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賀錦麗上位 是拜登心有不甘的抗爭|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編者按:當地時間21日,美國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社交平台上宣佈將退出2024年總統競選,並將支持賀錦麗(Kamala Harris,又譯哈里斯)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繼續競選。這是50多年來美國總統首次退出連任競選,上一次退出連任競選的是1968年大選的時任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

拜登的退選被很多人視為「靴子終於落地」,進而把目光投向了處於亂局中的民主黨——在非常緊迫的時間內能否推選出一個有競爭力且團結黨內的候選人對戰勢頭正猛的特朗普?而在特朗普看來,大難不死的他是否可以「半場開香檳」,安然「躺贏」了呢?

觀察者網在第一時間連線對話了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以下內容根據對話音頻整理。

目前看來,拜登的退選是民主黨內部建制派分裂的結果。原先拜登認為自己已經得到了佩洛西(Nancy Pelosi)和奧巴馬(Barack Obama)的堅定支持,然而現在我們看到,一般認為跟拜登關係不太好的進步主義派系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簡稱AOC)那批人,反倒是在堅定地支持拜登繼續選下去,而反觀奧巴馬和佩洛西:

在槍擊事件發生後,美國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要求拜登退選的聲音來自以《紐約時報》為代表的親民主黨媒體,一般認為《紐約時報》的那些文章來自奧巴馬的操作。如果沒有奧巴馬在背後的推動:第一,親民主黨的媒體步子不會邁得那麼大;第二,那些民主黨內勸退拜登的消息是絕密的,媒體沒有那麼容易拿到消息。

和奧巴馬的暗箱操作相比,佩洛西對拜登的算計就是明着來的。現在的佩洛西儼然一副民主黨「黨主席」的樣子,他們內部的算盤是「假設拜登在總統選舉中敗了,民主黨不能同時失去國會」。今年參議院要改選,目前民主黨在參議院有34個席位,只比共和黨多一票,在共和黨已經控制了眾議院的情況下,如果參議院再丟掉就意味着兩院加總統,統統沒有了,這是民主黨所不能接受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幕後大佬」的佩洛西一定要逼迫拜登退選。

拜登2022年4月5日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繼續加強美國人獲得負擔得起的優質醫療保險」,與奧巴馬(右二)碰了碰拳頭。左一是美國副總統賀錦麗。(Reuters)

當他們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後,在某種意義上等於承認,總統之爭他們已經敗了。

很多人可能要問,拜登退選了,誰會接替拜登。答案是,沒有。

有一點我們需要首先明確,這是在黨內提名候選人出來之前換掉一個事實上黨內提名的候選人。首先,如果在不選總統的前提下,如果總統因為年紀大、身體不好等個人原因不幹了,由副總統接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美國總統權力繼承的順序清單是寫在法律裏的,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而現在的情況是,美國處在總統選舉第一階段——兩黨推選出自己的總統提名候選人——的尾聲。在這個階段,先是有人出來報名,報名之後根據一定的流程在美國各州開展一輪黨內初選,候選人競爭所謂的黨代表票,當達到一定的黨代表票後,按照規定需要召開一次全國黨代表大會。在全國代表大會上如果有一個人滿足票數過半的條件,比如像特朗普那樣,大會就會履行程序,提名這個人作為黨的總統提名候選人。如果沒有人滿足這個條件,黨代表就需要繼續投票。

拜登終宣布放棄角逐連任總統。圖為7月14日,拜登就特朗普遇刺一事發表講話。(Reuters)

拜登現在的尷尬在於,他已經走完了民主黨內的提名候選流程,期間沒有人跳出來和他競爭。從時機和策略的角度,如果拜登早一點退出或者壓根不出來選,就不用走這個流程,抑或者拜登咬緊牙關硬着頭皮選到底,甚至在第一次總統辯論結束後直接退出,都比現在退選要好得多。拜登選擇現在這個時機,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那就是拜登仍然在抗爭。

當下民主黨內圍繞拜登有幾個問題在爭論:第一,拜登能不能贏?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不僅贏不了,還有可能導致整整兩年民主黨在國會也要完蛋,甚至出現美國全國範圍的「紅潮」。

第二,如果拜登贏不了,誰上去可以穩贏。其實是沒有。如果說特朗普遇刺之前這個問題還可以討論,在那顆子彈擦過特朗普腦袋之後,連想象的空間都沒有了——民主黨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第三,走什麼樣的程序把新的候選人推出來,是發起一場「迷你閃電戰」確保合法性——走加急程序選出提名候選人,還是直接把賀錦麗推上去?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直指,要贏賀錦麗比贏拜登還更輕易。(Reuters)

從實際效果來看,賀錦麗作為民主黨候選人是有很大問題的。首先,作為政治人物,她從個人能力上不是特別強。更重要的是此人在職務的上升路線上曾經有過個人緋聞,也就是所謂的「小三傳聞」。

因此賀錦麗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一直有「名不正言不順」的缺陷。這次如果又是莫名其妙地得到了一個老男人的認證把她推上高位,而對手又是特朗普和萬斯——這兩個人如果談政策上的得失可能連稿子都背不好,但要是攻擊賀錦麗「小三上位」,正中他們的「好球區」,可以有一堆東西供他們發揮。這就是賀錦麗作為民主黨候選人先天的缺陷。

