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選舉會否重蹈「陳水扁時刻」?
台北市長任期4年,得連選連任一次。1994年,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選舉獲勝的陳水扁,在1998年競選連任時敗於馬英九。但陳水扁隨後挑起民進黨大梁,2000年參選台灣總統並當選,國民黨下野,於台灣政治發展寫下第一次政黨輪替歷史。
回顧陳水扁1994年與2000年的兩場勝選,都相當把握多人參選的戰況詭譎,在台灣選制僅採簡單多數決、單輪勝出的規則下,開啟陳水扁扶搖直上的開關,都與「三分天下」有關。如今,2022年底的台北市長選舉一役,再度迎來久違的三足鼎立之勢,代表民進黨參選的陳時中、肩負國民黨光復北市期望的蔣萬安,以及承接柯文哲政治衣缽的黃珊珊,競爭態勢在距離選舉日不足3個月的現在,三方支持度依舊膠着爛打,棄保如何能為利己的可能,成為各方細打選戰算盤的重點。
三分天下 綠營得利
有別於1967年至1994年曆屆台北市長系由台灣行政院指定官派,待改制後,1994年台北市再度迎來民選市長時刻。彼時正值台灣解嚴後、社會民主與各式政治力量合流與重組之際,由國民黨分出、1993年甫成立的新黨是為一股新興且具關鍵影響力的政治力量,代表新黨出征北市長、昔有「政治金童」美譽的趙少康,1994年對戰時任官派市長、國民黨籍黃大洲,與民進黨「律師世代」明星、辯才無礙的陳水扁捉三廝殺,陳水扁在泛藍分裂的情勢下,以43.67%得票率當選,創下首度、也是迄今唯一一次的民進黨籍台北市長紀錄,同時也為藍綠陣營在日後的歷次選舉刻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記憶路徑。
當年挑戰國民黨北市執政權的趙少康氣勢正炙,陳水扁人氣在望,性格温雅的黃大洲個人魅力遠遠不及前二人。直到選舉末期,陳水扁陣營巧妙運用國民黨與新黨陣營互相攻擊,又在關鍵時刻傳出「棄黃保趙」耳語,最終在國民黨與新黨的互搶選票之下,趙少康拿下30.17%得票率、黃大洲取得25.89%選票,陳水扁則是以近44%選票搶下選民結構從來穩定「藍大於綠」的台北市長寶座。類似的泛藍分裂、陳水扁得利戲碼,也在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得到了複製。
現況:陳時中苦尋「陳水扁時刻」
爾今,代表藍綠白三方政黨勢力混戰的台北市長一局,台灣輿論不乏以「歷史會否重演」,以及「歷史不能重演」觀之。獲得柯文哲力挺的現任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雖未入籍台灣民眾黨,但綜合其個人系出藍營屬性,以及柯文哲率領民眾黨收穫眾多民進黨「黑粉」來看,柯黃陣營得票雖稱「不藍不綠」,但也勢必導向「有藍無綠」。
截至目前為止,「佛系打選戰」的蔣萬安漸脱開高走低之勢,緩慢找回國民黨在北市的基本盤,在北市依舊「藍大於綠」的選民結構下,有利蔣萬安選情,最大變數在於黃珊珊會否挖得動藍營牆角;反觀民進黨近月頻頻在內政議題出錯,從林智堅因論文抄襲退選,到欲推《數碼服務中介法》遭致反彈,曾經人氣爆棚的陳時中實際上並不好選,於外揹負民進黨執政包袱,於內扭逆不了「藍大於綠」的選民結構,於是只能被動「拉黃打蔣」,想要在此役複製「陳水扁時刻」目前氣候未臻。
