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灣大選】立委「參選爆炸」 社會摸底工程動土禮

撰文:廖士鋒
出版:更新:

台灣政治人物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台灣的未來要由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這話乍聽相當尊重人民「總意志」,其實不夠精確,台灣有選舉權的人數,累積到2020年才不過1,934萬人,當中以投票率七成計之,總統候選人約莫只要拿到700萬票,就能決定其他1,600萬人以及整個台灣的未來,或者,至少是四年。
在總統選舉制度運作下,台灣兩大黨國民黨、民進黨選擇沿着統獨區隔開展政治競爭,形成了以統獨光譜為主要軸線的社會分歧(social cleavage)。社會分歧是政治學者形容一個社會因為特定因素的差異與意識(如價值觀、認同、經濟能力)而形成的不同群體之間的那條界線。依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的見解,社會分歧有「前物質」(如族群、宗教)、「物質」(如左、右)、「後物質」(如同婚)之分,而當社會分歧有了政治代表(政黨)時,就會轉化成政治競爭。

台灣立法院12月6日處理國民黨黨團(後排)提的反併吞中華民國法草案二讀,民進黨團(前排)舉牌反對。(中央社)

受總統選舉簡化的社會

以統獨為主的政治競爭,卻受台灣社會買帳,往往只要能夠激起選民對統獨的熱情,就能夠拿到足以當選的600萬、700萬選票;除了總統大選以外,立法院也延續了兩黨政治格局,沿着與總統競爭相同的統獨分歧進行立法競逐,在此格局下,「為反而反」的法案比比皆是,立法一致性受到衝擊,同時在被「簡化」的社會分歧下,很多社會或者價值問題都被掩蓋、得不到正視。

台灣2020年大選,立委參選人達到了650位,是第二屆立委改選以來最多人參選的一次,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委更有19個政黨參與,擺在眼前的顯然是「參選爆炸」的現象。然而我們必須探尋的是,「參選爆炸」反映了這個社會的哪些重要內涵?

一個核心面向是,雖然更多人、更多政黨加入政治競爭的行列,但是他們加入政治競爭的基礎,卻不限於搶食統獨軸線的大餅,而是各自提出了不同維度的政策立場,代表着統獨以外的社會分歧。

就這個角度言之,史上最多人、最多黨的參選,其實是一場浩大的「社會摸底」工程。台灣在數十年內經歷了快速轉型,由農村、部落朝向工業化前進,許多家庭在一兩代人之間,就從種田的農家生活蛻變為朝九晚五的打工族,這在西方卻是經歷一、兩百年的時間才完成;而快速的現代化使很多社會轉型所衍生的社會問題都被壓縮,這些問題大部份也沒有在統獨競爭中得到解決。

若說政黨作為社會分歧的政治代表,則2020年這場「社會摸底」工程,其實經歷了長期的醞釀。1991年台灣修憲後確認全面改選立法院,大陸地區無法選出立委的限制,改由「不分區」形式保留,並沿用僑選立委的額度、同時也創立「原住民」立委選區。1992年開始,「不分區」以及「僑選」立委成為區域立委之外的主戰場,根據中央選舉委員會選舉資料庫的數據,1992年至今的參選政黨數量呈現持續增長。

經過一段時間選制演變後,不分區立委成為小黨跳脫兩大黨結構限制的最後一條「魚道」。2020年參選政黨數目突破新高,更是台灣社會多元性的展現,這與總統、縣市長、區域立委(2008年以來)由於是單一選區,所以易受藍綠兩黨主導,進而被簡化議題的局面,形成明顯的對比。

《宗教法》制定引發宗教團體聯合抵制。(自由時報)

「摸底工程」的四個維度

作為其他社會分歧的政治代表,此次參選的諸黨常將自身標榜為「第三勢力」、揶揄兩大黨的「高齡不分區」名單,試圖為不同立場擴大在立法院話語權的空間,而此次19個不分區參選政黨主打的議題大致可以對應以下幾個社會分歧維度。

首先是統獨分歧。統獨議題二十餘年來一直是台灣政治競爭的主軸,但是國民黨已不再力持統一立場,民進黨也不再明白表示要推動台獨正名制憲,兩大政黨往中間靠,「小藍小綠」就能在統獨光譜上找到一些立足空間。例如,目前在立法院仍有黨團的親民黨,在統獨立場上支持漸進式統一;中華統一促進黨、新黨具有明確統派立場;一邊一國行動黨、喜樂島聯盟、台澎黨與台聯則是訴求台獨正名制憲。

