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主義:霍布斯、洛克、柏克萊、休謨
這星期,我們討論了霍布斯、洛克、柏克萊、休謨四位哲學家。他們的思想或許看似非常不同,甚至有懷疑一切事物的休謨。但是,他們仍有同一之處,就是相信知識的來源,是人的經驗。無論是Tabula Rasa,抑或存在就是被感知等,都顯出這個概念。
一、霍布斯:利維坦 - EP26
霍布斯是一位難以被歸類的哲學家,他像洛克(John Locke)、柏克萊(George Berkeley)和休謨(David Hume)一樣是經驗主義者,但也和理性主義者一樣,重視數學和物理學的方法。不過,他最為著名的哲學論說是他的政治哲學。
霍布斯認為國家不是本來就存在的,而是由人們彼此之間訂立契約產生出來。他在闡釋國家思想時,首先設定了一個前國家的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對於自然狀態到底是理論的預設還是真實存在,霍布斯顯得舉棋不定,大部份時候他並沒有言明自然狀態是普遍存在的歷史事實,但他有時候又指自然狀態在某些地方的確存在過。完整文章:利維坦 - EP26
二、洛克:心靈是塊白板 - EP27
作為經驗主義者,洛克(John Locke)對於抽象的形而上學甚為不滿,主張直面問題本身,不作過多抽象玄思。在著作《人類理解論》(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他表示人類在認識事物時,需要先考察自己的能力,看看甚麼事物是可以為我們認識,甚麼事物不可以被認識,他對人類認識能力的限度作出檢討的思想,影響了後來的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歐洲大陸理性主義者普遍認為人類有天賦觀念(innate idea),人心中存在原始、普遍和必然的觀念,在出時被一併帶到世間。洛克認為人心中沒有天賦觀念,「人心就如一塊白板」(Tabula Rasa),一切知識和觀念都起源於經驗。人們能夠經驗外界事物,並對所觀察的事物加以反省,我們便得到知識。完整文章:心靈是塊白板 - EP27
三、洛克:政府論 - EP28
洛克是英國著名的經驗主義哲學家,主張人類知識的基礎是感覺經驗,但有趣的是當洛克轉向探討政治哲學時,他卻十分著重理性的認識能力,認為理性能夠認識自然法。他的政治哲學思想集中反映在《政府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和《自然法論文集》(Essays on the Law of Nature)。
洛克是一名社會契約論者(contractarianism),主張人們在自然狀態下彼此達成契約,組成一個政府。在自然狀態下人們沒有白紙黑字的成文法約束,但洛克認為人們仍然察覺存在不成文的自然法,彼此都要遵守。洛克認為,自然狀態有一種為人人所遵守的自然法,對各人起著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導著有意遵從理性的全人類。人們既然都是平等和獨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財產。可以看出洛克認為人類生命、健康、自由和個人財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完整文章:政府論 - EP28
四、柏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 - EP29
柏克萊(George Berkeley)是洛克之外的另一位經驗主義哲學家。柏克萊一生致力於基督宗教宣教事業和推廣教育,他曾經打算在新大陸(北美洲)推行教育事業,為更多歐洲、非洲的移民和當地土著提供宗教教育。在哲學上,柏克萊以上帝為中心建立整個哲學體系,以反對物質世界的獨立存在而聞名於世。
柏克萊最為人熟識的哲學命題是︰存在就是被感知(esse est percipi, to be is to be perceived)。柏克萊認為無論在天上的星辰,地上的山川景物,宇宙中所包含的一切物體,在人心以外都沒有獨立的存在,它們的存在就在於它們為人心所知覺、所認識。因此如果它們不真的為人所知覺,不真的存在於一切其他被造物的精神中,則它們就完全不存在。完整文章:存在就是被感知 - EP29
五、休謨:懷疑論 - EP30
休謨(David Hume)是繼洛克(John Locke)和柏克萊(George Berkeley)之後的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他除了研究哲學,他還涉足政治、宗教、經濟和歷史等領域。休謨繼承了洛克和柏克萊的經驗主義,把英國經驗主義帶到下一個階段。而他最有名的哲學概念,大多都和懷疑論(Skepticism)有關。
作為經驗主義者,休謨堅持認識起源於我們的感官經驗。但他不同意洛克把感覺經驗統稱為觀念,他認為通過感覺經驗獲得的知覺可以細分為印象和觀念。休謨在著作《人性論》(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認為印象和觀念兩者之間的分別,在於當它們進入我們心靈時,它們的強烈程度有所不同。進入心靈中最為強烈的知覺是印象,印象是所有初次出現在靈魂中的感覺、情感和情緒。至於觀念則是指我們的感覺、情感和情緒在思維推理中的微弱意象。印象和觀念除了有生動程度的差別外,休謨還認為印象在心靈屬於初次出現,而觀念則屬於再現。所謂再現,即是指人可以對舊有的記憶和印象進行回憶,重新把這些思想圖像重現腦海中。完整文章:懷疑論 - EP30
六、休謨:心靈只是舞台 - EP31
休謨認為道德出於人的情感而非理性。因此,休謨的看法跟傳統的道德理性主義思想大相逕庭。傳統的道德理性主義認為人們認識了人或世界是如何,然後就知道人應該做什麼。休謨沒有否定理性在道德判斷中的作用,但他認為理性只負責判斷和推理,為人類找出真理。在休謨看來,理性所發現的真理是冷漠的、不能引起任何欲望和反應。凡是可理解、明證、或然或真實的東西,通通只能獲得我們冷靜的知性同意,滿足我們的探究好奇心時便終止。
事實上,這裡涉及實然與應然的區別,即「我們是什麼」與「我們應該如何」的分別。休謨在他的《人性論》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注意到其他作者是按照推理方式,由「人/世界是什麼」或開始一步步進行道德及倫理的討論,例如作者推論出上帝存在及證明世界存在甚麼法則,但突然之間作者就由原本命題之間的「是與不是」躍進到「應該與不應該」的行動問題,休謨指出這種跳躍往往是不知不覺,因此難以被發現。完整文章:心靈只是舞台 - EP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