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公社】亞洲盃再演「兩伊戰爭」 伊拉克足球歷盡黑暗
繼2015年賽事上演亞洲盃近年最精彩對決,伊拉克和伊朗於本月17日凌晨將在亞洲盃上演「兩伊大戰」。除了足球,兩國在邊境、宗教和民族歷史的長期紛爭,觸發雙方球迷對兩軍碰頭的熱情。說到這裏,不得不提這個人對兩伊足球的影響——伊拉克的政治強人薩達姆(Saddam Hussein)。
撰文︰高俊賢@運動公社
2015年亞洲盃8強「兩伊戰爭」:
直至薩達姆政權滅亡為止,兩伊一直因阿拉伯河劃界問題爭拗不休。問題源遠流長,可追溯至鄂圖曼帝國滅亡後的日子,在此不贅。而且,遜尼派(伊拉克)與什葉派(伊朗)的宗教紛爭,乃至波斯人(伊朗)與阿拉伯(伊拉克人)之間的仇恨,還有兩國身後西方、阿拉伯國家和蘇聯等各大陣營的合縱連橫,早已為兩伊後來的戰爭埋下伏線。
伊朗在巴勒維王朝被推翻後,最高領袖霍梅尼領導下步向伊期蘭政教合一的政權,並失去西方的信任。薩達姆自恃獲得西方支持,企圖打擊伊朗、全面壟斷波斯灣地區石油貿易,最終發動為期八年的兩伊戰爭。伊朗人對伊拉克的怨憤,不只是因為薩達姆窮兵黷武,更因為他得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默許,在戰爭裏動用了化學武器,例如沙林毒氣,令大量伊朗軍民死傷。
時至今日,伊朗和伊拉克為了打擊ISIS而緊密合作。然而,薩達姆時代對伊朗發動侵略而製造的傷害,還有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分歧,或多或少影響了兩伊球迷對彼此的觀感。
伊拉克足球在薩達姆當政歲月,也受到相當破壞。兩伊戰爭的挫敗,使薩達姆相信通過體育可以重新凝聚人心,可惜所託非人。薩達姆卻把這份重任轉交長子烏代(Uday)主理。即使伊拉克曾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成為亞洲代表之一,但仍有不少人相信伊拉克足球潛力還未完全釋放,原因就是昔日烏代的暴虐統治,使伊拉克足球一直滯後。
烏代主管伊拉克足協時,國家隊每遇上比賽失利,球員就要為此受責,被關進Al Radwaniya監獄裏,被單獨囚禁、甚至鞭打,如2000年亞洲盃8強不敵日本後,便傳出烏代下令鞭打三名球員。另外,烏代喜歡用上恐嚇方式驅使球員比賽,例如在賽前或中場休息時間打電話到更衣室,勒令球員必須取勝,否則切掉球員的腿部拿去餵狗,或者讓他們浸泡在污水之中。球員每一戰的傳射失誤次數,亦會被一一紀錄,一旦超過標準,球員就要進行長達12小時的訓練,包括穿著軍服軍靴,在攝氏50度以上的高溫下踢實心球。
長時間的恐懼,不能鞭策球員進步,反而成為了更大的負累。在2000年奧運,伊拉克只可以派出4名運動員參賽,人數比起1980年的46人相差了一大截。兩伊戰爭本已拖垮伊拉克的國力,及後薩達姆揮軍科威特使國家隊被長期禁賽,加上烏代主政的黑暗歲月,使伊拉克足球承受十數年低潮之後,才在2007年復奪亞洲盃冠軍。
如今正是伊拉克向伊朗急起直追的年代。在本屆賽事,隊長及正選防守中場Saad Abdul-Amir 因傷落選,球隊失去防守屏障,加上防線個人水平不高,成為伊拉克最大考驗。對上伊朗,進攻中場Humam Tariq的表現更為舉足輕重,亦是時候對外展示伊拉克有能力在海灣足球再上高峰。
重溫近兩屆亞洲盃的「兩伊戰爭」(點圖放大)
運動公社介紹︰發佈和討論有關運動與政治/社會/經濟的議題
運動從來不是場上較技那麼簡單。運動公社關注的,是運動和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和與運動相關的種種不公
【註:文章不代表香港01立場;譯名由作者提供;標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