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議員斥中國菜致癌 餃子令人上癮 搞全國路演倡禁售中式小食

撰文:甄梓鈴
出版:更新:

印度執政人民黨繼禁止宰牛令之後,該黨一名議員揚言要封殺中國菜,首先針對象徵中式美食的餃子。議員指它含味精,吃了可能會令人罹患腸癌。他更形容餃子像毒品,容易令人上癮,不應繼續供人食用。事件在Twitter引起熱議,印度有民眾反嘲議員說法荒謬。

餃子在印度被稱為「饃饃」(Momo),一般是菜餡或肉餡的蒸餃,深受印度民眾歡迎。(Getty Images)

餃子在印度被稱為「饃饃」(Momo),一般是菜餡或肉餡的蒸餃,深受印度民眾歡迎。餃子不是華人獨有的飲食,東歐、中亞各國都有吃餃子的習慣,西藏人、尼泊爾人都會吃蒸餃等傳統小吃。

惟印度人民黨議員阿羅拉(Ramesh Arora)指出,作為中式食品代表的餃子含有味精,吃多了可能會患上腸癌、偏頭痛及肥胖症。他又形容餃子像毒品會令人上癮,長期食用比酒精和藥物更危險。

他說:「饃饃是殺手,我們不容許殺手在社會上增加。味精危害身體健康。」他也呼籲民眾說,不能眼見餃子價錢便宜就吃下肚,並要求停止買賣。

  議員全國巡迴 宣傳餃子禍害

阿羅拉把封殺餃子當作重要任務,他從去年起穿梭全國各省,四處宣傳餃子的害處,並曾會見衞生部長,爭取取締食用及銷售餃子。

他和支持者更在6月4日舉行一個座談會,除了普羅大眾,更有印度食物及藥物控制部、醫生、地區行動官員、學者、商界人士出席。阿羅拉說那些人都同意味精入饌的危險性。

延伸閱讀:【視角】拒玩一帶一路 夥日本拓自由走廊 印度對中國的瑜亮情結

除了餃子,阿羅拉還想禁止街邊的中式小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含有大量味精。(Getty Images)

  網民揶揄人民黨 反同性戀禁餃子

阿羅拉擔心的不僅是餃子,還有街邊大排檔的中式小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含有大量味精。但中式食品在印度廣受歡迎,他的建議惹來當地民眾的冷嘲熱諷。

有網民留言說:「餃子是靈魂美食,若想在高原上生活,可能只得靠這個了。」也有人批評阿羅拉的做法荒謬,嘲諷印度人民黨的政策就是「反同志和反餃子」。

惟人民黨一於少理,更宣布「成功爭取打擊餃子銷情」。阿羅拉稱餃子銷量急跌30至35%,市面食店又願意合作,改售nutri-kulcha(印度食品)。不過他並沒有說明,銷量數字從何得來,以及有幾多店東配合該黨呼籲停售餃子。

新德里Sitaram Bhartia科學研究所的首席醫官帕瓦(Pankal Pahwal)指出,餃子以精製麵粉製成,相對油炸的咖哩角而言,後者反而比較易消化。(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視角】印度總理莫迪不惜犧牲經濟 也要強推屠牛禁令的背後

  印度專家:一周吃一次OK

多年以來,關於味精有害健康的謠傳滿天飛,但國際研究發現味精的害處沒有大眾想像般嚴重,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表示,在食物中添加味精一般認為是安全的。

印度營養學家夏瑪(Sunali Sharma)指出,味精確於健康無益,但一周吃一次是可以的,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的說中國菜都是無益的。

新德里Sitaram Bhartia科學研究所的首席醫官帕瓦(Pankal Pahwal)對阿羅拉的講法表示部分同意。他指出,餃子相對油炸的咖哩角而言,後者反而比較易消化。以精製麵粉製成的餃子是難以消化的,尤其是它蒸熟後,故此建議民眾避免食用。

帕瓦也指出,味精肯定不會令人上癮:「它只會在腦海中勾起令人非常滿足的感覺,這也是為何中國食物這麼受歡迎之原因。」

▲有網民在Twitter上推文,揶揄人民黨的政策是反同性戀以及「反餃子」。

▲有網民拿人民黨推進的牛隻禁宰令、以及議員倡禁售餃子來「抽水」,稱自已沒有牛肉餃子更想吃的東西。

(華盛頓郵報/BBC/印度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