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直擊|台北國際書展三大看點:香港文學、獨立出版、展位設計
台灣文化界年度盛事台北國際書展,於1月31日揭開序幕。相較於前幾年由於疫情暫停實體展覽,去(2022)年又因展期遇上確診高峰,引發出版業界不滿等爭議,今年台北國際書展可說是揮別疫情陰霾。
《香港01》記者實地走訪,開幕當天即已人潮滿滿,各式主題的講座、簽書會等活動,都能看到排隊人龍。
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以波蘭作為主題國,主辦單位邀請波蘭書協(Polish Book Institute)、波蘭台北辦事處,攜手波蘭國家圖書館、文化機構、出版人、作家、插畫家等共同策展。波蘭展館設計別出心裁,規劃書牆精選作品透過文學認識波蘭歷史,還推出世界文明史珍本古籍展,其中包括17世紀波蘭傳教士卜彌格(Michał Piotr Boym)所著《中國植物誌》一書,是歐洲發表最早介紹中國植物的專書之一。
看點一:香港學術、文學軟性現身
過往香港出版品一向是台北國際書展的重頭戲之一,例如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在中國大陸熱映之際,香港出版的劉慈欣同名小說即在台北書展專門推介展出。今年香港出版品展區雖不大,但以學術出版(香港大學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以及文學出版(字花·香港文學出版、香港文學館)兩大主力參展。
不同於過去受到反修例運動影響的台灣香港視角,今年台北書展從「撐香港」的政治氛圍抽離出來,雖然仍有少數涉及政治運動的出版品,但更為強調從學術和文學等軟性姿態,重新認識香港的繽紛樣貌。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特別設立「中國及香港研究專區」,以及主辦單位自2月2日至5日一連三天推出香港作家和作品對談活動,都令與會讀者印象深刻。
看點二:「讀字工地」象徵疫後復甦
台北國際書展另一大亮點,在於漫步書海之中,赫然可見一個「施工現場」,現場架起棚架,土鍬、推車、危險警示線圍繞四周。原來是台灣「獨立出版聯盟」繼「讀字便利店」之後,再度發揮創意以「讀字工地」為主題,目的在於體現文明與知識的堡壘,在工作聲響與煙塵之中慢慢成形,而被疫情破壞的秩序也正在逐漸恢復,工地便是最好的象徵。
在棚架和管線之中,可見「南方家園」出版社最新推出的德國學者毛斯費德(Rainer Mausfeld)的名著《羔羊為何沉默?》,對精英民主和新自由主義提出深刻的批判與反省。也可讀到「避風港文化」出版的《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帶領中文讀者進入30年台灣的饒舌故事。除此之外,「公民書區」還開進了由台灣多個NGO團體組成的「戰車」,一旁座落着「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搭蓋的「拾年工寮」。
看點三:展位設計力求多重意境
本屆台北國際書展專門設置了「最佳展位設計獎」,穿梭其中不難感受到各家展位爭奇鬥豔又意韻十足的巧妙佈置。比如台灣學術重鎮中央研究院,將旗下各研究單位出版品包裝為「學術百貨店」。又如收藏中華歷史文化瑰寶的台北故宮博物院,將其限期展出的王羲之名作《快雪時晴帖》及珍藏墨寶文物,化為層疊寫意的空間語彙,令讀者佇足閲讀,宛若置身對話名家游墨之間的多重浩瀚意境。
文學愛好者也能在台北書展得到視覺與精神的雙重滿足,台灣著名的文學出版機構「爾雅」、「洪範」、《文訊》雜誌和「紀州庵文學森林」,聯手打造「因為文學的緣故」展位,優先以環保可回收的材質,如模造紙、組合櫃進行設計與施作,以此強調「因為文學,我們有了信仰的所在」。兒童作品亦未在本屆台北書展缺席,以「海泱泱」為主題,延續去年的「森出沒」,試圖共構「山海雙修」的自然主題策展,透過森林經驗擴及到海洋想像,打開孩童的閲讀體驗空間。
文學和閲讀是撫慰人心的必經途徑,台灣和世界近年來經歷了疫情肆虐、政治動盪、戰爭煙硝,而內部政治又在兩岸起伏、選舉喧囂之間拉扯擺盪,人人都需要心靈沉澱、重新出發的時間和空間。台北國際書展的人潮回流,台灣和世界各地出版文化界人士的鍥而不捨,或許說明了漂盪不安的民心,正希冀從閲讀中找尋各得其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