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S5劇評】新任美國隊長都救唔到!荷李活套路累死科幻神劇?

撰文:影視獨舌
出版:更新:

上星期,《黑鏡》第五季(Black Mirror Season 5)正式推出,一共3集。距「增肥版」《黑鏡4》開播已有一年半之久,《黑鏡5》重新回歸3集的份量與觀眾見面。
無論是仍舊翹首以盼的粉絲,還是帶着質疑目光的觀眾,都讓《黑鏡》S5的推出顯得格外隆重。當晚,豆瓣便有2000人以上為《黑鏡》S5評分,但僅有7.0分;外國網站爛蕃茄也僅給出63%的新鮮度。一口氣煲完《黑鏡5》的3集,心中不禁充滿疑惑:這真的是《黑鏡》嗎?

外國網站爛蕃茄僅給出63%的新鮮度,對科幻神劇《黑鏡》來說誠然是不合格(爛蕃茄網截圖)

2011年,《黑鏡》橫空出世。僅用3集的劇情,便征服了無數觀眾,被封為神劇。甚至有人稱,這部劇對科幻的理解走在了全世界影視行業的前面。而從《黑鏡》S4開始,「黑鏡不黑」、「神劇走下神壇」等質疑聲四起。本想着《黑鏡》S5重回精簡,能打個翻身仗,怎想到竟然成了當代方仲永了?

反諷人性過後,《黑鏡》S5開始任性自嘲

連看三集故事,還是把不准《黑鏡》S5的脈。第一集《生死搏擊》(Striking Vipers),遊戲中發生親密關係的概念倒是很搶眼,可最後落點卻異常陳舊——「精神出軌算出軌嗎」、「開放式婚姻也挺好」?這難道不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文藝片的主題?

按圖看《黑鏡》S5精彩劇照▼

+3

《碎片》(Smithereens)有《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的「莫娘」Andrew Scott的神演技支撐,但玄玄虛虛大半集,難道只是要告訴觀眾「開車不要看手機」,又或者講一個「永遠不要試圖跟一個商人談利益之外的事情」的警世良言?

《瑞秋,傑克和小艾希莉》(Rachel, Jack and Ashley Too)有「小天后」Miley Cyrus本色出演,本來還滿懷期待。可到最後「人設是魔鬼,偶像也要活出自我」、「只要有夢想,粉絲可以救偶像?」的主題也太下沉、太接地氣了吧,編劇Charlie Brooker真的是黔驢技窮了嗎?

+2

避免劇透,具體故事大家可以自行觀看。表達無深淺,但格局有大小;反諷不是目的,但叩問人心很要緊;光明並無不可,但故事要精彩。一個故事前面緊張氣氛渲染、人物關係鋪墊了將近一個小時,最終謎底卻是個不痛不癢的俗氣故事。仿佛在鞭炮齊鳴、眾人喝彩之後,點燃了火星,還未升到天空,半路便消失殆盡的煙火,讓人敗興而歸。

套路上似曾相識,劇情上故作高深。《黑鏡》曾經的清奇腦洞、接連反轉、縝密邏輯、深刻隱喻一一不在。回想8年前,《黑鏡》曾跳脫出現實世界的束縛,以未來世界的黑科技與觀眾碰面,螢幕、監視器、手機,記憶晶片、人工智慧、虛擬意識…給從未見過這些黑科技的人們以驚豔、獵奇、窺探等衝擊力。

而當你以為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世界時,它卻讓你看到依舊複雜黑暗的人性、跨越不了的階級、加碼的人情與欲望的囚牢…讓你猛然從局外人跳進這場電影,發現剛剛嘲笑過的主人公竟有自己的影子,從而後頸發涼、冷汗直冒。最恐怖的是,你以為的荒誕未來,竟是現在進行時的縮影。

《國歌》、《白熊》、《一千五百萬點》…按圖看歷季《黑鏡》精彩劇照▼

+2

而《黑鏡》從不給你解謎,向來吝嗇光明。它將你困在「黑鏡」最終反照出的一束寒光裡,隨便伸手,觸到的全是不見底的深淵,一動不動,又只能看到自己瑟縮的身軀。比如第一季的《國歌》(The National Anthem)。被綁匪與輿論威脅的首相,並未因自己的備受侮辱救回公主。留下的只有民眾的冷漠旁觀,以及不願再親近自己的冷暴力妻子。

