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我們要體驗的是故事,而不是電影的科技
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這部新片中,李安使用了電影史上從未有過的技術,為未來的電影設立了一個新的標準。在專訪時,我們提起上個月在紐約電影節有一些不太好的評價,李安說:「當然心裡很不舒服,當時受到打擊的,我做得很辛苦,這麼辛苦,為什麼他會這樣講?是不是我的眼睛跟人家不一樣了呢?人非草木,有時候心情不受影響也不可能。 」
我在開拍兩個月前,攝影機能不能做得到,我都不曉得,120幀我連看都沒有看過。不管愛還是罵,最後居然能夠看到這個電影,我覺得已經有一種滿足跟自豪。
能夠放映這部最高規格電影(3D/4K/120fps,fps 即 frame per second,指每秒展示的圖像數目)的影院,全球也只有五家。中國內地僅上海和北京各有一家影院可以放映。為了播放電影,影院還要升級設備,其中一家影院設備的投入成本就高達700萬元。一副配套的3D眼鏡的價格也要800元,所以看完電影,千萬別把眼鏡帶走。
如果是第一次看,他要一段時間才習慣,因為太不一樣了。
想像一下,一個人在戰場上被打得血肉模糊,在超高清的新技術之下,這種刺激的感受被放大了無數倍,你會覺得子彈是從你手裡飛出去的。我們坐在電影院看的時候嚇到發抖了。如果觀眾習慣了這個體驗,李安希望他不是在看一個高科技、3D的電影,「他就是在體驗一個故事。」
技術其實是小事,技術要為內容服務。
角色在流淚的時候,你會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悲傷。新技術讓眼前的一切都變得無比真實。故事的主角是比利・林恩,由年輕演員祖艾雲(Joe Alwyn)扮演。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好像變成了男主角本人,這就是李安說的「主觀觀感」。
當我們專注在做一件事情,它本身都有一種宿命感在裡面。
新技術的名稱叫「3D/4K/120格」。當然也有人說,不喜歡這種體驗。它太真實了,真實到不像是在看一部電影,經常會出戲。
軍人打仗是很痛苦的事情。他們連接在一個很濃很強的情感聯繫下面,這是非常特殊的。
比利.林恩是一名參加了伊拉克戰爭的士兵,他因救助戰友成為了美國英雄。他因此回國接受表彰,與戰友們參加了一場秀。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閃回戰爭中的片段,開始反思戰爭和自己的人生。
有個禮拜我不知道怎麼挺過去的,早上都起不來,人好像要散了,整個禮拜我真的不想拍、不想動了。
新技術要求大部分演員素顏上陣,可是素顏的時候,皮膚的瑕疵會在高清鏡頭下顯得格外清楚。姬絲汀史釗域(Kristen Stewart) 在影片中扮演了男主角的姐姐。她為了保養自己的皮膚,還進行了三個月的食療。
老是提心吊膽,已經做得很好的事情,突然好像不會做了,平衡感沒有了,無緣無故要摔倒,重新學怎麼起步。
演戲的方法也要調整。比如 Joe Alwyn 在演一場冬天的戲,就必須真實地表現出冷,可是當天正好很熱,他皮膚上和表情上的自然反應就會出賣他。最後李安只好放棄這一段。這種超高清的技術,寫真度非常高,演員臉上一點點細微的表情變化都會被捕捉到。
我也拿了很多錢,也有些名聲,每個工作人員都算頂尖,心境上沒法放鬆,老是在備戰狀態,就像軍人打仗一樣。
上圖就是巨大的 120fps 攝影機。從電影誕生以來,電影就是 24fps 的格式。只有在2012年,彼得積遜(Peter Jackson)在拍攝《哈比人》系列的時候使用過 48fps。當時也是受到了很大爭議。李安把 fps 提高到了 120fps。
電影最大的魅力是在於看,不是在於裡面的道理。這是一個追求的過程,也是一個讓我謙卑的過程。
李安已經獲得了三座奧斯卡金像獎,但是他還是會把自己放到一個「失去平衡感」的冒險之中。李安在採訪中說道:
希望我在體力還夠的時候,繼續地追求。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