目前,賀錦麗雖然得到了拜登本人的支持,但民主黨並沒有一致支持她,這可以視為是拜登不甘心退選,最後抗爭的表現——老子就算退了,也不會讓你們舒服。於是2024年美國民主選舉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三方亂鬥」。

我曾經評論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是所謂「兩黨三方」的選舉——拜登、特朗普、共和黨建制派。現在共和黨那邊已經團結起來了,建制派退出,整個共和黨「MAGA化」,而民主黨那邊分裂了。拜登在反對派的壓力下退選,但反對拜登的人又推不出一個有絕對競爭力的候選人,所以後續民主黨一側只會越來越亂。

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RNC) 第 4 天,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伉儷與副總統候選人萬斯( J.D. Vance)及其妻子烏莎一起上台接受祝賀。(Reuters)

8月初民主黨需要完成線上提名,8月19日要送到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進行表決,不僅要決定誰是總統提名候選人,還有和他搭檔的副手。在這種以快打慢的尷尬局面下,民主黨內必須快速達成一系列交易,否則大概率會出現一些隱患,比如說那種宮廷劇中常常出現的「政治騙子」,會在這種焦慮的氛圍中粉墨登場——就像那些病入膏肓、求生欲又特別強的人總會被兜售萬能靈藥的騙子收智商稅,此時此刻很有可能會出現把自己的政策主張吹得天花亂墜的政治素人急於上位搏一把。

如果說民主黨那邊是悽風慘雨,從特朗普那一側看,他不僅是「半場開香檳」,簡直要提前開香檳了。以他的性子,大概認為2024總統選舉已經進入垃圾時間,就差宣佈我已經是總統了。就在大家覺得已經沒有懸念的時候,還是要提醒一下,不出意外的話,是時候該出意外了。

首先,「半場開香檳」是不存在的,特朗普現在反而有點麻煩——當對上的對手不是拜登的時候,特朗普就只剩下「天命之子」人設一個優勢,其餘的都是劣勢。

當特朗普和拜登對陣時,特朗普的策略很簡單,就是把這場總統大選從一場功能性選舉變為「人設選舉」。畢竟對於美國的選民來說,對於兩方的政策都沒有什麼信心,那不如挑一個看上去更像總統的吧——至少和老邁的拜登相比,特朗普再怎麼粗鄙,也比拜登更有活力。現在在有些地方特朗普和拜登的民調已經拉開了近10個百分點。

特朗普遇刺大難不死,藉此鞏固強人形象,更壯聲勢。 (REUTERS)

但如果民主黨換上來一個更年輕,和特朗普一樣有活力的候選人呢?當特朗普跳出了攻擊拜登這個「舒適區」,他要如何調整自己的策略?

另一方面,共和黨絕對不能忽視拜登的存在,或者說共和黨當務之急是要徹底擺平拜登。無論如何,拜登身上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美國的現任總統,一旦他身上沒有了選舉的壓力,從現在到1月20日,就算他在大政方針上失去了影響力,但憑藉手上的資源和權力搞點小動作,配合民主黨推選出來的候選人陰共和黨一下,不僅是有能力而且是很有可能的。

退選之後,拜登的位置反而微妙了起來。如果共和黨搞不定拜登,後面的局勢對於特朗普而言就會變成真正的「二打一」——讓賀錦麗或者其他年輕的候選人衝在前面,拜登守在後方利用總統權力排兵佈陣,卸下了人設包袱的拜登作為總統所能調動的資源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如果特朗普和共和黨從現在開始就準備「躺贏」,什麼都不做,肯定會被玩死的。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2月21日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獲副總統賀錦麗及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起立鼓掌。(Reuters)

充滿戲劇性的2024美國總統選舉演到現在,一言以蔽之,我們看不到一個團結向前的美國,只看到了一群精緻利己主義者的算計:佩洛西算的難道是民主黨總統選舉的輸贏和美國的政治大局嗎?非也,我們只看到了她作為幕後大佬的權力慾望——共和黨拿走總統之位不要緊,我的國會不能丟;拜登的老邁是今天才有的嗎?四年前他就已經很老了。在他決定參選時就已經清楚自己的精力和體力是有問題的,但他堅持不退,等到時間和資源差不多都耗盡,臨了突然退出還推上一個賀錦麗,不就是心有不甘,想繼續操控局勢嗎?

正如美國政治脱口秀主持人Jon Stewart在節目中說的那樣,現在美國兩黨所謂的團結,就是在每次採訪和演講的開頭5分鐘說「我們要團結」,然後開始往死裏罵對方,罵完之後,最後再畫個2到3分鐘講一講「和平」和「大局」——射向特朗普的一槍沒有打出美國政治上團結的局面,反而繼續朝着更加激化的方向發展——左翼繼續淡化總統槍擊案,右翼繼續無休止地散布陰謀論……

當美國社會的團結持續被消耗,戾氣持續被滋長;當向總統候選人開槍這個禁忌已經被打破,直到2025年1月20日之前,我們很難說贏家會是誰。因為今天的美國政治早已「脱軌」,偏離了自己的傳統、制度和遊戲規則。在這樣的瘋狂中,有了第一槍,難道不會有第二槍嗎?

當我看今年的電影《美國內戰》時,會困惑於這個內戰到底是怎麼打起來的。這不,已經打起來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