+4

比如第一季的《一千五百萬點》(15 Million Merits)。每日沉溺在黑科技生活中,面對虛擬世界的男主,對真實充滿渴望,對體制充滿憎恨。不惜以死相逼,試圖拯救女主,對抗這個被人操控的世界。最終,男主卻也有了自己的節目,不用再苦哈哈地踩單車賺點數了。

+5

比如第二季的《白熊》(White Bear)。一個對別人的死亡冷漠旁觀的女人,得到了「正義的懲罰」。懲罰的方法卻是被一遍遍地消除記憶,反復接受生命被威脅的恐懼、無數遊客的旁觀與冷漠的審視。故事結束了,她將進行新一輪的「正義宣判」。

《黑鏡》總保持着理智的客觀與極致的諷刺,向觀眾呈現了一個個被黑科技支配、利用、重構的人性故事。然而,《黑鏡》第五季終於在反諷完人性之後,也嘲弄了自己一回。

基因變革,讓《黑鏡》泯然美劇矣?

《黑鏡》S1、《黑鏡》S2以及《黑鏡:聖誕特別篇》(Black Mirror:White Christmas)都是百分之百的「英國基因」,其豆瓣評分分別為9.4、9.2、9.1。

其中《黑鏡:聖誕特別篇》更是以「所有人對你視而不見」、「一分鐘一千年」的詛咒,懲罰利用黑科技滿足自己窺探欲的男主。這一設定,以及接連不斷的反轉,讓觀眾窒息、驚歎。但也以《黑鏡:聖誕特別篇》為節點,《黑鏡》系列開始「美劇化」。身為主創編劇的Charlie Brooker加入Netflix陣營。《黑鏡》S3英美共同製作,直至《黑鏡》S4、《黑鏡》S5已經完全由Netflix注資。

《黑鏡》S5大牌雲集,Andrew Scott(《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的莫娘)、《復仇者聯盟4》中接任美國隊長的Anthony Mackie,以及小天后Miley Cyrus(《倫敦生活》劇照/IG@mileycyrus/《美國隊長2》劇照)

《黑鏡》S5大牌雲集,Andrew Scott(《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的莫娘)、《復仇者聯盟4》中接任美國隊長的Anthony Mackie,以及小天后Miley Cyrus。於是觀眾熟悉的英式幽默、冷靜自持漸行漸遠,換來的是「個人英雄主義」、「自由最無價」等形式大於內容的荷李活式《黑鏡》S5。《瑞秋,傑克和小艾希莉》的性格設定與常見的姐妹關係矛盾,便看得人苦笑不得。

誠然,《黑鏡》系列曾引領了科幻劇情劇,將其送上了神壇,拓寬了普通科幻劇的視野。後來者可以模仿,引領者必然要創新並且試圖超越自己,它曾經玩過的梗、開拓的路在如今都成了深坑。而被《黑鏡》「寵壞」的觀眾,必然會對它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我們也活在現實「黑鏡」的映照下,被口碑支配,被預期左右,在潛移默化中變得苛刻。

誠然,《黑鏡》系列曾引領了科幻劇情劇,將其送上了神壇,拓寬了普通科幻劇的視野。後來者可以模仿,引領者必然要創新並且試圖超越自己,它曾經玩過的梗、開拓的路在如今都成了深坑(《黑鏡》系列官方宣傳海報)

《黑鏡》系列對人性的挖掘、對現實的剖析、對哲學的思辨,或許在「英劇」的基因下,已經走到了極致。若想繼續「引領」,那麼加入美劇的溫情、娛樂性,是條可嘗試的道路,也未可知。但《黑鏡》S5無疑是一次令觀眾失望的成品。我們不着急,願意為新的一季等上幾年。你無法預測一個神劇的再次變革,將多麼驚豔——當然,你也永遠無法預測一個好的IP,讓自己崩壞的心有多決絕。

【本文獲「影視獨舌」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dus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