蛛絲馬跡。但在當下美國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的背景下,「中國經歷」既是一種政治資產,也是一種選舉負擔。
長期看,沃爾茲的「中國經歷」是一種政治資產。在美國左右兩派的合力佈局中,對華激烈競爭與對抗將是未來的雙邊關係特徵。但也正是在這種長期的動盪趨勢中,如果還能有一位像沃爾茲這樣的傳統中間派政客擔任要職,實屬難得,可能會在持續的競爭中帶來一些穩定和理性。
在美國國內,也有一些人肯定沃爾茲的涉華經歷。曾在共和黨和民主黨政府效力的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局長邁克爾·海登(Michael Hayden)認為沃爾茲對中國甚是了解,這是好事。被外界視為「中國通」的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認為,賀錦麗挑選沃爾茲當副手,「能夠為當前美國國內恐華的毒化氛圍起到重要的制衡作用,憑藉沃爾茲在中國工作、教學和生活的一手經歷,他會對中國民眾產生強烈的同理心」。
在一些美國觀察人士看來,沃爾茲的這種同理心和他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了解,使得中國不太可能將他和美國國內的對華鷹派等同視之。
短期看,沃爾茲的「中國經歷」是一種選舉負擔。自賀錦麗公布沃爾茲擔任副手以來,賀錦麗-沃爾茲團隊基本上不會提及沃爾茲和中國的聯繫,而是着重強調他來自中西部的慈祥的父親、教師、教練的國民形象。這是因為特朗普和共和黨一直將拜登對華政策中的「有限合作」「外交對話」批評為軟弱,任何親近中國的觀點和經歷都有可能被共和黨視為對華示軟的標籤。賀錦麗競選團隊至今也沒有公布自己的對華戰略,也是因為在共和黨的監督和施壓下,她暫時無法和拜登政策標籤區別開來。
不出意料,美國保守陣營和共和黨已將沃爾茲的中國聯繫「武器化」。比如,傳統基金會指控沃爾茲和特定的中國官員保持聯繫,已被中國收買;親特朗普的超級行動政治委員會(super PAC)第一時間找出了沃爾茲2016年有關中美沒有必要是敵對關係的言論,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也開始轉發沃爾茲過去說「我對華很友善」的視頻。特朗普競選團隊則在社交平台將沃爾茲批評為「偉大的中國沃爾茲」(Great Walz of China)。
特朗普在參議院的盟友、阿肯色州聯邦共和黨參議員科頓(Tom Cotton)甚至宣稱,沃爾茲應當向美國人民解釋他和中國35年的不尋常關係。另一位以「逢中必反」、很有可能在未來「特朗普內閣」中擔任職務的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則在X平台將沃爾茲描述為「中國耐心培養的未來美國領導人之典型」。曾在特朗普執政時期擔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的摩根·奧塔古斯(Morgan Ortagus)稱,如果沃爾茲當選,美國將迎來數十年來最軟弱的對華政策。
賀錦麗競選團隊批評共和黨「扭曲事實」,認為共和黨是想通過謊言轉移選民對特朗普-萬斯組合極端議程的關注度。賀錦麗團隊還提到沃爾茲擔任國會議員期間在人權議題上對中國的批評,稱沃爾茲始終直面中國挑戰,始終將美國就業和製造業利益放在第一位。可能是為了暗示繼承拜登遺產,賀錦麗競選團隊還強調,未來賀錦麗-沃爾茲政府將會確保美國贏得同中國的競爭,並且維護好美國的價值觀和國家利益。
這種反擊非虛。2007年至2019年擔任眾議員期間,沃爾茲的確將自己的「中國經驗」帶至了眾議院,在涉台、涉藏和涉港議題上都有發聲,表達了強硬立場。但是,這種強硬立場並無新意。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融入世界以來,美國國會議員,尤其是民主黨議員,基本上會通過打中國牌博取政治利益,包括人權派、涉藏牌以及台灣牌。
當沃爾茲2019年開始擔任明尼蘇達州州長時,他的立場就發生了變化,重視該州和中國的大豆和豬肉等貿易關係。所以,他當時也反對特朗普政府的對華貿易戰。在國會施壓封禁TikTok的問題上,沃爾茲州長的立場也很務實。2022年,在周圍的艾奧瓦州、北達卡他州和南達卡他州在政府機構中封禁TikTok時,沃爾茲則不急於行動,認為應該將TikTok和Twitter等平台的問題等同起來,「整體」予以把控和解決。
由此可以看出,從價值觀層面,沃爾茲至多屬於中間的強硬派。但在經貿、氣變等問題上,他的對華立場趨於温和和務實。在科技競爭層面,他遵從拜登-賀錦麗政府主張的同時,也會採取審慎的態度。
當然,也不能誇大沃爾茲「中國經歷」的作用,副總統人選也不會改變美國對華戰略的目標和內涵。美國的副總統不制定政策,只有在總統的授權下才可以扮演一定角色。比如,切尼參與並主導了小布殊政府的反恐戰爭政策,拜登擔任副總統時牽頭和執行奧巴馬第二任期的對華政策。
如果特朗普-萬斯組合當選,特朗普可能會重用一大批對華鷹派,包括盧比奧和前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進一步衝擊雙邊經貿和安全關係。賀錦麗-沃爾茲一旦當選,預計中美關係也不會迎來改善,中美科技層面的對抗也會更激烈。但和特朗普執政不同的是,他們很有可能會延續拜登政府的大部分政策,繼續強化和盟邦的關係、投資於美國競爭力,並通過適度、有條件的、有限的對話管控和穩定雙邊關係,從而避免衝突。
賀錦麗在奧巴馬等人的建議下選定沃爾茲擔任副手,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意外驚喜,但都可以看出,沃爾茲能夠彌補賀錦麗外交上對華政策領域的不足。無論賀錦麗未來挑選誰擔任國務卿或國安顧問,沃爾茲特殊的中國經歷終究是不該被浪費的資產,將直接影響賀錦麗的對華政策。從中國視角看,沃爾茲也是中方願意積極接觸的對象。
本文轉載自「中美聚焦」微信公眾號,作者陸岑,原標題為「沃爾茲將影響哈里斯對華政策」,圖片為編者添加,略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