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見」還是「快點見」? 理性解讀599C最新關口政策
9月29日港府刊憲修訂了《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下稱599C),一時引發議論紛紛。一些解讀的焦點全部放在了599C有效期將延至2020年12月31日,並由此產生了絡繹不絕、群情激昂的「粵港澳,明年再見」。但仔細回看港府公告原文的內容和背景,卻不難發現此次刊憲非但不等於「明年見」,甚至還包括了一個不失為跨越性的進步,讓粵港澳之間恢復有序通關,在法理上更靠近了一步。
撰文:新方向HK
大家可以留意,在9月29日早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出席行政會議之前首次表示,內地疫情已受控,當局正研究讓身處內地持有核酸陰性證明的港人豁免回港14天強制檢疫的安排,有關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但仍需修訂法例配合。就在同日傍晚,港府就將修改後的599C刊憲公布,其中就包括了實現單向免隔離的法律基礎。
從特首「放風」到完成刊憲的進度可以明顯看出,港人由內地、澳門單向免隔離回港已大致成型,指日可待。單向免隔離雖然離全面恢復通關仍然相差甚遠,但已經能夠給成千上萬有跨境剛需的市民帶來極大幫助,而港府對內地和澳門疫情防控的公開認可,更是為接下來整體恢復通關工作奠定了重要的輿論導向基礎。比起一直掛在官員嘴邊但又虛無縹緲的「健康碼」,港府本次刊憲,為「單向開關」提供名正言順的法律支援,是2月8日香港對內地和澳門全面「封關」以來,當局首次為恢復「開關」做出的實際動作。
新方向HK早在7月8日刊登的《疫情第三波:卸膊內地毫無根據 嚴守海外方可救港》已經明確指出:「在內地和澳門疫情已經完全受控的情況下,再投入大量資源和付出巨大社會代價去嚴控粵港澳之間的跨境剛需,已經是毫無意義,只會對社會正常運轉帶來無謂消耗,傷害大量普通香港市民的日常生計。」
而在7月30日刊登的《「疫情來自獲豁免人士?」他們沒有告訴你的是…》,我們進一步建議:「(港府)須從實事求是角度出發,目前香港已不應該再對來自低風險地區(例如廣東及澳門等地)通過陸路口岸入境的人士執行強制檢疫,而更應該將相關人手和資源集中用於阻截本地傳播鏈條以及嚴防高風險地區的輸入。」
顯然,本次599C刊憲新增的「第二類指明地區」的概念和法律框架,就是為了促成對低風險地區單向免隔離的安排,也表明了港府終於回歸實事求是,以風險為本。
至於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內地港澳互相雙向免隔離的問題,其實關鍵還是在於香港疫情的防控情況。正如新方向HK在過往建言中所反覆強調,堵住海外高風險地區的輸入和居家隔離的巨大漏洞,才是香港社會恢復秩序的正道。參考澳門,香港只要能夠實現本地疫情持續清零,並完善嚴防海外輸入的機制,那如澳門一樣逐步和內地雙向通關也並非遙不可及。而有了澳門的成功經驗在先,一旦香港疫情能夠達到內地認可的低風險標準,相信行政和操作上的落實,會比幾個月前的澳門更順暢。
最後,引用政府公告中的原文:
「延長有關規例的有效期,並不代表該等規例下現行施加的限制會持續不變直至有效期完結,相反有關法律框架已加入彈性條款,容許政府視乎疫情發展,收緊或放寬甚至取消個別限制和條件,以符合張弛有度的策略。 」
因此,新方向HK認為,本次599C的延期並不代表將要一直「封關」到明年,彈性條款的加入反而將讓「通關」變得更為靈活。
香港與內地、澳門之間聯繫之緊密,可能遠遠超越許多人想像。各種生計上和人道上需要往返內地、澳門的市民數以百萬計。封關十月,已經造成多個家庭骨肉分割、生計艱難。新方向HK會繼續關注通關安排的民生資訊,並持續督促香港政府盡快落實「本地清零、嚴防輸入」。請留意我們最新的政策解讀和施政建言。
新方向HK:
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包括律師、工程師、建築師、醫生、校長、大學教授、教師、社工、心理學家、記者、導演、資訊達人、會計師、銀行家、企業家等等。雖然成長經歷各不相同,但都擁有一份真正熱愛香港的家國情懷,以及願意實事求是去作出改變的實幹精神。矢志成爲內地和香港之間真誠交流和信任構建的發聲平台。
更多《香港01》深度報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