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度要求小米等中國手機廠商 需由印籍人士任CEO等要職

印媒:印度要求小米等中國手機廠商 需由印籍人士任CEO等要職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政府向小米、OPPO、Vivo等中國手機製造商提出條件,行政總裁(CEO)、營運總監(COO)、財務總監(CFO)和技術總監(CTO)等關鍵職位,需要任命印度籍人士擔任。此外,印方又要求利用當地的人才和企業,令印度成為主要的手機出口和生產基地。

印度《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引述3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政府在電子和通訊技術部(Ministry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MeitY) 舉行的會議上公布此消息,當日與會者有小米、OPPO、realme和vivo等中國手機製造商的代表,亦包括印度蜂窩和電子協會(Cellular and Electronics Association,ICEA)的組織代表。

印度政府並要求,中國手機廠商將合同生產訂單委託給印度代工廠商,通過與印度企業的合資企業,將當地製造範圍擴展至零部件級別,並劃一僱用當地經銷商,擴大當地出口。當地官員更特意指示中國公司要遵守法律,不得逃稅。

印度媒體Mint指出,是次會議召開之際,幾間中國手機製造商因逃稅和涉嫌非法滙款問題,正受印度當局審查。

Oppo、Vivo等企業未就印方要求公開回應,小米則指在印度公司的所有高級職位均由印度人擔任。

中國手機Vivo力爭印度「本土化」 不惜讓出CEO、賣股求合資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Vivo 印度公司近期正與印度塔塔集團(Tata)洽談收購多數股份、成立合資公司等事宜,以符合印度政府要求高管由印度籍人士出任、營銷網絡本土化的目的。

內媒《第一財經》17日的報道,中國手機製造商vivo 尚未對上述消息作出回應。手機產業鏈人士透露,從去年開始,印度政府已釋放相關信號,包括對中國手機廠商提出透過合資的方式,增加印度製零組件在手機製造過程中的使用比例、逐漸用印度分銷商取代中國分銷商,以提高智能手機的「含印量」。

手機產業鏈人士指出,在印度當地也看到了這樣的趨勢,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工廠的技術人員正在增加,本地化培養的人數也比以前多了。上述產業鏈人士認為,從當前運營環境來看,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仍然在增大。

中國Vivo:圖為2018年12月14日,印度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一部電單車駛過一座購物商場。商場外牆有展示中國智能手機製造商Vivo廣告板。(Reuters)

報道介紹,除了面臨日益嚴格的審查外,中國手機廠商正遭遇來自於印度市場的新難題。比如印度政府要求至少持有 vivo 印度公司 51% 股份,同時要求收購後的合資公司由當地廠商主導。目前兩家企業洽談已進入後期階段,塔塔集團對收購案非常有興趣,vivo 印度公司則希望塔塔能提高收購價格,但雙方尚未達成最後協議。

報道指稱,vivo 的幾位高管不希望回應相關問題,但在股權出讓消息前,相關信號已經逐步顯現。去年以來,印度政府已多次向中國智能手機品牌提出新要求,包括在中國企業印度公司的管理層中增加更多的印度籍員工,在手機銷售環節,更多的印度經銷商參與等。此外,印度政府還鼓勵中國企業與印度本土電子製造商建立合作關係,共同在印度生產智能手機。

與印度電子產業鏈加強合作,已成為 vivo 保住當地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據了解,vivo 2014 年正式進入印度市場,目前已是印度銷量佔比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