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力量與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哲學的力量哲學的力量:踏進法國高中教室,想想台灣哲學教育》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1:政府是人民的主人還是僕人? 探討政治的哲學之路》

甫十月,一本哲學教育新書《哲學的力量:踏進法國高中教室,想想台灣哲學教育》(下稱《力量》)出版,談的是近年在港台兩地每年都會興起的話題:法國高中哲學教育。該書由長期旅居法國的羅惠珍女士進行訪談與撰寫,包括第一部份對於法國高中哲學課的介紹、第二部份法國哲學老師的訪談,以及最後法國大學生的訪問。從介紹到訪問,作者全面地涵括了法國哲學教育的緣起、建制、目的、教育現場的觀察以及教育成果等等。雖然談的是法國教育,但是書中搭配的三篇專訪、兩篇推薦序以及結語,其實真正要談論的卻是本書的副標「想想台灣哲學教育」的可能性。三篇專訪分別針對哲學實驗教育的台灣高中老師、開辦知名哲學星期五講座的沈清楷教授以及臺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副研究員黃冠閔先生進行訪談。

 

本書的出版絕非偶然的現象,而是台灣近年對哲學教育需求下的產物。從許多相關的哲學團體與興盛的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社會似乎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不斷形塑出某種哲學需求的動能。無論是哲學星期五的各類型講座、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的活動與廣播、南港高中的人文實驗班,以及各類型的人文網站與推廣活動,在這些力量的簇擁下,尋求一個範例或是追問哲學教育的建制似乎是一個合理的動作,加上港台近年對公民思辯能力的要求,無論就批判性思考或是相關議題書籍的出版都所在多有。

 

但是此書仍然具有指標意味。不僅僅是此書出版在開學文化出版社,由台灣長期關心第三部門研究的顧忠華教授創設,並且因此在該出版社設立了「哲學之道」書系,往後亦會出版相關的哲學議題書目,同時也因為開篇推薦序所言的「公民社會的哲學想像」,為我們劃出了某種公民社會的前瞻風景。

 

如果說《力量》這本書要尋問的是哲學教育的來由,以及在台灣島上生根的可能性。那麼,讀者想必不會輕易認為哲學教育可以隨意生根,特別是當我們認識到法國哲學教育其實有其特殊性的時候。首先,法國哲學教育的時數其實相當有限,並且依高中、職業學校、文理組分別遞減;再者,會考前整整一年的哲學教育,其實已經有了多年的中小學摘要、閱讀、申論寫作的長期教育基礎;最後,非如人們所想美好,哲學教師與學生其實對哲學教育的制度仍有批判與微言。

 

除此之外,讀者在書中可以看到,其實哲學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很容易出現文化再生產的現象。台灣南港實驗班的林靜君老師提到申請人太多,必須依照申請學生的論述能力來進行篩選;菲利浦華老師提到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差別,甚至是巴黎東部特定高中的學生素養較貧乏等等。如果港台教育已經在上個世紀漸次普及與推廣,那麼我們已經看到教育普及的結果不一定是增加階級的流動性,相反地,學生的語彙、交際能力,普及教育後的再進修程度、一般語言與作文能力等等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文化階級分化與文化再生產的過程。同樣地,或許我們一方面看待台灣推動哲學教育與推廣活動時,也需要考慮哲學教育對於文化再生產的增加效應。

 

當然,哲學教育仍然是美好的,一如訪談中的學生所言,影響甚鉅。特別是哲學教育的內容不再是哲學史而是哲學思考本身時,思想的活躍與挑戰便成了學生學習最大的樂趣。雖然這種樂趣可能是哲學老師的挑戰。一方面,思想並非沒有方法與目標,如何指導學生建構出自身的問題意識,並且透過各種文化輔具引導學習的熱情是一大挑戰,再方面,從學生的回應來看,不同的教學方法其實很大程度地決定了學生的興趣,這使得老師本身的教學特質成為教學活動中極重要的影響因子。

 

如果是對哲學教育很有興趣的讀者,那麼更早出版的另一本書也同時不能錯過:《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政府是人民的主人還是僕人? 探討政治的哲學之路》。本書並非是政治哲學概論,而是較適合作為哲學教案使用,因而也就更適合教學課堂。但是一般讀者亦可從此書中所獲良多,主題式的引導、延伸思考、習題演練,雖是教學專案,亦能作為自學讀本。事實上,讀本更強調的是思考演練而不是哲學背誦,也因而更符合學生使用。讀本也是一系列書系,未來亦有道德、文化、自我相關哲學讀本出版。

附注

01哲學將會在10月10日舉辦有關哲學教育的講座,地點是香港01Space。是次講座更邀請到《力量》一書的作者羅慧珍女士與香港兩位哲學研究者一起對談哲學教育的問題,歡迎大家踴躍參加,詳情可參考:http://bit.ly/2dAV17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