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帶來危險信號 520演講形同「台獨宣言」
賴清德的520就職演講可以被視為他的「台獨宣言」。整篇演講充斥着「兩國論」和陣營對抗思維,充分暴露他的「台獨工作者」本色。
分析台灣民主化以來所有領導人的就職演講不難發現,賴清德的演講最為激進,在謀求實現台獨的路徑規劃上也最清晰。
李登輝在發表就職演講時,中國認同還是台灣主流意識,不管李登輝當時心裏怎麼想的,對未來怎麼謀劃的,至少在當時演講中,還聲稱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兩岸中國人是血肉同胞,兩岸應該共謀和平,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
陳水扁的就職演講,明確承諾「四不一沒有」,「四不」是指: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一沒有」是指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這些都是在「一國」框架的論述,不管他這個一國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起碼沒有超脱一國框架。
蔡英文就職演講就兩岸關係的核心訴求是「維持現狀」,提出以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關係,而且對九二共識進行了不點名回應,就差喊出了「九二共識」四個字。
蔡英文當時承諾要成為一個「和平的積極溝通者」,和「相關的各方建立常態、緊密的溝通機制,隨時交換意見,防止誤判,建立互信,有效解決爭議。並且表示將謹守和平原則、利益共享原則,來處理相關的爭議。」
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蔡英文的演講當時用了整整兩段文字來講述如何與「九二共識」的相關內容,表示將努力維持兩岸之間對話與溝通的現有機制。「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1992年之後,20多年來雙方交流、協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與成果,兩岸都應該共同珍惜與維護,並在這個既有的事實與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
為把這個原則講得更清楚,蔡英文還進一步總結說「我所講的既有政治基礎,包含幾個關鍵元素,第一,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這是歷史事實;第二,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第三,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第四,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
不管蔡英文後來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兩岸關係後來又惡化演變成什麼樣子,從上述文字可以看出,最起碼在當時,她是這樣表述的。
而類似的表述,在賴清德的演說中毫無體現。
相反,賴清德在演講中不僅處處以對抗的基調闡述其兩岸主張,將台海目前的緊張局面完全歸責於中國大陸,要求中國大陸「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和台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還明確提出了兩岸分屬兩國「互不隸屬」的主張。
為實現他的台獨主張,賴清德還提出了三條途徑:一是發展軍事,「強化國防力量」與大陸進行軍事對抗,就是中國大陸說的「以武謀獨」。一個是「構建經濟安全」,通過融入美國領導的西方經濟體系,把經濟作為手段,實現其台獨主張,這是「以經謀獨」。三是「推動價值觀外交」,跟台灣認同的國家「肩並肩,形成和平共同體,來發揮威懾力量」「靠實力達到和平的目標」——他的所謂和平目標,其實就是台獨目標,這是「倚外謀獨」。
在提出這三條謀獨途徑後,賴清德又在演講結尾明確提出「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並表示要「一條心,大步走向世界」,讓台灣成為一個「偉大國家」。如此明確的主張和公開宣示,難道還不是他的「台獨宣言」嗎?
所以,賴清德演講後,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在當天嚴厲回應表示:「當前,台海形勢複雜嚴峻,根源在於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今天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離、要合作不要對抗,是島內的主流民意。台灣地區領導人罔顧民意、逆流而動,釋放了謀「獨」挑釁、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危險信號,充分暴露了其「台獨工作者」的本性。」這個定性非常準確!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兩岸關係在賴清德任期會是什麼樣子,已經不用再預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