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犯罪.二】為公義定為收視? 性侵受害者:想借我過橋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製作真實犯罪節目的人當然不認為自己將受害人的苦難變成觀眾茶餘飯後的娛樂,而是為了更崇高的目的—揭示司法制度的漏洞與不公義。的確,部分作品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例如2017年在Netflix上架的《守護者》(The Keepers),就是追查1969年巴爾的摩修女Cathy Cesnik遭謀殺的懸案,透過訪問數十人,包括Cesnik修女的親友、學生、政府官員等,拼湊出更完整的故事。這個故事不只關於一位深受愛戴的修女離奇被殺,還揭示了當地天主教會神職人員的性侵惡行,以及教會跟巴爾的摩警方串通隱瞞真相。《守護者》一放映,巴爾的摩警方隨即跟進事件,於網上發布問卷,呼籲當年的受害人挺身而出。撰文:黃珮瑜

承接上文:【真實犯罪.一】兇案搬上大銀幕 以求真為名的二次傷害?

極為叫座的《謀殺犯的形成》在贏得名氣的同時,又有否為社會帶來實質改變?紀錄片播出第一季時,數以十萬計支持者在白宮網站及請願網站Change.org聯署,要求奧巴馬立即特赦Avery和Dassey。這種聯署帶出了兩個問題,滿腔熱血的支持者在行動之前,也許未有弄清楚一些基本事實。首先,Avery和Dassey犯下的是州罪行,而非聯邦控罪。

根據美國憲法,總統有權力赦免觸犯聯邦法律的罪犯,卻無權干預州的刑事或民事案件。即是說,即使奧巴馬很樂意特赦二人,他也愛莫能助。其次,既然支持者口口聲聲批評司法不公,那更沒理由要求有關當局馬上釋放二人,極其量是給予他們上訴的機會,否則如何能夠彰顯司法公義?

Netflix於2017年上架的《守護者》,追查1969年修女離奇被殺案,揭露當地天主教會神職人員的性侵惡行,促使巴爾的摩警方跟進事件。(網上圖片)

情節引人入勝 探討卻欠深度

《謀殺犯的形成》另一個被批評得較多的是,只將該案描繪成個別案件,而非帶出制度性問題事實是,如果制度本身不公,即使你沒有犯罪前科,即使你沒有向警方追討巨額賠償,你也可能成為下一個Steven Avery,由於被人插贓嫁禍,而被褫奪公民權利。

既然這齣劇希望探討的是更深層次的司法制度問題,那麼就應該告訴觀眾,美國72%冤獄是因為證人口供出錯,27%是由於虛假認罪,逾三分一是因為警方不當處理證物,然後提出如何改變這種狀況。難怪不少評論指出,《謀殺犯的形成》雖是個劇力萬鈞的懸疑故事,成功令觀眾產生憐憫之心,卻未能深入討論,令大眾對司法制度有多一點認識。

真實犯罪偵查片最為人詬病是,儘管它們聲稱是偵查報道,卻不受任何新聞道德、操守規範。作品能否製造話題、帶動收視,似乎是製作人主要的考量。社會上亦不時有聲音批評這些節目「偽中立」,為了帶出一個特定的結論,不惜淡化甚或抹去所有對立的論點。

《謀殺犯的形成》聲稱希望探討更深層次的司法問題,卻連導致美國大部分冤獄的原因都沒告訴觀眾。(Getty Images)

以《謀殺犯的形成》為例,兩季都未有提及主角有家暴和爆竊前科,也沒有披露主角在獄中親手設計一個刑訊室,然後拿給囚友看,說自己出獄後將會強姦、折磨並殺死一名年輕女性,再燒掉屍體以毀滅證據。為什麼紀錄片沒有提及以上資訊,是導演刻意遺漏,免得破影響論述?還是純粹覺得不重要?這就不得而知了,不過,的確有人從一開始就質疑導演是立場先行,因此它根本說不上是一套紀錄片。

是為彰顯公義 還是只為叫座?

Penny Beerntsen是1985年一宗強姦及企圖謀殺案的受害人,當年就是因為她在辨認兇手時「點錯相」,加上未有DNA鑑定技術,令Avery蒙受冤獄十八年。對於此事,Beerntsen是非常愧疚的:「當我知道自己冤枉了別人,那刻的感受比我遇襲時更難熬。我第一個想法是,我不配活下去。」後來,《謀殺犯的形成》兩位導演開拍第一季時,主動接觸Beerntsen,希望作為過來人的她,能就美國刑事司法制度分享一些看法,可是Beerntsen一口拒絕了,理由是:「他們(兩位導演)一開始就認定Steven是無辜的。他們怎看也不似追查真相的新聞工作者,因結局早已寫下了,他們只在找一個平台去發表。」

連環殺手兼食人魔Jeffrey Dahmer曾在威斯康辛州某同性酒吧誘走多名受害人,該酒吧卻以此案為招徠,發展「導賞團」。(Getty Images)

有供是因為有求,製作人一窩蜂拍攝真實犯罪片,是為了迎合觀眾口味。那麼,坐在電視前的觀眾該想想自己追求的是公義,還是刺激、暴力?觀乎過去幾年的趨勢,英美的24小時罪案偵查頻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有英國製片公司為迎合觀眾無窮無盡的需求,每年製作逾200小時真實犯罪節目,不得不增聘人手發掘「引人入勝」的兇案;有雜誌社更出版以真實兇案為主題的刊物《Crime Monthly》,封面以「最黑暗的罪案、最邪惡的內心」、「毛骨悚然」、「最驚嚇故事」吸引讀者眼球。

在美國,有媒體公司舉辦CrimeCon大會,引來各地狂迷飛往路易斯安那州出席活動,邊品酒、邊聽講者分享罪案細節;在威斯康辛州,同志酒吧舉辦歷史導賞團,所謂「歷史」,是指惡名昭彰的連環殺手兼食人者Jeffrey Dahmer曾於該酒吧誘走多名受害人。有導賞團參加者說兇殺案是歷史一部分,毋須刻意迴避。又有參加者否認不尊重受害人,反指這是悼念死者的方式,令他們不至被遺忘。觀乎酒吧出售的紀念品—印有兇手頭像的T恤,以及酒吧無視受害人家屬反對,堅持舉辦導賞團,並以「恐怖得連Groupon也禁絕」招徠,這類活動是紀念還是消費死者,不言而喻。

真實犯罪的熱潮相信還會持續一段日子,而且並不只是西方獨有。與其問製作人、活動策劃人的原意是什麼,倒不如拷問自己抱什麼心態觀看,這樣反而來得實際。

相關文章:【真實犯罪.三】人們為罪案與暴力着迷 心理學家:享受恐懼快感

上文節錄自第161期《香港01》周報(2019年5月6日),原標題為《遊走於虛實間 化悲慟為娛樂 真實犯罪片惹道德爭議》,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