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春天點燃俄羅斯新攻勢 炮彈、戰壕與動員將決定勝負
一年之前的今天,人們談的是烏克蘭的「春季攻勢」,期許着氣溫回升、泥濘漸乾之後烏軍將會利用西方坦克輾壓俄羅斯在烏克蘭南部的「蘇羅維金防線」(Sergei Surovikin)。然而,烏克蘭2023年晚春初夏發動的地面反攻最後失敗告終,只打下了一些小村莊。
在俄軍在去年冬天奪回戰場主動權之後,今年「春季攻勢」的主角將會由俄羅斯飾演。在3月22日的莫斯科恐襲之前,俄羅斯就先以兩年戰爭以來最大的能源基建攻擊,為新一波攻勢打頭陣。同一天,克里姆林宮也首次將對烏「特別軍事行動」重新定性為一場「戰爭」。在ISIS莫斯科恐襲之後,俄方堅持將襲擊同烏克蘭以至西方扣上關係,也明顯是為這場大型攻勢的輿論準備。
根據最近才到過烏克蘭戰場實地研究的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Michael Kofman,烏方正面臨炮彈、防禦工事和人力方面的三大挑戰。這三個因素很大可能會決定2024年俄烏地面戰爭的走向。
炮彈方面,並不是在烏克蘭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可控範圍之內。
根據Kofman的觀察,烏克蘭在前線使用的炮彈數量比俄羅斯低5至6倍,這是烏克蘭2月中失守頓涅茨克州阿夫季夫卡(Avdiivka)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樣地,3月22日的俄軍能源基建空襲也進一步反映出烏克蘭沒有足夠的防空系統去守衛全國各地要點。
烏克蘭政府本月已經表明希望將本年的無人機生產量由原先預期的100萬架,增加至200萬架。廉價無人機在一直特定或具針對性的應用上,確實可以取代大炮轟炸。可是,無人機依然取代不了傳統大炮的密集火力。同樣地,根據Kofman的觀察,烏克蘭已經發展出基於一系列感應器、配合電子戰系統和可移動的槍炮防衛小組,以低廉成本攔截無人機的有效方法。可是,對於俄羅斯一次過的大規模無人機和導彈攻擊,西方提供的防空系統依然不可或缺。
歐盟本年3月前供應烏克蘭100萬枚炮彈的計劃最終只完成了一半左右。在特朗普勝選威脅迫近之後,歐盟國家才開始大力增加炮彈生產,本年預計達至140萬枚的水平,來年增加至200萬枚(按:原本每年只產50萬枚)。相較之下,俄羅斯如今每年炮彈產量達至300萬枚,還未算上朝鮮、伊朗的供應。
捷克在全球各地購買80萬枚炮彈的計劃,可能會成為本年夏天烏克蘭的救命草。該計劃早前終於得到了一直堅持「只買歐洲製造」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的轉軚背書之後,如今據稱已經開始將少量的外購炮彈運往烏克蘭。
有助長程打擊俄軍後方目標的英法聯研「風暴之影」巡航導彈(Storm Shadow,法稱「SCALP-EG」)據估計已用得七七八八。可是,烏克蘭一直力爭的德國「金牛座」巡航導彈(Taurus)卻依然過不了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的一關。
短期內,美國軍援依然是最能幫助烏克蘭在軍備問題上抵禦俄軍攻勢的出路。
一直反對援烏的美國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據報已私下對共和黨金主和外國政要表明會在眾議院以某種形式推出援烏法案,預計在4月復活節假期結束恢復會期之後將會進行。如果約翰遜願意推行援烏立法表決,民主黨也將會支持他繼續擔任議長,使之能免於被共和黨激進派罷免的憂慮。
烏克蘭能否抵住俄軍本年春夏的大型攻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約翰遜這位原本寂寂無聞的路易斯安那(Lousiana)眾議員的一念之間。
防禦工事方面,則是烏克蘭澤連斯基當局的嚴重失策。
目前,俄軍從東而西的主要攻勢可以分成三點。一是東北哈爾科夫(Kharkiv)的庫皮揚斯克(Kupyansk)。二是頓涅茨克巴赫穆特(Bakhmut)以西的察蘇夫雅(Chasiv Yar)。三是典涅芙克阿夫季夫卡以西的前線。
