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田JAL飛機起火|專家談保命黃金大法 計座位與出口距離有用?
日航(JAL)A350型客機(航班編號JAL516)1月2日從日本北海道新千歲機場起飛前往羽田機場,載有乘客與機組人員合計379人,卻於2日在羽田機場跑道與海上保安廳DHC-8巡邏機相撞並起火。客機發生緊急事件時,乘客該如何盡量增加生還機會呢?以下是業內人士與專家的一些看法。
飛機若發生空難,死亡率特別高,但並非必死無疑,如何增加自己生還的機會?一些小步驟、例如是點算自己座位與飛機出口的行數距離,也可能有幫助。
緊急降落「自保法則」
駕駛波音787客機的機師英奇斯(Dave Inch)曾分享一套遇上飛機緊急降落時的自保法,以提高自己的生存機率。
其中的一招,包括在危急關頭移除身上一切鋒利的東西,以及除去貼身物品,例如是領帶、圍巾,甚至也應該脫去高跟鞋。英奇斯稱,眼鏡也應該除下,這是為防眼鏡在撞擊一刻飛走,導致求生者之後難以看路,尋找出口。
他又指出,最好在發生撞擊前,先點算自己座位與飛機出口的行數距離,這是為在飛機撞擊後,機艙內可能滿布濃煙,屆時無法依靠視力尋找出口,便要依靠自己的記憶。
他也提醒乘客,應該早在飛機起飛前,就要留意空中服務員的指示,細看安全示範,而且在飛行事故發生後,同樣要聽從指示,不應自行打開飛機門,更不要浪費時間用手機錄影。
坐機尾較安全?
乘客的座位位置也或有影響,不過飛機上是否存在最安全的位置,一直有爭議。《時代》雜誌2015年曾進行調查,統計1985年至2000年的17宗航空事故,然後進行計算,《時代》指在飛機最後段3分1座位的死亡率較低,為32%,至於中段為39%,最前3分1座位則為38%。
事實上,一般認為身處機翼位置的乘客較危險,是因燃油就是儲在機翼及機腹,而機尾位置相對安全,故此俗稱「黑盒」的飛行紀錄儀都是安裝在機尾。
不過,業界資深人士與航空意外調查員努特森(Don Knutson)也指出,其實很難說坐在哪個位能讓乘客逃過死劫,因為要視乎飛機怎樣墜落、失事時的速度、它撞上什麼,以及墜機前客機的情況。如飛機是機頭向地墜落,坐在機頭的乘客存活率便較低。
倫敦格林威治大學(University of Greenwich)教授卡利亞(Ed Galea)分析過逾百宗涉及空難的機艙座位圖。他發現坐在最近緊急出口的5排座位的乘客,生還機會較高,因他們距離出口最近,而坐在走廊比靠窗的還要高6%。他說,很多不幸的乘客捱過撞機的衝擊,卻未能及時逃出。安全專家指出,墜機後首90秒,是逃生黃金時間。
例如1985年的日本航空JA123空難,日本航空一班客機自東京羽田機場飛往大阪伊丹機場期間,疑維修不當致垂直尾翼脫落以及液壓油泄漏,導致飛機失控墜落,造成520人死亡。4名死裏逃生的乘客都是女性,包括一名8歲女童,她們被發現時身處客機尾部殘骸下。搜救行動雖有嚴重延誤,但在客機失事17小時後仍有人生還,堪稱奇蹟。
有分析指出,飛機出事時是機頭向下墜落的,尾部沒有直接觸地面。墮地後機尾又受到樹木遮擋緩衝,可令機尾部保持完整,是為4名生還者得以保命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