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專訪五】排球生涯延續? 「全職」沙排女生的追夢膽量
有人問:「業餘運動何必認真?」
早出讀書工作,晚練習鍛煉才返歸,是現實的做法,亦是業餘的玩法,是香港排球模式。
興趣?熱誠?夢想?凝聚力?究竟香港女排一眾的「認真」,包含的又是什麼?
就讓我們聽聽兩名沙灘排球員的心聲,說說在香港之地「全職」排球的可能性。
我們愛談論可能性,惟親嚐可能性的人又有幾多?
特別在這「唔返工點生活」入腦之地,習慣用「現實」去衡量夢想。惟要探究可能性,需要的只有膽量;其他的顧慮,多餘。
歐陽瑋欣、古蓉蓉,香港沙灘排球「全職」運動員,二人去年12月正式合夥,至今10個月。惟「歐陽」的名字早於兩年前出現,那時候她與舊拍檔袁廷芝「裸辭」為備戰爭取亞運資格,然後在選拔賽她們順利力壓黃婉媚及吳天麗,率先取下遠征印尼巨港入場券,生涯首次打入亞運。
有人說「裸辭」並不可怕,只怕你放棄自己,相信「歐陽」當日亦得認同這部分才能灑脫辭去有穩定收入分的教師工作。
「我真的很愛這個運動,那種熱衷令我不介意去犧牲;你知道嗎?那時候外出比賽看到別的全職選手,她們一日行程是起床食早餐接着練習,小休後再做體能訓練,有比賽的話可以預早一天視察環境及休息。」然而另一邊廂的香港業餘運動員,早上把行李偷偷地放在學校看更亭後,放工隨即出發機場,深夜到埗後小睡一會立即比賽,歐陽瑋欣及袁廷芝在離職前,一直這樣。
「為何別人可以這樣,我們卻要在匆匆忙忙?到比賽落敗比勝利多,全職訓練就是當中差距。我們就想,那一起轉做全職吧!」能夠躋身亞運,歐陽及袁廷芝當日決定亦算成功,縱使其後後者選擇重投工作,機緣巧合下荃青女排隊友古蓉蓉大學畢業,歐陽的沙排路得以延續。
古蓉蓉的名字更常於室內排球出現,球會主力、香港隊槌手,惟跟着「歐陽阿姐」全程投入訓練,現在古銅色既健碩的肌肉讓她更像沙排標記。二人沙排講究配合,球技要合拍,生活習慣更得相近。跟着「阿姐」後,「蓉蓉」作息生活180度轉變,渾渾噩噩、凌晨4時才肯入睡不再,則盡一個運動員的本份,她笑言:「原來這樣被人迫也很快樂,很辛苦但有樂趣。」
惟在香港談論全職,相比體院精英運動員或是港超聯中的每位,沙排的大概只為「全職」。談到「全職」的潛規則,歐陽亦有表示無奈:「全職代表有錢,對嗎?但我們在運動上是沒有收入的。全職運動員是獲資助去履行運動、練習;我們沒有資格叫真正全職。」
真正全職未能實行,在「全職」沙排訓練下的絕大部分運動員,亦得靠任教練或兼職維生。搵錢為打波,自費亦為赴不同地方打波,幸運地或獲「好心人」贊助,惟在資源緊絀下的二人要繼續走下去,騰出餘錢也許是當中要訣。
「所以阿姐常常問『你買少件衫係咪會死?』」蓉蓉直言「全職」排球就是教曉你一件衫$200等於三餐飯的道理。不過轉變非壞事,歐陽深信「全職」是令人變好:「以前上班工作有餘錢,勞碌辛苦後我用錢買享受;但我渴求的享受不是這樣。」
事實陳獻略、楊秀美曾征戰泰國職業聯賽,上月黎正邦加入匈牙利職業隊亦代表香港有第三人成為職業排球員。惟要組織室內職業排球隊甚至全職排球訓練,在此時此香港,天方夜譚。
「從小就被灌輸一個思想:香港是不會有全職排球訓練可能」,也許全職室內排球執行難度高,「港隊外出集訓一日至少兩課,教練也會不斷提醒我們要好好感受,因為返港後沒有機會了」,蓉蓉認為「要搵食」的概念亦未免太入骨。
惟要過活、養家,在香港追夢也許先得看清現實。
對此歐陽直言認同,室內與沙灘排球的分別就是「現實」所在:「老實說,如何在未有職業賽根基下叫14個人同時辭職去訓練?沙灘排球二人之事,這就是『全職』的最大可能性。」在每個排球愛好者心裏,也許埋藏職業球員的慾望,但探究可能性無絕對正確的路,「所以14人一起承擔風險,難以實行。」
此外歐陽亦提到室內與沙排的「現實」分野還有身形優勢:「室內是鬥『大板』、鬥力量、鬥高,完;體型在沙排非絕對優勢,講求更多防反、擊球位置、觀察,如日本隊身高只有1.6米幾但已是世界頭十,所以我常說如你想行一條較遠的排球路,應該一早決擇。」
《延伸閱讀》
可能性在前,勇於嘗試亦得受得起「質疑」,而往往來自親朋戚友的更難消化。「你夠未?玩完未?」面對以「玩」來形容全情投入訓練的生活,歐陽直言難以嘴嚼但非不理解:「我31歲了,也許短期目標是明年亞沙運,但這不能說是界線,因為如果是『當fit』,我仍想繼續。」
踏上這無金錢回報的旅途,除了感激自己及隊友的勇氣,歐陽補充:「感謝『阿肥』,很多時當充我們的義務教練,大家同樣是為沙排踏向更遠的道路。」
在香港,親嚐可能性的人不多,既然有膽量之人出現,不妨支持。
或者是,不要用「玩」來踐踏別人的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