庫皮揚斯克的防禦工事,向來是澤連斯基面對防衛建設不足的質疑之時經常拿出來談論的「示範單位」。儘管俄軍試圖推向庫皮揚斯克已有一年多,但依然未有明確進展。察蘇夫雅周邊,在去年5月烏克蘭失守巴赫穆特之後,亦修建了多層環形的防衛建設,雖然俄軍據稱已推進至察蘇夫雅的邊緣地帶,但分析普遍認為此地的烏軍防守尚算穩妥。
最不妥的,則是在阿夫季夫卡以西的相對平緩地帶。自阿夫季夫卡2月17日失守之後,俄軍在此已往西推進近10公里。雖然澤連斯基去年11月已經提出要積極建立防禦工事,但阿夫季夫卡外顯然只有簡陋的守衛建設,讓俄軍得以在此不斷緩緩往西推前。此處往西,可能不是最具戰略意義的目標,卻是俄軍最能把握的弱點。
烏克蘭軍隊,在2000年代的和平時期,幾乎解散了工兵部隊,相關的大型設備都變賣賺錢。2014年之後,雖然在烏東同親俄分離主義者持續交火,但工兵也一直未有得到重視。
踏入本年,在反攻失敗之後,烏克蘭政府已經知道像「蘇羅維金防線」那樣的戰壕、龍牙陣、地雷、地下混礙土建設等等的防衛建設非常重要。但至本年2月底,依然有烏克蘭士兵指出烏軍佈防的一些結構性問題:建立防線往往是前線一地步兵單位的責任,卻欠缺與鄰近地區的協調,造成各自為政的情況;木材和混礙土建設都要由下而上尋求審批,但前線部隊往往傾向忽略這些對第二、第三道防線建設的戰略思考;堅實的混礙土建設必需私人建築企業參與,其建設位置也需要整體規劃,並非前線單位可作出的部署。
在激戰前線建設防禦工事,更有重大執行困難。烏克蘭政府並沒有在穩守阿夫季夫卡之時就在後方佈置防線,到了今天,敵人不斷推前,防線要設在離前線多遠、私人企業又是否願意冒險參與,都成為嚴重問題。
對於阿夫季夫卡以西的俄軍推進,部份分析認為烏軍已經將前線穩定下來,另一些分析卻不表樂觀。澤連斯基在此處的「臨急抱佛腳」是成是敗,將會是新一輪俄軍地面大攻勢的第一個觀察點。
就算烏克蘭得到了足夠的西方軍援,也建好了堅硬的前線防禦工事,沒有足夠士兵,也是得物無所有。
跟兩年多前戰爭初開的情況不同,如今烏克蘭內部躲避徵兵情況普遍。英國廣播公司(BBC)早前就報道指過去兩年有65萬屬可被徵召年齡內的男子已逃到歐盟國家之中(按:烏克蘭在開戰之初已禁止此等人士出境)。
目前,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有近40萬軍人,在俄烏邊境剛另有10萬人,而烏克蘭則有68萬在役軍人,當中僅20萬人在前線上。俄羅斯在役軍人高達120萬,而俄國防部最近也宣布將成立兩支新軍,預計總人數在30至40萬之列。
早在去年7月,烏克蘭國會已經通過降低徵兵年齡的立法,由27歲下調至25歲,希望擴大徵兵規模。但由於烏克蘭出生率低、年輕人口外流嚴重,讓年輕人上前線很可能會長遠帶來更嚴重的人口減少問題,加上擴大徵兵的政治爭議,澤連斯基最後也沒有簽署該法案。(按:目前烏軍前線士兵平均年齡是43歲。)
去年底,澤連斯基與本年被炒的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Valery Zaluzhny)的爭端之一,就是徵兵問題。分析認為,扎盧日內要求澤連斯基作出擴大徵兵的政治決定,但澤連斯基卻希望將扎盧日內變成擴大徵兵的頭面人物,在12月搶先提出軍方要求徵兵50萬人之說,並對此表示遲疑,似乎是想避免為擴大徵兵付出政治代價。
到了今天,新的徵兵立法依然在國會中拖延,澤連斯基本人也沒有努力推動立法。
要有效擴大動員,澤連斯基當局還需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退役機制不明。人們一旦參軍,除了受傷、死亡,就幾乎看不到離開戰場的一天,大大減低應徵入伍的意願。二是烏軍人事管理不善,似乎一直存在部份軍隊長期不用上前線的情況,新任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2月下旬就特別為此展開了內部審計,以圖查明實況。
此刻俄軍猛攻在即,烏克蘭卻需要落實軍中的制度改革,不顧政治壓力擴大徵兵,並迅速為新兵提供訓練,讓他們在前線上能有效禦敵。如何成功動員新兵,相比起炮彈供應和防禦工事建設,也許是澤連斯基政府本年的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