然而,也囿於三足鼎立的情勢詭譎,讓各陣營在操作風向上,有了不少着墨、填空的空間,這點明顯表現在各家民調數據存在相當差異的結果。諸如台媒TVBS在8月29日公布民調,蔣萬安支持度取下36%,排名第二的黃珊珊有26%支持度,陳時中則有23%民眾支持;《放言》8月30日公布民調,結果呈現陳時中以26.3%拿下第一,蔣萬安25.8%居次,黃珊珊以24.0%落居第三。再到親綠色彩鮮明的《自由時報》9月5日發布最新民調,陳時中支持度以30.13%領先,蔣萬安(22.92%)、黃珊珊(20.52%)依序殿後,該份民調比較值得留意的點,在於上屆市長選舉支持柯文哲的選民,當中有31%轉投陳時中,但在20歲到29歲年輕選民層間,陳時中的支持度「意外」墊底。
展望:有棄保環境 缺棄保條件
縱然各方皆知民調起伏無常,在開票定讞之前都是參考,但選戰期間,聲勢決定選民投票行為與意願的影響猶盛。歸納過往經驗,國、民兩大黨在台北市傳統支持約六四比,考量民進黨在台北市基本盤最樂觀估佔四成多,以柯文哲為中心發展的民眾黨則穩健佔據二成選票,尤其再根據《放言》民調顯示,關於「最不希望誰當市長」的提問,陳時中以38.7%比例最高,蔣萬安21.7%居次、黃珊珊僅7.1%,綜合「藍白」票源程度重疊與「惡感度」排序,這必然推動蔣、黃二陣營如何棄、如何保的操作空間。
單從民眾黨本位立場出發,身兼黨主席的柯文哲有志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路人皆知」,根據近年多份坊間政黨支持度調查,乃至設計「誰最適合擔任台灣下屆總統」問卷時,在沒有政治動員的情況下,柯文哲與民眾黨的支持度基本「焦不離孟」,皆有至少15%支持度的水平。這意味着民眾黨的支持者非常「專情」,就目前研判,只要柯文哲確認參選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此支持度大概率將是他的樓地板。這無疑預告了其他候選人要棄保柯文哲並不容易成功,柯文哲必然成為左右選情的關鍵角色。
同樣的道理移轉至今次的北市長選舉,做為柯文哲代理分身的黃珊珊,縱使在民眾黨眾「專情」加持下,極力撈取偏國民黨屬性選票,但終歸難逃各界睜大眼睛看待與蔣萬安之間的棄保問題。然而,延續北市府執政是柯文哲問鼎大位前的鳴金戰,就此,柯黃陣營主觀上並不容「棄黃保蔣」發酵成功,否則將寫下在藍綠夾殺的大選區下,民眾黨「可割可棄」的前例,相當不利柯文哲角逐2024年大位的未來。
但另一方面,雖柯黃陣營面對棄保問題有着「難防也要防」的壓力,但在民眾黨支持者保底有方,15%至20%支持度鐵桿「夠硬」的穩妥加持下,國民黨陣營就算要操作棄保,恐怕也「棄不乾淨」,無法將黃珊珊得票率擠壓降至個位數,難以重演往昔棄保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歷史。
因此,綜觀這場在北市長選戰再起的三強鼎立,「藍白」兩黨票源重疊,存有棄保懸念與環境,但在柯文哲支持者「夠硬」、「棄不盡」也「棄不得」的現勢下,目前看不到棄保發揮的條件。由此觀之,今次台北市長選舉雖陳時中的爆發力不及陳水扁,但肩負守成的黃珊珊猶勝當年的黃大洲,惟「藍白」之間混沌不明,民進黨被動等待「陳水扁時刻」的再一次降臨,此態勢基本已定。是以,回到鷸蚌相爭,漁翁會否再次得利的問題,如果陳時中得以複製陳水扁經驗,參照陳時中以近四成答覆獲「最不希望誰當市長」人選而言,當棄保淪為政黨操作選舉手段,縱使經由民主途徑,最後選出選民「最惡感」的對象代理治理,這又何嘗不是為政黨循民主規則、競爭反對其體制設計最大的輕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