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知埞」:奧馬爾·法斯特變裝時代美術館

「唔知埞」:奧馬爾·法斯特變裝時代美術館
撰文:黎子元
出版:更新:

奧馬爾·法斯特《看不見的手》影像作品展  筆記之一:延續的噩夢:重複中的不一致與真相|黎子元 

奧馬爾·法斯特《看不見的手》影像作品展  筆記之二:精神創傷的迴圈:不能直白講述的故事|黎子元

 

乘電梯直達時代美術館位於14樓的展廳,以往熟悉的白盒子展覽空間,如今變成了小區居民樓某個樓層的日常場景,頓時有種「唔知埞」(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畢竟時代美術館原本就藏身於小區居民樓當中,不知是居民樓變成了美術館,還是美術館變成了居民樓。

 

打開左手邊第一扇門,竟然是一道酒店走廊。踏著略為猶疑的步調走進去,發現最裡邊的一個房間是放映室,循環播放著奧馬爾·法斯特的影像作品《5000尺是最好的》。影片中,無人機駕駛員的訪談地點也是在酒店房間。觀影之後從走廊出來,旁邊的另一扇門通向第二間放映室,裡邊正在循環播放《延續》。

 

 

在對面的兩個房間,其中一個還原出醫院走道的樣子,身處其中甚至聞到消毒水的味道。走道盡頭的房間標識為「留觀室(Observation Room)」。在這裡,觀眾可以預約體驗奧馬爾·法斯特為時代美術館是次展覽特別製作的VR作品《看不見的手》。而隔壁房間則在放映3D影像作品《奧古斯特》,是一個以德國攝影師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1876—1964)為原型的故事。

 

 

這種將白盒子展覽空間改裝成「日常空間」的手法已經出現在奧馬爾·法斯特近期於美國舉辦的展覽。他在Mia(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的展覽「New Pictures: Omer Fast, Appendix」(展期自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較為完整地體現出一種試圖在同個展覽中建立多層次觀展體驗的策展意圖:觀眾首先身處一個日常擺設的房間,從一扇門可以進入《奧古斯特》影像作品放映室觀看影片,穿過放映室就來到奥古斯特·桑德題為《二十世紀人們》的攝影作品展覽。

 

而他在James Cohan Gallery與展出影像作品同名的展覽「奧古斯特」(展期自2017年9月至10月),則不但將畫廊空間改裝成了據說是「華人社區曾有過的樣貌」的日常空間——其中包括了小賣部、ATM櫃員機、幾排折椅等,更將畫廊招牌替換成「服裝藝術美術館」。穿過這裡進入另一個空間則是《奧古斯特》放映室。

 

相較於時代美術館(原本就位於小區居民樓當中)和Mia(旨在營造多層次觀展體驗)的展覽,奧馬爾·法斯特在這間畫廊的空間改裝則顯得有些意圖不明。據說這樣做是為了與本地唐人街社區發生連結,那麼與《奧古斯特》的關聯又是什麼呢?他的做法原本也許是向本地社區「致敬/示好」,卻顯然是「浪費表情」了,反倒引來一批據稱是「唐人街居民」的強烈抗議。

 

然而這些抗議聲音所針對的議題,例如「反對華人街社區仕紳化」、「反對展覽以藝術名義宣揚種族主義」等,分明是奪胎換骨、借題發揮,而根本沒有對展覽作品做過多少解讀,更談不上分析與批判了。當今世界恰恰充斥著「政治正確」的暴力,以預定立場來簡化具體細節、取消微觀差異。是次展覽放映的作品《奧古斯特》其實是一部態度嚴謹、富含人文關懷的作品,與抗議者口中的「種族主義」完全扯不上關係。

 

《奧古斯特》講述了一位二十世紀德國攝影師的故事(圖片資料來自網絡)
令人影響深刻的是老攝影師那佈滿線索的房子(圖片資料來自網絡)

 

時代美術館的奧馬爾·法斯特作品展帶來了這件作品《奧古斯特》(2016,15分鐘,單屏3D影像,循環播放)。影片講述了一位二十世紀德國攝影師的故事。據說他為二十世紀的人們拍攝了大量相片,經歷了納粹時代,失去左翼傾向的兒子,也就是他的攝影助手,晚年雙目失明、靠摸著房子中掛著鈴鐺的線索獨自生活。時空、人、事在這個房子交錯。影片結尾處,他終於離開佈滿繩索的房間走進無所依傍的森林,躺倒在林間一片空地上。這裡成了他的歸宿?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老攝影師那佈滿線索的房子。這些線索是他當年用來量度攝影機與拍攝對象之間距離的重要工具。甚至可以說,這位攝影師的世界,恰恰是基於線索來丈量和延伸開去的。線索就是他的眼睛,他的觸手。如今,這些線索則成了失明老人維持生活上的自理與尊嚴的最後一點依傍。在半睡半醒之間,他的兒子從陰暗處遞給他一個纏滿線索的卷軸。

 

如今看來相當古老的攝影機器和拍攝活動,卻曾在這位攝影師手中運作出一種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科學/匠人精神。當年,攝影師和他的兒子助手一齊料理每一次拍攝:丈量距離,構圖,調整被拍攝者姿勢,拍一張,再來一張。然而足夠諷刺的是,對攝影師作品的高度評價——「冷靜、公正、精確」——卻出自一位納粹主義者之口。

 

+1

 

這位納粹主義者還談及科學帶來進步,談及有的事物如同闌尾一樣無用:沒有明顯的目的和用途,活在系統之外,像寄生蟲一樣;但有時候它變得對系統有害,因而在一個完美社會,應該在其發作前就將它們切除乾淨。也是在這個納粹黨手上,攝影師接過兒子的死亡報告——死因是闌尾炎。攝影藝術與納粹主義。切除闌尾與屠猶運動。這樣的並置讓人陷入無法調解的歷史矛盾,產生無從紓解的絕望情緒。

 

矛盾與絕望讓整部影片被濃烈的情感所注滿,這些情感也由背景音樂充分表達出來。而3D影像技術則有效地呈現了老攝影師房子的空間感,重重線索的盤根錯節,以及當年拍攝時從卷軸拉出線索丈量距離所伸展出來的深度感。

 

奧馬爾·法斯特1972生於耶路撒冷,成長於美國紐約,現居住於德國柏林。他的四部影像作品《5000尺是最好的》(2011)、《延續》(2012)、《奧古斯特》(2016)、《看不見的手》(2018)在廣東時代美術館展出至2018年5月27日。

 

奧馬爾·法斯特1972生於耶路撒冷,成長於美國紐約,現居住於德國柏林(圖片資料來自網絡)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