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派一萬元」VS「三倍券」 港台紓困方案比一比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衝擊,多個國家和地區政府推出方案來紓解民困及救經濟。港府推出向成年永久居民派發一萬元港幣的「現金發放計劃」。今天(6日)起已經陸續有香港民眾收到這筆款項。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由於華人的儲蓄跟消費習慣,這筆「現金發放計劃」對於香港經濟紓困的助益或許並沒有想像中大,市民僅會花費一至兩成左右,而更多是花費在餐飲業,因此這種最傳統的「直升機撒錢」對於「救市」的助益並不如消費券來得及時。不過也有人認為經濟不好時,拿到現金還是顯得「落袋為安」。
相較之下,台灣近期則開放民眾登記「三倍券」,而這是台灣行政院「費盡心思」所設想出來的紓困方案,雖然前期要民眾先拿一千新台幣(約港幣250元)預購「三倍券」,而到七月中旬就可以領到三千元新台幣的消費券(非現金,半年內必須花完),預估政府支出約500億元新台幣。台灣政府屢次強調這並非「發二千」,而是「三倍券」,相較於馬英九在2009年因應全球金融危機所發放的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背後的考量在於降低舉債成本、增加紓困效益,不過屢次強調的過程中,反倒令人想起了朝三暮四的典故。
而從港台紓困金的比較,可以看出香港政府的力道的確很大,甚至有人認為這是港府在推動「港版國安法」後給市民的「甜頭」,但由於採「派大錢」的方式,也可能被詬病成舉債度日,花得其實還是香港市民的錢,而香港政府2020年至21年度的財政赤字可能將達高到二千多億元港幣,債務高漲也將成為香港治理的一大難題。
另一方面,台灣政府推出的「三倍消費券」,而能看出民進黨似乎有長期執政的打算,因此對於舉債和「派錢」的方式顯得較為謹慎,更多着墨於「效率問題」。但主要考慮還是避免馬英九在2009年所犯的錯。而由於其複雜的手續和一千元的門檻、以及「發二千」的使用範圍,也被外界批評「沒有誠意」。
不過,台灣也不乏對「三倍券」的批評聲浪。如台北市長柯文哲就在7月6日指出「振興三倍券使用時間長達5個半月,對產業振興一點效果都沒有,在座所有經濟學家,只要有唸書的都知道振興券是完全沒用的」。而柯文哲也點出,台灣經濟在疫情後需要的應該是轉型,而非振興。
歸根究底,紓困方案的成功與否最終要視它能否讓經濟重新振興。而不管是「派大錢」或「三倍券」都只是政府眾多紓困方案的其中一環,最終的成敗還是取決於政府的規劃和治理能否有效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