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脫歐旗手獨立黨被「過橋抽板」 只能怪自己
作為英國脫歐旗手的英國獨立黨,成功在公投鼓動脫歐後,外界以為她能發光發熱,甚至有人猜測她可以取代工黨成為第二大黨。豈料不到一年,在5月的地方選舉,獨立黨竟無功而還,大部分原有議席被保守黨奪走,整體民望亦只跌至個位數。
獨立黨如同被選民「過橋抽板」,其興衰成敗,不能單純怪罪別人,只能怪罪自身組織混亂。
「人民軍隊(獨立黨)會因此潰散嗎?」2月英國斯托克補選國會議席,獨立黨黨魁勞塔爾(Paul Nuttall)在這個最支持脫歐的城市挑戰失敗後,有英國記者提出疑問。在這場補選前,一位獨立黨高層已說,「如果我們不能在斯托克勝出,我們在任何選舉都難以勝出。」不久後,他的預言應驗。5月初的地方選舉,獨立黨原有145席,結果全軍覆沒。在兩場選舉失利後,英國媒體大肆形容,獨立黨看來快要崩潰了。
成也保守黨 敗也保守黨
1993年成立的獨立黨以英國脫離歐盟為目標,但支持度起初一直不高。自2004年八個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後,移民爭議陸續浮現,獨立黨開始藉此批評政府。2007年至2013年中期,獨立黨由1%支持度上升至12%。
大部分新加入獨立黨的支持者來自保守黨。保守黨首相卡梅倫早已察覺到獨立黨將對保守黨構成威脅,在2013年承諾舉行脫歐公投,便有與獨立黨爭奪地盤的意味。卡梅倫這招未能立竿見影,2014年獨立黨成為英國在歐洲議會選舉的大贏家;2015年大選,獨立黨取得380萬張選票支持,佔總選票12.7%,表現超乎預期,但受選舉制度所限,僅能換來一個國會議席。
獨立黨此後繼續在英國政治中發揮影響力,去年擔當脫歐旗手,成功拉動逾1,700萬人投下脫歐一票,為英國歷史翻開新一頁。正如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博丹諾(Vernon Bogdanor)說,自1914年前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出現後,相信沒有第三個政黨在英國現代政治產生如斯巨大影響力。
令人跌眼鏡的是獨立黨在英國脫歐後似乎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5月在地方選舉的潰敗,便說明該黨已是盛極而衰。勞塔爾頗有自知之明,直言「獨立黨是自身成功的犧牲品」。選舉結果顯示,保守黨成功重奪過往被獨立黨搶走的選票,導致獨立黨的發展一落千丈。
舵手法拉奇帶頭「功成身退」
前黨魁法拉奇(Nigel Farage)是獨立黨走下坡的另一重要因素。獨立黨近年急急冒起,法拉奇確實是功不可沒。他憑藉切中民心的鋒利言辭,塑造了以自己為中心的獨立黨形象。可是,在脫歐公投後,他卻以「我想奪回我的生活」為由拂袖而去。他這麼一走,令獨立黨面對不少問題。黨內頻繁更換領袖,黨員紛現離心。歐洲議會議員詹姆斯(Diane James)因與其他黨員關係欠佳,又未獲黨員足夠支持改革架構管理問題,繼任黨魁僅僅18日後辭職。現任黨魁勞塔爾的民望只有法拉奇的四分之一。
法拉奇雖維繫黨內力量,但也是一把「雙刃劍」。獨立黨歐洲議會議員奧弗林(Patrick O’Flynn)抨擊他在黨內如「絕對君主」。獨立黨本身資金有限,組織鬆散,在全國各地的宣傳工作不多,只依賴一些業餘黨員。內部組織問題早已埋下獨立黨衰落的禍根。由於缺乏有效組織,獨立黨在脫歐公投後未能提出新方向。獨立黨原先打着反移民和歐盟旗號,公投後失去最大的政治賣點,可謂成也脫歐,敗也脫歐。曼徹斯特大學教授福特(Rob Ford)認為,獨立黨只是抨擊歐盟,似乎沒有想過脫歐後的方向如何。即使黨魁勞塔爾尋求變革,嘗試勾勒獨立黨的新方向,包括禁止穆斯林在公眾地方戴面紗,暫停信奉伊斯蘭學校,削減外國援助等,但福特認為,這些都來得太遲了。
文翠珊搶走脫歐話語權
來得太遲,多少也與文翠珊成功「吸納」獨立黨政策有關。博丹諾說,「文翠珊有技巧地將保守黨由意識形態政黨,轉化為身份認同政黨」,又採用部分獨立黨的民粹政策。「脫歐就是脫歐」,文翠珊接受脫歐事實,對脫歐談判態度強硬,同時承諾處理移民等問題。有以往支持獨立黨的選民認為,鑑於2015年大選,投獨立黨等於浪費選票,倒不如票投文翠珊政府。
獨立黨的興衰是英國當下政治的一道奇異風景,現時民望跌至約5%。相較之下,同樣主張脫歐的法國國民陣線,在大選雖然落敗,但氣勢未減。在種種因素下,獨立黨黨員爭相退黨,就連唯一的國會議員卡斯維爾(Douglas Carswell),3月也割席以獨立身份競逐連任,明顯不想受該黨拖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