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地方大選在即 美台喜嘗的「民主味道」還香嗎?
11月的美台瀰漫濃濃的選舉味,在兩造復古的「冷戰思維」語境下,但凡有選舉洗禮,即可或曰品嚐「民主的味道」。美國期中選舉甫於11月8日舉行,選民在經濟衰退與通貨膨脹的陰影下步入投票所,結果是民主黨慘勝參議院,共和黨重掌眾議院,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紅色浪潮成為破碎浪花。另一方面,被視為台灣期中選舉的地方大選則將於11月26日舉行,在「反中保台」聲勢不彰下,一般預料民進黨政權的選情維艱。
於此稍早,中共二十大在十月中下旬召開,舉世矚目新一屆中共最高領導層的組成,人事議題成為海外媒體、輿論關切亮點,但對於最足以彰顯北京未來五年施政要項的政治報告,包含台灣在內的「民主西方」則多以威權政體政令宣導的眼光偏視之,嚴重低估北京如何妝點早被西方遺忘的國家治理層面擘畫。
民主盡頭無關福國利民
被譽為當代民主理論大師的勞勃.道爾(Robert Dahl)曾權威性地定義民主——主要由「多元」與「參與」雙元構成。道爾認為,唯「多元」與「參與」的程度越高,則該政體及其社會越是民主,得滿足其「多元政體」(Polyarchy)狀態。然而,曾經被視為將終結歷史的民主制度,約自2008年金融海嘯始,在資本主義無量侵蝕下,出現了一波長時段的反潮,從歐洲各國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扛著民主反民主」的事蹟難書,民主價值留給苟延殘喘的西方民選政府,能拿出手來針砭威權政體的金字招牌,迄今猶剩工具意義的選舉過程,渠等化整為零,反致民主主義成為了一類形式主義,唯以對抗威權而生,與種種福國利民之策漸行漸遠。
以美國期中選舉為例,正當美國經濟可能走向停滯性通貨膨脹,又或長停滯與高通膨同時出現的窘境時,美國兩大政黨忙碌選舉的重心依舊在於奪權黨爭,拜登(Joe Biden)政府以捍衛參眾兩院執政為念,憂懼提前跛腳,特朗普則機關算盡,企圖透過期中選舉,按照他的形象重塑共和黨秩序,只為鋪路個人政治前途、劍指2024年總統大選。
大抵而言,美式民主下的選舉,責成的是一場又一場進步與保守陣營的反覆博弈,諸如墮胎權、擁槍權、環保與開發、平等權等,兩黨立場基本代表美國社會最根本的分歧點,但在民主提供程序框架的假性引導下,這些分歧並未能以宏觀治理面向為優先的考量進行有意義的政策分配,而是週而復始地以政治內耗的方式企圖達致對抗下的張力平衡,以至於反覆的分歧難以獲得解決,終於週期性地成為政客遂行黨爭的工具議題。
在政客的忘情表演之外,綜觀美國選民的政治心理與投票行為,事實上也無關正向追求一個善治政府的本身——隨著美國民主朝向民粹化發展,很多選民之所以出面投票,並非正面追求與肯定特定政黨的治理能力,更多是為阻止他們心中預想可能會危害現有體制的候選人當選。可以說,美式民主下的選舉過程,之於政黨、政客,乃至於選民,已然近乎於一場彼此都熟練的鬥智鬥勇競賽,目標只有勝選與拉人下馬,民主的盡頭是權力零和之爭,距離福國利民的善治十足遙遠。
台灣即將於11月26日舉行的地方大選,在相同的「民主內涵」下,存在的內生障礙也萬變不離其中,哪怕其摻雜了更多破碎的在地性,美式民主與台式民主之間,只可謂「貌不合,神不離」。
細數今屆台灣縣市長選舉期間的「重大事件」,罕有能搬得上台面的市政辯論,盤據台灣媒體版面數月的議題唯有學位論文是否出自候選人親手寫成?候選人是否勇敢承諾當選後留任,而不考慮參選總統?甚至也有一如掘墳,要求候選人當親驗DNA,確認其是否為蔣家人之後自正其身的荒謬議題。
台灣今次選舉場上的怪誕,毫無疑問表現了台灣民主的真空:一則是民進黨政府近年過度鼓譟「反中保台」已見疲乏,難以再次喚得選民的意識形態熱情;同時台灣各政黨與政客無賴多時,日久失去就政府治理高度的應有認識,更遑論思辨與能力。台式民主真空的結果,故而各方只能心照不宣地靠著各式怪誕議題,齊力支撐這長達數月的選舉期,否則無以為繼,各個深怕在回應攸關治理的問題上自曝其短,在選民面前漏氣洩底。
民主的追求不該只有選票
歸整美國期中選舉與台灣地方選舉,兩地在選舉期間的議題關切點,無獨有偶都集中在選票如何極大化與專注選舉結果的零和勝敗,低俗政客集體將中性的民主程序竊取為贏者全拿的便宜之道,並奉為價值真理,是民主體制脫離國家治理本體的要害,多數美其名曰政策攻防,左不過是用來攻擊政敵的噱頭——哪怕得不到選票,在價值低落的今時今日,只要能博得一時的流量聲量,再低俗又有何妨?
總得來說,西方選舉式民主向來「不慚形穢」,自豪擁有民主程序,並將這些程序式作為昇華成民主價值自持,以此睥睨那些「不夠民主」的國家。這不僅是那些自詡民主政體錯嫁民主的價值與工具意義在前,窄化民主定義在後,結果也將導致民主無論從程序還是理想目標出發,都與促成善治毫無關聯,只因治理從來不是被政黨與政客關心的要項,群起揮舞民主旗幟也只能是徒然一場,有味而沒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