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被羈押:為何選民總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案,9月5日被裁定羈押禁見。這距離9月2日他被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無保請回僅過去3天時間。大反轉背後是台灣高等法院在台北地檢署提出抗告後認為柯文哲「積極介入京華城案」,撤銷原來的無保請回裁定發回更裁,後來台北地方法院又裁定羈押禁見。儘管這背後難以排除政治鬥爭的可能,但說明柯文哲在京華城案的角色恐怕不是一句「我不知道」所能說清。

此情此景,令人唏噓不已。十年前,柯文哲在台灣相當比例民眾厭倦藍綠纏鬥、渴望第三條路的氛圍下,以「改變台灣」為口號,踏入政壇。那時的他雖有耀眼的醫師履歷,卻是個政治素人,他說的「政治不難,找回良心而已」十分天真。不過,因為他個性鮮明,積極塑造清新、廉潔的形象,迅速在盛行「從爛蘋果之中選一個不那麼爛」現象的台灣選舉政治中脱穎而出,被選民推上台北市長的寶座。

柯文哲擔任兩屆台北市長,併成立以他為首的民眾黨。在2024年的台灣大選中,儘管柯文哲因為在「藍白合」過程中的表現被不少人質疑反覆無常、自私、自負,但他和民眾黨依舊取得不錯的成績。柯文哲的得票率達到26%,獲得369萬張選票。民眾黨在立法院斬獲8席,一躍成為「關鍵少數」。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柯文哲迅速從高處墜落,他以選舉補助款購置個人商辦的行為造成社會觀感不佳,他牽涉的政治獻金爭議至少存在「識人不明、用人不當」的問題,他捲入的京華城案哪怕真如他所說的「我不知道」,至少有失職、卸責之嫌。如今柯文哲再度被羈押禁見,說明他的問題可能比他所說的更復雜。若他最終被定罪,他的政治前途勢必毀於一旦。反之,如果他能成功脱身,雖未必今後一定不能東山再起,但經此一事,他的政治能力、品行顯然都有愧於10年前他作出的「改變台灣」承諾。

2024年9月8日晚,台灣民眾黨舉行集會聲援柯文哲,上萬名支持者湧入立法院前的濟南路集會。(台灣民眾黨Facebook圖片)

相信有不少昔日柯文哲的支持者,此時內心深處一定五味雜陳,甚至失望透頂。這種心情的背後指向的是台灣過去多年選舉政治中的常見現象: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在台灣選舉民主的實踐中,有許多人曾在選民熱切的呼喚和支持中登上大位,但許多時候卻在選民的失望中黯然退場。這背後固然說明台灣民眾在政治運作中的關鍵角色,但同樣說明台灣民主實踐難以滿足台灣民眾對於良政善治的期待。台灣選民在一次次選舉中尋找能伸張正義、革除政治積弊的政治家,但經常以失望告終。這辜負的是民眾的信任,浪費的是時間,造成的代價只能由全社會承受。

為何選民總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是因為選舉民主的內在邏輯所致。選舉民主的高質量運行依賴於多數選民都是理性政治人,可這往往是違揹人性和現實的幻想。在自利理性的支配下,多數選民因為他們的工作、生活、興趣與複雜政治事務的關聯十分有限,故缺乏內在激勵去成為理性政治人。他們在多數時候至多了解常識理性,但對複雜政治事務往往限於一知半解,易被一時之間的情緒、激情和偏好所裹挾,常常會給對現實政治影響過大的既得利益集團渾水摸魚的機會。

在選舉民主的實踐中,選民是決定政權更替的最重要力量,所以通常而言,有志於仕途的候選人都至少會在口頭上盡力滿足選民期待,為誰能吸引選民而展開激烈競爭,其後果必然是競相攀比競選承諾,而忽略承諾的合理性與可行性。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Lee Kuan Yew)曾說:「要贏得選票,你就不得不給選民提供更多的好處。而且如果你想在下一屆選舉中打敗對手,承諾給選民的好處比以前還要多。因此,這就類似於拍賣過程中不斷加價,而這樣做的代價、債務卻留給了下一代人,讓他們承擔。如果總統給他的人民開出的是一劑苦藥,那麼他就不會再次當選。因此,為了贏得總統選舉,候選人往往傾向於拖延問題,推遲實施不受歡迎的政策。結果就導致預算赤字、債務以及高失業率等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2024年8月23日,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亞利桑那州舉行的集會上發表講話。他被許多人形容為民粹主義政客,他的許多說法經不起推敲。(Reuters)

