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代必備的哲學思維|我們對生物的保護 能夠做到什麼程度?

撰文:非凡出版
出版:更新:

【01哲學編按】環保問題是二十一世紀最受重視的課題之一,當中涉及到各種爭論:要以人類與文化優先,還是要尊重自然?應該立場與理念為上,還是以經濟與實用先行?
本文選自小川仁志《未來世代必備的哲學思維》第三章「005 環境問題」,為我們簡單介紹與整理幾種有關環境倫理問題的討論。

該以人類為中心,還是以自然為中心?

現在是個任何領域都必須具備環境觀點的時代。研究能源政策時當然不用說,另外像學術研究、教育、產業、商業、從社區活動到社區營造,也都要求重視環境倫理,即考慮自然再展開行動。

關於環境倫理的問題,過去總是以二元對立之觀點進行討論。例如:該奉行人類中心主義還是自然中心主義;該從效益主義的角度評估生物資源,還是該找出生物的內在價值;該重視經濟學還是生態學;該重視經濟學中的新古典派經濟學還是生態經濟學⋯⋯等等。

雖然能夠從各式各樣的角度列出種種對立,不過簡單來說,問題其實就在於該選擇人類還是自然。挪威哲學家阿恩.內斯(Arne Næss)提起的、生態運動中淺層生態學與深層生態學這兩個概念的對立,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挪威哲學家阿恩.內斯(Arne Næss)(Store norske leksikon)

淺層生態學只探討環境汙染與資源枯竭這兩類環境問題,並且試圖透過法規或制度等技術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基本上是以延續人類的物質發展為前提。

與之相對的,則是內斯在《生態學概要》(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 outline of anecosophy)中所提出、平等看待自然與人類的深層生態學。深層生態學不認為環境問題可單純靠技術解決,或是只要從技術方面下手解決就好,而是要求從根本改變心態,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內斯《生態學概要》(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深層生態學的理想

內斯認為,所有的生命都平等擁有生存與繁榮的權利。因此,我們必須處理會破壞人類與自然的多樣性共存的各種問題。換言之,深層生態學強調的是人類與自然之關係的平等性。

淺層生態學是基於人類中心主義,深層生態學則是試圖翻轉這個關係。因為,如果平等看待人類與自然,那麼實際上人類就得為了自然而退讓。這意謂著自然必定優先於人類。事實上,像激進的環保團體阻止捕鯨,或是居民反對開發工程等情況,就是自然受到保護,但人類必須忍耐。

不過,即便明白環境保護很重要,但這種二元對立的想法是無法導出解決辦法的。環境問題永遠只會淪為兩種立場或情緒相互衝突的導火線。這樣不僅對雙方沒有半點好處,對環境本身而言也是一種不幸。尤其自三一一大地震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之後,有關核電的環境議題就成了這種衝突的典型。

延伸閱讀——日本賑災小記:讀《想像災難:東京與1923關東大震災的視覺文化》

如何展開行動?

不消說,在內斯之後深層生態學仍舊試著發展下去,絕對不是提出崇高的理想就心滿意足。例如美國哲學家大衛.羅森堡(David Rothenberg)就在內斯的鼓勵下,提出新的深層生態學綱領。

當中針對生命、自然、人類存於/與自然(Human in/and Nature)、無虛假距離、外部改變、內部改變、觀念的普及提出七大原則。

舉例來說,關於生命,他主張「所有的生命都具備固有價值」;關於外部改變,他則主張「對於外部,我們必須改變社會的基本結構以及其指導政策」。除了七大原則外,他也呼籲大家展開行動。

羅森堡自己也承認,這些原則都是很一般的內容。不過重要的是,該怎麼讓每個人接受這些原則,並且展開行動。

這七大原則中數度出現「改變(change)」這個字眼,由此可見對環境問題而言,實際展開行動是很重要的。若要使人展開行動,環境倫理也不能過於理念或不切實際,必須發展成較易實踐與切合實際的概念。

延伸閱讀——齊澤克:我們不是這樣拯救地球的!

環境實用主義的登場

因此接下來,我們要關注的是美國哲學家布萊恩・諾頓(Bryan Norton)的環境實用主義(environmental pragmatism)。實用主義是發源於美國的哲學,如同字面上的意思,這個觀念認為實際做了之後如果成功就是正確的。換句話說,就是循序漸進地推展事物,一面逐步改善,一面尋求最佳解決辦法的思考法。

諾頓的哲學,可說是將這種思考法應用在環境問題的討論上。為了跨越環境問題所伴隨的二元對立,諾頓運用實用主義來摸索解決辦法。以往的討論總是圍繞著科學知識的完整性不斷對立,這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他建議擬定政策時不如忽略這個部分。

的確,如果圍繞著科學證明展開討論,往往會像神學爭論一樣陷入泥沼。因此諾頓主張,即使面對不完整的科學知識也必須做出決定才行。而且,要盡量以保護生物種為目標。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生物的保護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呢?關於這點諾頓表示,只要保護的成本在容許範圍內就非保護不可。可算是非常實際的解決辦法,畢竟只要在預算範圍內提供保護就行了。

延伸閱讀——添姆菲・摩頓:面對生態危機泛濫資訊,我們或許可以有另一種思維

超越二元對立

不過,必須注意的是,如果這時只以預算作為基準,就會偏向以經濟為中心的效益主義立場。對於這個問題,諾頓提出了「兩段法」

簡單來說,就是分成兩個階段來處理問題。具體做法就是先將問題分門別類,整理歸納對象領域,接著指定各個問題領域要應用的決策原則。如此一來,就能根據問題的規模提出因應辦法。

大自然可依照個體層級、物種層級、生態系層級等各種規模來敘述。根據這些規模,判斷重視經濟觀點的程度是很重要的。

舉例來說,如果要處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問題,就該著重大型景觀層級的生態系健全性更勝於物種層級。此外諾頓也強調,這種時候的決策,不能只由政策決定者來決定,應該透過與科學家及公民等第三者之間的社會互動來進行。

環境問題絕對無法靠單純的二元對立來解決。要解決問題,不可缺少實際的觀點,以及謹慎地細分問題,最重要的是還要有各種利害關係者的參與。我們也必須時時謹記這一點。

《未來世代必備的哲學思維》

作者|小川仁志
譯者|王美娟
出版社|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本書內容獲「非凡出版」授權轉載。】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