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郭台銘脱黨參選2020總統 正當性從何而來?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自從2019年7月15日在國民黨初選落敗後,一直被外界認為有「脱黨參選」2020總統大選的可能性,而9月12日,郭台銘發言人宣布郭退出國民黨。不過郭台銘參選的正當性始終被藍營選民所質疑,並認為此舉是破壞國民黨的團結,將間接導致蔡英文勝選。
時間回溯到2019年4月17日,郭台銘以「媽祖託夢」的說法表示有意願參選,最後在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授予的褒獎令儀式後,正式成為國民黨榮譽黨員,並宣布參加國民黨黨內初選,表態角逐2020台灣總統大位。
除了信奉媽祖之外,郭台銘也虔誠信奉關公。郭台銘本人曾說過「關公是正義、誠信的象徵,媽祖則是普度眾生」,而這兩者或許深深影響他參選的意願。但很諷刺的是,國民黨對郭台銘的禮遇和「量身打造」可謂有情有義,相較之下,郭台銘「脱黨參選」將不免俗地被外界批評為「背信忘義」之舉。
因此,對郭台銘來說,如何重塑其參選的正當性,顯然將影響他在2020總統大選中的個人形象。「背信忘義」的候選人幾乎很難勝選,但如果是「情有可原」的話,那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選民的諒解。
首先是郭台銘和國民黨的矛盾關係。郭台銘和黨中央的矛盾其實在初選進行中時有耳聞。郭台銘在6月6日向黨中央提出的8點建議,最終沒有任何1條受到採納,間接導致郭台銘之後公開質疑初選規則不公,同時他也成為唯一拒絕簽署「初選公約」的候選人。而質疑初選不公平的說法顯然是郭台銘在日後恐脱黨參選的導火線,同時也是脱黨參選的正當性來源之一。
此外,脱黨參選後不加入任何政黨的「獨立參選」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背叛」國民黨的意味。從制度和法規上來說,依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的規定,郭台銘原本就有權利和資格登記參選,只不過需要28萬多的連署人數才能登記成為候選人。換言之,參加國民黨黨內初選失敗的郭台銘,如果又以獨立參選的身份參選2020總統大選,頂多是給藍營選民一種「願賭不服輸」的觀感,不過因為郭台銘事先並沒有簽署「初選公約」,因此嚴格來說,這的確沒有失信的問題。
最後,郭台銘希望塑造的參選正當性訴求,幾乎是由柯文哲先前所一手擬定的,就是對於「菜包和草包」的不滿,尤其是從經濟面切入的產業升級訴求。對於郭台銘來說,蔡英文在「完全執政」的4年中並沒有做到將台灣帶領美好光明的未來,而他也深信韓國瑜口中的「發大財」並不會達成這個目標,因此他只能「奮不顧身」地為台灣人民「站出來」。
不過,或許對郭台銘來說,參選正當性的問題只存在於藍營選民中,其中又以深藍選民和韓粉影響最大,但郭台銘可能早已放棄這些支持者的選票,因此這或許不是影響郭台銘評估參選2020總統大選的最終因素,能否在這場選戰中獲勝或許才是他唯一在意的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