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公社】從大河劇認識日本首次申奧 洗白工程反釀極權國私通
新春期間疫症蔓延,不得不多留在家工作,總算能騰出時間觀看一遍《韋駄天》(いだてん〜東京オリムピック噺〜)。《韋駄天》是日本NHK製作的大河劇(長篇歷史劇集),在東京奧運前夕,日本人通過這部作品總結他們接觸奧林匹克精神的歷史,當中包括申辦奧運會的過程。
這部大河劇難得之處,一來不以戰國或幕末歷史為題材(雖然演員陣容強大,但收視極其慘淡),二來充滿日本人接納及探索現代體育的細節,例如首位代表日本參與奧運馬拉松選手金栗四三,以及日本史上首位參與奧運的女子選手人見絹枝的故事。
撰文︰高俊賢@運動公社
《韋駄天》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是回顧日本申辦1940年奧運會。1940年奧運會不正是碰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嗎?
沒錯,日本的確成功申辦1940年奧運,預定由東京主辦。對日本近代史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1930年代日本已被戰爭陰霾所籠罩。當時軍國主義抬頭,關東軍進侵滿蒙,惹來國際間一片譴責聲中,日本人為何、如何申奧?上述情節如此敏感,但是《韋駄天》沒有避忌,選擇直接向觀眾陳述這段歷史。
日本受到1923年關東大地震重創,要對外宣示災後重建的成果,加上紀念神武天皇立國2600周年,因此決定申辦奧運。更重要是,日本國內有部分聲音,希望以奧運會改變外間對日本的看法,並透過奧運精神緩解日本軍國主義抬頭的壓力。
當時與東京的主要對手,有意大利首都羅馬和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芬蘭)。策劃申奧的嘉納治五郎(日本柔道創始人,役所廣司飾演)認為,只要令羅馬退出競爭就可以取得主辦權。但此舉難度甚高,因為羅馬為了舉辦這項盛事,早已大興土木,日本遂要游說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幾經波折之下,日本代表副島道正、杉村陽太郎(同為國際奧委會委員)與墨索里尼協議,逼令意大利籍委員Alberto Bonacossa宣告退出並改投東京。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拉圖(Henri de Baillet-Latour)認為,日本人的成果是以政治手段換取得來,對申辦權競爭造成不公,故意延遲投票一年。嘉納治五郎在國際體育界極具威信,決定以親筆信邀請拉圖來日視察,希望增加奧委會對日本的好感。
嘉納、副島和杉村等人為把奧運帶往日本而不計艱苦,劇情當然熱血。正當主角田畑政治(阿部貞夫飾演)要為拉圖來日視察慶祝之際,眾議員河野一郎以下的提醒卻是來得反高潮:
你以為他們真被你打動了?大家都是軍國主義國家,意大利才賣個人情給你。你以為拉圖來日本純粹是因為我們邀請?那是因為希特拉給主席壓力,要求下屆奧運必須在日本舉行,賣個人情給日本。
墨索里尼願意退出、拉圖願意來日本,主因仍然是希特拉。1933年日本退出國際聯盟之後,積極與德國交好,所以才成全了這樁美事。1936年7月,東京擊敗赫爾辛基,奪得主辦權。不過,身為新聞記者的田畑政治開始感受到軍國主義席捲世界的威脅。日本爆發「二二六事件」令軍人抬頭、壓制新聞自由。1938年,日本軍部擴大侵華戰爭,引發西方國家杯葛,終於宣告放棄舉辦夏季奧運,連帶1940年舉辦的札幌冬奧,亦告中止。而當日曾與東京競逐的赫爾辛基,因為蘇聯和芬蘭爆發戰爭,無法接替東京舉辦賽事。田畑要等到24年後(1964年),才能達成為日本帶來奧運的夢想。
奧運會的性質從來不純粹。粉飾太平、大國之間的外交角力,甚至隱含着部分人利用奧運抑制極權政府的幻想,這一點在《韋》劇裏表達得毫不含糊。作為面向主流的電視劇,如此立體地呈現奧運會的複雜面向,是大部分以體育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也比不上的。
運動公社介紹︰發佈和討論有關運動與政治/社會/經濟的議題
運動從來不是場上較技那麼簡單。運動公社關注的,是運動和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和與運動相關的種種不公
【註:文章不代表香港01立場;譯名由作者提供;標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