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選結果對兩岸的啟示 張亞中:「機械式統一」產生後遺症
11月25日,香港2019年區議會選舉結果出爐,在452個直選議席中,建制派大敗,僅取得59席,泛民則奪下385席。
對此,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表示,此結果受到香港反修例事件影響,背後是多因素所致,包括全球化拉大貧富差距、陸港缺乏心靈契合、港府治理能力不足、外國勢力介入等。香港回歸是「機械式統一」,其後遺症現由陸港共同承受。如何將統一後可能發生的問題,提前至統一前來解決,是香港問題給兩岸的啟示。
張亞中指出,此次香港建制派大敗,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北京及香港政府的挫敗,民進黨更是興奮地認為,這是「一國兩制」的失敗。但任何事情的發生,均不會只有單一因素。香港「反修例」如同2014年在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都是眾多因素彙集而成。
香港所面臨的問題,可歸納四大不利因素。第一、資本與科技全球化所帶來的社會高度不平等。帶來的貧富差距加大,引發全球左派及右派民粹主義的興起。近年來,各國社會動盪,民粹強人掌權者眾,連美國總統都是靠着「反全球化」、「美國第一」的民粹要求贏得政權。這股全球化的逆襲,讓處於弱勢的香港青年合理化其暴力衝突基礎。
第二、北京忽略了歷史文化認同與心靈契合在香港與大陸關係中的重要性。1997年香港迴歸是「時間到了」,簡單地說,是「機械式統一」,而不是「融合式統一」,因此北京完成的只是領土的統一,而不是人民的統一,更不是心靈的統一。迄今香港仍有三百萬人有永久居留權,卻不具備中國國籍。在認同上,香港年輕人的主流認同是「我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北京忽略了歷史文化、認同教育的重要,更沒有從如何增進「心靈契合」着手。
第三是港府的治理能力。北京尊重「一國兩制」,但也過於依賴香港菁英權貴階級的友好關係。後者又「路徑依賴」容易加速貧富不均的金融產業及房地產業,讓香港青年更感未來無望。另外,港府人員都是事務型官員或商人出身,本身並沒有執政治理能力,不少人還根本沒有中國籍。缺乏歸屬感與執政治理能力,使得香港的動亂遲遲不能疏解,這在「反修例」事件中表露無遺。
第四是外國勢力的介入。西方對於中國的政體與治國意識形態原本就有偏見,又認為其民主、自由、人權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再加上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需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會放棄這個給北京難看的機會。西方對於香港反對者的支持,使其認為自己站在「道德」與「價值」的制高點,認為自己的「暴力」是「反暴力」。這次區議會選舉的結果,顯示出西方目前的「價值觀」仍處於優勢地位。
而台灣方面,特別是民進黨,期待看到「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失敗。今年初「習五點」出台後,民進黨政府刻意誤導地把「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國兩制」,讓蔡英文撿到槍,連任支持度攀升。此次建制派大敗,更會被蔡英文拿來大做文章,做為其「拒中」、「拒統」的理由。
張亞中表示,假設不論是基於「武統」或其它原因,北京如以「一國兩制」模式統一台灣,香港問題所面臨的四個不利因素,同樣也可能會出現,且情形可能還會更嚴重。
他說,第一個全球化因素是全球普遍問題;第二個認同因素,在民進黨去中國化的文化台獨下,目前「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認同已近六成;第三個因素中,台灣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更不接受統一,即使已完成統一,未來在台灣的治理絕對不容易;第四個外國勢力因素,外國對台灣的關注遠超香港,介入台灣的勢力必然也會超過香港。
張亞中認為,香港問題對北京的啟示應該在於,北京在追求兩岸統一時,應以「機械式的統一」,即「先統一再說」?還是「融合式的統一」為考慮,即把統一後可能產生的問題,放在統一前先來解決?
兩岸目前在政治上是「敵對狀態」,民進黨目前在思考兩岸未來走向時,是從「敵」走向「獨」,但其結果可能會促成北京被迫採取「機械式」的「武力統一」;國民黨目前「維持敵對現狀」,不接受「一國兩制」,也不敢進入政治對話,久拖不決加上美國推波,也可能引發兩岸衝突,最後同樣會被迫「機械式統一」。
張亞中表示,北京目前的論述,只談統一後的「一國兩制」論述,而缺乏如何從「敵」走向「統」的統一前論述,即統一前的「和平統一方法論」。
張亞中說,他十幾年來一直宣揚兩岸和平統一方法論,就是如何從「敵」平穩與和平地走向「統」。他提出的「和合論」,即為「和平」與「融合」(統合、整合、一體化)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結束敵對狀態,確定兩岸的政治定位為何。第二階段是,兩岸如何在各重要議題上形成共同體,強化彼此的共同認同,包括身分、制度與價值的認同。此路徑可避免前述香港問題的第二、三、四個不利因素。
他強調,和平統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香港的統一有其時間表,必須在1997年完成統一,但這樣「機械式統一」的確產生了後遺症,現在由大陸及香港共同承受其後果。兩岸關係不同於香港與北京的關係,如何將統一後可能發生的問題提前到統一前來解決,應是一條思路。這是香港問題可以給兩岸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