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商品在華不吃香了?今年首季對華出口按年暴跌近三成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韓國對華貿易大規模順差時代已落幕。」韓國主管經濟的副總理在美國說完這番話不久,韓媒30日就梳理發現,今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中韓國對華出口降幅最大,暴跌近三成。

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韓國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額為38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8.2%,遠高於同期中國進口總額按年下降的7.1%。

韓聯社注意到,在23個主要貿易伙伴中,韓國同期對華出口降幅居首。從對華出口規模來看,去年韓國對華出口規模排名第二,今年一季度則降至第五。韓國在中國進口中的佔比,也從去年同期的8.1%下降至6.2%。

韓國總統尹錫悦訪美期間和美國總統拜登在國宴上舉杯祝酒。(Reuters)

韓媒分析稱,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半導體出口低迷。據韓國貿易協會和韓國央行數據,受全球半導體需求下滑,存儲器市場價格出現滑坡影響,一季度韓國半導體出口較去年同期鋭減四成。

值得一提的是,韓聯社3月28日曾報道稱,從目前態勢來看,中國已逐漸從韓國的第一大貿易順差國成為第一大貿易逆差國。今年全年,韓國對華貿易收支恐將31年來首次出現逆差。

同樣是3月,韓國貿易協會上海代表處發布的一則報告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討論:在對中國市場1000人進行問卷調查後,這份報告得出了一個令很多中國消費者頗有同感的結論——近年來韓國商品在華人氣大幅下滑,少有人問津。

晶片・半導體:圖為2013年5月10日,鏡頭下韓國SK海力士(SK Hynix)的晶片。(Reuters)

在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尚勳看來,影響韓貨在華市場表現的因素有很多,但中國品牌的崛起及產品品質的升級,可謂最根本的原因。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石先進特別提到,未來韓國商品在華是否能走出低谷,既要看兩國的政治水溫和中國經濟走勢,也取決於韓國品牌能否在華重塑自身競爭力。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則提醒,對日韓品牌在華銷售遇冷不應盲目樂觀,還要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待。從總體上來看,日韓仍在部分關鍵製造業技術和工藝領域領先世界,中國企業可在新業態和新消費模式等方面發揮自身優勢,彼此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