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提醒」台生這件事 兩岸將進入自求多福時代嗎?
台灣大選過後的兩岸關係,隨着蔡英文的勝選連任,進入一種難以捉摸的詭譎狀態。兩岸官方都宣稱政策方向基本不變,卻在極其敏感之處進行角力,也讓兩岸民間交流蒙上一層陰影,不確定性大增。
例如就在選後三天,1月14日台灣陸委會在其Facebook發了一則短文,引起長期關心兩岸事務人士的注意。文章稱,中共近年擴大對台灣青年工作,積極招攬台灣學生赴陸就學。但台陸委會認為「台生西進」是一種被中共營造出來的「假象」,原因在於中美貿易衝突之下,大陸就業情勢嚴峻,且陸方「監控校園學校師生情形日益嚴重」,因此「近期各先進國家大學為抵制陸方透過留學陸生偷竊高階科技,已提高對陸生入學審核」。
在以上的前提之下,台陸委會對於有意赴陸求學的台生做出「善意提醒」:「台生經由中國大陸轉進美歐的難度反而提高,這些都是陸方刻意掩蓋的風險」,「建議青年學生考慮赴陸發展前,宜多了解相關資訊,審慎評估風險,以保障自身權益」。
如果將台陸委會這段「善意提醒」,再用白話一點的方式來理解,亦即台灣官方向有意西進求學的台生喊話:「中國大陸現在很危險的,而且發展沒有你們想像來得那麼好,連美歐都在抵制陸生了,你們還要過去做什麼?」
台灣官方或許本於職責,就其專業評估向台灣學生提出風險所在,但必然會對有意前往大陸求學的台生帶來停損的效應。事實上,根據多維新聞掌握到的消息,今(2020)年度透過「香港試點」報考大陸研究所的台灣學生,確實受到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影響,與過往相比,報考人數和意願有了明顯的下降。如今,台灣官方再度出此「提醒」,肯定會造成更大的寒蟬效應,台灣學生必然產生更多的擔憂和顧慮。
事實上,這並非蔡英文政府首次對兩岸民間交流做出「善意提醒」。此前有台灣青年到大陸擔任社區主任助理,台灣官方數度發出新聞稿,指這些台人因違反《兩岸條例》而遭開罰或移送強制執行。新聞稿稱,陸方的目的是拉攏台人作為統戰宣傳廣告牌,呼籲台人儘速停止相關職務,「堅守台灣自由、民主價值,共同維護台灣利益與安全」。除此之外,幾項兩岸民間合作的交流培訓活動,以及寒暑假實習交流,都由於台灣官方或媒體的「質疑」,最終只能踩了煞車,或者致使已經報名的學生選擇退出。
問題在於,蔡英文在1月11日晚間勝選的國際記者會上,才針對未來四年的兩岸互動提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八字箴言。儘管她挾着817萬台灣民意強調「民主的台灣、民選的政府,不會屈服於威脅恫嚇」,但用同樣的邏輯來看隨後台灣陸委會的「善意提醒」,對於有意前往大陸求學的台灣人來說,會不會也是一種「威脅恫嚇」呢?套句蔡英文的話,「兩岸的相互尊重及良性互動,才符合彼此人民的利益與期待」,那麼包含求學、工作、生活等等,兩岸的民間交流,不也是一種「良性互動」的過程嗎?
與此同時,選前備受在陸台人質疑的《反滲透法》,在民進黨力推下毫無懸念地三讀通過了,而蔡英文的大勝,某種程度上也能解讀為台灣多數選民對於這部法案的授權。就在台陸委會向台生髮出「提醒」後,1月15日台總統府也正式公告實施《反滲透法》,蔡英文為了安撫民心,特別發表「敞廳談話」,強調「《反滲透法》不是反交流」,「正常交流,不會受到影響」。
連任後的蔡英文政府,應該在自身的價值追求之外,更進一步將心比心,理解夾處在兩岸政局縫隙中的民間交流,特別是管理與開放的尺度如何拿捏,才不致於讓有意赴大陸尋求發展機會的台灣人感到無所適從。如果一手靠着官方各種「善意提醒」,或是未來隨時可能祭出的《反滲透法》大旗,另一手則靠着言語重申「不是反交流」,在現實上還是可能讓台灣民眾在兩岸交流面前望而卻步,有可能進入「自求多福」的時代,這應該不是蔡英文口中「讓兩岸人民拉近距離、互惠互利」的原意和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