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統方案」的多元性才是台灣考驗
北京「武統」台灣的話題成為顯學,對於北京來說,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招致西方窮兵黷武指責的同時,也表明西方、台灣今朝終於正視了北京對於國家一統勢在必行的決心,給予一定的「respect」。
回顧兩岸關係發展過去三十年來起伏跌宕,曾經無限向好,也數度劍拔弩張,但「武統」一詞躍上版面左不過2019年迄今的事,直接取代了上世紀90年代北京對台「文攻武嚇」的張力。
細究「武統」取代「武嚇」,無疑是兩岸政經與軍情變化的必然結果。相較於「武嚇」,「武統」的指向性更為強烈也更加具體,但習慣於「武嚇」不過爾爾多年的台灣眾民,如今回應「武統」之說,「保台」琅琅上口,內裡卻顯得底氣不足,根本肇因於台灣集體對於「武統」的理解力十分匱乏。
綜觀北京對台從過去的「武嚇」走到今日的「武統」,而台灣也同步接收並接受到了這般變化,這基本表明台灣對於台海戰爭的既視感已然增強,對於兩岸統一的既視感也放大到歷史新高。但台灣官民對於戰爭與統一的既視感,其想像卻一同貧瘠。相當程度來說,這是台灣人的非戰之罪,畢竟台灣承平許久,對於戰爭的想像早已無從想像,只能從遠方膠著的俄烏戰事得到靈感。但台灣與烏克蘭既可比,也不可比。就最現實的地理條件來說,烏克蘭與歐陸平坦接壤,俄烏戰事爆發初期,大批烏克蘭人得以跨越邊界逃往鄰近他國避難,但台灣海島一座,一旦兩岸爆發軍事衝突,身處孤島的台灣人便不比烏克蘭人,這才是台海戰爭最直觀且第一時間的既視感。
其次,再就民進黨政府近年大肆對美軍購、著手國防自主、延長服兵役年限,甚至引領輿論討論起兩岸戰爭不僅限於海上,而是進逼到巷戰階段,但對於戰爭印象幾乎空白的台灣人而言,只聞巷戰的刺激卻不知巷戰的高危,皆可謂台灣人對戰爭與性命的不夠尊重。台面上的政治人物,由此談及和平,失之重量,徒視人命如鴻毛。
再就台灣人對統一既視感的錯置,相對過去武嚇的恫嚇性質,更多是嚇阻台灣勿獨、勿要輕舉妄動,台灣官民對此心跡「感同身受」,但到了今日,台灣人面對「武統」四年,對於「武力途徑實現統一」的路徑思考始終過於平鋪直敘,唯一的想像就是解放軍大舉攻台,最後拿下台北實現了兩岸統一。四年下來,在兩岸已然進入「準統一」關係勢頭下,台灣社會抱持的依舊是一心拒絕統,而非就統的武力途徑進行多元揣摩。
試問解放軍未來軍演如果不只是五天、十天,在對台進行圍繞式封控的同時,發出通牒要求台灣必須與北京進行政治談判?「以武促統」算不算一類的「武統」?前車可鑑,1949年的「北平模式」正是如此。不論這類的說法在台能否成為主流討論,兵臨城下的「以武促統」,解放軍已經具備基本的實施條件。
再者,在「北平模式」之外,學界也已有不少人提起「以武促統」的「西藏模式」的可能性,意即兼採和平與非和平手段,透過一場決定性的戰鬥或戰役使分裂勢力看到負隅頑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最終只能接受和平解決的方案。就台灣官民當前的輿論氛圍看來,「北平模式」氣候尚且不足,真要打一場仗才能指向未來的「西藏模式」似更具有參考性。
1949年11月23日,毛澤東提出「解決西藏宜早不宜遲」,這與習近平過去言說「兩岸政治分歧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異曲同工,台灣沒有本錢等閒視之。諸如台灣輿論過去始終言說北京對台獨亮劍,包含懲戒台獨政客與企業、反獨促統云云,但北京對台統一大業的重點已然番篇,反獨早已不是新鮮事,台獨被點名制裁後的猶然欣喜,顯得不知魏晉。北京對台的舉措,早已跳躍了反獨,可以直接方方面面以促統視之。自去年前美國眾議院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解放軍多次操行環台軍事演訓表明,北京已經掌握了操之在己對台海周遭的管控能力和封控能力,而這種能力本身就是北京推導和平統一有效的手段。當台灣還在宣揚民主陣營不能失去台灣、「矽盾」保台論調時,北京已經挑明了隨時可以進行對台封控,也是北京對台和戰兩手、尤其是針對「武統」的鋪墊。
相對於此,台灣對於兩岸提前進入「準統一」關係、北京對台由「武嚇」轉進「武統」等的變化,綜合反應慢了何止一拍?尤其時間並不站在台灣一邊,與其在珍貴的時間裡一心抗拒統,深度思考何謂「武統」?又「武統」方案的多元性或將如何表現,或許才是台灣還能善用自身籌碼的最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