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鹹肉糭鹼水糭外還有這麼多糉 呢種糉竟以蝸牛做材料?
端午節是華人社會的4大傳統習俗節日之一,每次到了這一天,大家都會不免俗地吃糉子。
提到糉子的由來,大家都知道這是用來投江,避免魚蝦吃掉屈原屍體,久而久之就變成投到自己的五臟廟。
台灣面積雖然不大,但是糉子的種類卻不少,以下將介紹幾款台灣常見的糉子類型,看看你愛吃哪一種。
點圖放大看看台灣6種常見糉子▼▼▼
1.北部糉:
北部糉比較有咀嚼感,其餡料作法讓人以為比較油飯,糯米會先用紅蔥頭、醬油、鹽等調味料炒過入味,顏色因此偏褐色,大約8分熟,再以蒸煮方式讓米粒熟透,Q彈可口,粒粒分明。
2.南部糉:
相較於北部糉而言,南部糉口味較清淡許多,通常糯米只是稍微炒過,或是不炒直接用生米包,再將整顆糉子放滾水中煮至熟透,因此又被稱為「水煮糉」。南部糉口感較有黏性,另外通常都會淋醬或是灑花生粉提味,增加滑順口感。
3.鹼糉:
鹼糉在製作時,會將糯米浸泡於鹼水而得名,又被稱為「冰糉」,用竹葉包裹蒸熟後放量冷藏。口味上來說,大致可分為無包餡或紅豆沙這兩種,整體口感清爽、不黏牙,可沾砂糖、紅糖、蜂蜜,口感Q甜涼爽。
【延伸閱讀】3大星座端午節前恐破財 命理師:吃糉能消負面磁場有助財運(點圖放大閱讀)▼▼▼
4.客家糉:
這又分為米糉和粿糉,米糉是在蒸過的糯米飯包入炒過的蝦米、紅蔥頭、菜脯、香菇絲、菜脯等客家代表性農作物,再蒸熟食用。粿糉又稱為客家粄糉,是客家具有代表性的料理之一。客家粿糉的內餡通常會選用米粉、香菇、蝦米、絞肉、蘿蔔乾、豆乾,而糯米則是比較特別,會將在來米與糯米混合,研磨成米漿後瀝乾,使用糯米糊將內餡包裹好,再用抹油的麻竹葉綁成糉子後放置蒸籠,吃起來富有嚼勁,類似像草仔粿的口感。
5.原住民糉:
一般人聽到原住民糉,內心都會有疑問「原住民也有糉子嗎?」台灣的原住民族不少,但各地竟然都有類似糉子的食物,例如在排灣、卑南、魯凱族的「吉拿富」(cinavu)、「阿拜」(avay),或是阿美族的「法厄思」(faes),都是類似漢人糉子的食物。內餡部分,因族群或部落不同而有差異,通常是豬肉、蝸牛或南瓜,接著用芋頭粉或小米把內餡包起來,然後外面用假酸漿葉包起來,接著最外面再用長長的月桃葉包起來,最後再經過水煮後完成。
6.廣東糉:
其做法大多與南方沿海地區大致相同,裹蒸糉為主,亦有紅豆糉和綠豆糉等,是所有糉子中體積最大的,主要流行在廣東和香港地區,通常熱量也是所有糉子種類中最高的。
總之,端午節到了,你有想好要吃哪一種的糉子了嗎?不過要提醒各位,吃糉子適量就好,不但熱量較高,而且餡料多為高糖、高油,對血醣、血脂造成影響,因此吃的時候控制份量,讓美食享用和健康都能兼顧。
延伸閱讀:
【本文獲「TVBS」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