每一次大型選舉都是一次政治嘉年華,簡單的口號、情緒的發泄往往蓋過理性的深思。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龐(Gustave Le Bon)便認為,候選人若想取得成功,「他必須用最離譜的哄騙手段才能征服選民,要毫不猶豫地向他們作出最令人異想天開的許諾。如果選民是工人,那就侮辱和中傷僱主,再多也不過分。對於競選對手,必須利用斷言法、重複法和傳染法……作出這些誇張能夠產生巨大的效果。」

然而選民期盼的不單是情緒發泄,他們還渴望生活的改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美好生活才是最樸素最持久的追求。可這絕非易事,不是靠高喊競選口號便能實現。

超出自治範圍的政治事務往往是高度專業、複雜的工作,要有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要有持之以恆的努力,要有明辨是非、促進公共福祉的道德和能力。一個政治人物如果不能實實在在改善民眾的生活,哪怕他口號說得再好聽,終究是愧對民眾。

德國思想家韋伯(Max Weber)說過:「現代官員系統正在發展為一個高素質的知識勞動者系統,由於長期的預備性訓練而各有所長,有着高度發達的身份榮譽感,十分重視廉潔正派。若是沒有這種身份榮譽感,我們的命運就會被籠罩在可怕的腐敗和醜陋的市儈習氣的永久威脅之下,甚至國家機器的純技術性功能也會受到威脅。」

政治工作的複雜性和專業性要求政治人物在登上大位之前應該要有充分的磨練和考驗。圖為台灣前總統蔣經國生前照片,他是一位經驗豐富、有能力、有政績的政治家。(資料圖片)

一般來說,除了少數天賦異稟之人,任何人想在某個領域取得重大成功,都得付出長久的努力,經歷長時間的磨練和考驗。這是古往今來最樸素的道理。影響公共資源分配、涉及人群互制的政治領域尤其如此,一個有志於仕途的人,只有讓他經歷充分的磨練和考驗,再經過充分民主程序成為政治領袖,才能最大概率在民主框架下提升政治的賢能水平。否則,僅因民眾一時之間的喜好,寄希望未經充分磨練和考驗的人來激濁揚清,與威權或專制體制下幻想明君清官並無本質區別。

遺憾的是,選舉民主的內在邏輯決定本應追求公平正義的政治會經常籠罩在既得利益集團操弄和民粹主義的陰影之下。民眾在選舉中的關鍵角色決定擅長調動選民情緒的政治人物具備天然優勢。除此之外,選舉是費時費力的大工程,依賴於專人運營,候選人在獲得名氣之前往往有長時間的形象包裝和資源投入,而絕大多數本就缺少資源的選民平日都要忙於生活,對政治介入較少,故通常而言,那些人數少但有錢有勢的既得利益集團往往能對政治施加超出合理比例的過大影響。

有兩類人更容易在選舉中脱穎而出,一類是十分擅長調動選民情緒的政治人物,他們既可是民粹政客,亦可是政治素人,另一類是與既得利益集團有着千絲萬縷關係並獲得既得利益集團調動營銷資源全力護選的政治人物。如果是前者當選,他們因為缺乏充分的從政磨練和考驗,故容易缺乏解決複雜問題的智慧和能力。如果是後者當選,因為他們與既得利益集團的千絲萬縷關係,故容易拖延問題的解決。

所以,若不能在民主框架下對選舉民主進行揚長避短,依舊沉溺於選舉的幻想中,選民在選前對政治人物的熱情有多高,恐怕將來對政治人物的失望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