第二個維度是宗教。台灣是個宗教信仰多元的社會,有的宗教派別進一步創立政黨、藉政治管道表達宗教訴求。例如,十餘個宗教團體為了在《宗教法》制定過程中保障自身權益而組成了宗教聯盟、基督教徒主導的合一行動聯盟與安定力量也在此次參選,前者甚至曾提出「讓神在立法院掌權」口號。此外,獨派色彩分明的喜樂島聯盟,背景其實是基督教長老教會;國會政黨聯盟則合併了從前的民國黨,由具有30萬信徒的妙天禪師親任主席。

柯文哲(中)帶領台灣民眾黨的立委參選人造勢。(台灣《聯合晚報》)

第三個維度是分配。分配議題長期以來是歐美各國主要政黨間競爭的主軸,各黨組成左、右兩翼,分別代表對政府管制經濟和資源的不同看法。台灣此次大選主打分配議題的政黨也不在少數。目前仍有席次的時代力量主打居住正義等議題,台灣基進黨與其持相近立場;勞動黨反對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力爭勞工階級選票;台灣維新黨更是推出許多公平正義政策;台北市長柯文哲創立的台灣民眾黨,則宣揚拋開藍綠意識形態,以「政治就是要落實在人民每一天生活當中」為目標,近期並舉辦多處台北市社會住宅動土典禮。

第四個維度則是環保生態,這主要以綠黨為代表,台灣的綠黨其實也是受到歐洲綠黨的影響而成立,有一定的國際性,此次更把善於處理男女和家庭關係的知名精神科醫生鄧惠文放進不分區首位名單,有一定的亮眼度。

還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政黨並不會只針對單一維度的分歧選擇立場,而可能將好幾個分歧並列或分為主次,呈現出更添複雜性的政治競爭面貌。例如,勞動黨除了分配立場外,也支持兩岸統一與「一國兩制」;基督徒組成的合一行動聯盟,也以紀念武昌起義、瓦解共產黨為重要訴求;時代力量、台灣基進在強調公平正義之外,更對台灣獨立有所鍾情。不論是單維度或多維度,各黨在紛雜的社會中,藉由選舉機制來「摸底」,顯然已經成為這次立委選舉的主敘事。

立法院是被兩大黨壟斷的議程設定場域,對不同政治訴求或社會分歧,形成難以疏通的一堵大壩。(資料圖片)

制度攔沙壩下力爭上游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依據政治學者Markku Laakso與Rein Taagepera定義的指標計算,三十年來立法院的「有效政黨數」,最多僅為3,大多盤旋在2左右,這意味着立法院是被兩大黨壟斷的議程設定場域,對不同政治訴求或社會分歧形成難以疏通的一堵大壩。與此同時,政黨登記數目則不停增加,截至今年12月4日已有358個政黨登記在案,如此龐大的登記量,跟進入立法院的數量形成更大的落差。不分區5%得票門檻與區域立委單一選區制,無疑構成一個制度「攔沙壩」。

立委選制演變不利小黨的軌迹相當清楚。不分區選票在1992至2004年間,都採取「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制」,等於區域立委的選票將直接配到政黨得票來計算不分區席次,對於小黨參與不分區分配已不太有利;2008年起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將區域立委和政黨票分開,區域立委成有利大黨的單一選區,政黨票門檻不變,從此這道「攔沙壩」更加穩固地限制小黨進入立法院。小黨們雖然代表多元社會的一部份聲音,要能夠力爭上游,卻是異常困難。

2004年至今,只有四到六個政黨能夠進入立法院。但是,依據歷屆投票記錄來看,不投藍、不投綠的選票其實不在少數,以不分區而言,沒進到立法院的選票在近年逐步上升,到2016年已有近200萬政黨票沒辦法在立法院得到代表權。而2016年選舉兩大黨僅囊括了71%政黨票,近三成選民不願意投給藍綠。如果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做的台灣民眾政黨偏好分布民調,除了2011年之外,國、民兩黨加總從未突破六成,顯示長期以來約有四成民眾的偏好不能被兩大黨所代表。

2020年立法院選舉,各黨有志者眾,不同議題與不同維度的競爭,呈現出與藍綠主導的總統選舉相當殊異的面貌。不論「參選爆炸」最後的結果如何,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藍綠兩大黨藉由選制「攔沙壩」構築出的舒適圈,已經愈來愈被更多民眾所不接受,想要突圍的政黨也持續增加,台灣社會還有許多議題與分歧需要政治管道與政治代表。

上文刊登於第19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2月23日)《立委「參選爆炸」 社會摸底工程動土禮》。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