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敦促韓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北約秘書長敦促韓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正展開日韓訪問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1月30日一個智庫演講中,表明希望韓國能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一些盟國曾有不得向衝突國家出口武器的政策,但目前已一一改變,又稱要「戰勝獨裁專制政治的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是必要的。

斯托爾滕貝格稱,若俄羅斯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其他的威權主義國家就會仿傚發動戰爭,敦促韓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韓國經向烏克蘭提供了防毒面具、防彈衣和醫療用品等物資,但未予提供致命性武器,原因法律規定韓國不能向參與衝突的國家提供武器。韓國總統尹錫悅同日與斯托爾滕貝格會面,承諾會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協助,但未說明會否考慮提供武器。

斯托爾滕貝格在訪問韓國後,將前往日本,準備與首相岸田文雄會面。

北約俄羅斯關係惡化 俄副外長稱存通話「熱線」:只限緊急情況

撰文:劉耀洋
出版:更新:

俄媒10月8日報道,俄羅斯副外交部長格魯什科(Alexander Grushko)表示,俄羅斯與美國、北約高級國防官員維持着溝通管道,但主要是為應對緊急情況,而不是尋找緩和緊張局勢的方法。

俄新社(RIA)8日報道,格魯什科接受採訪時反問道:「當北約在其戰略文件中將俄羅斯視為重大和最直接的威脅,我們還如何談論緩和緊張局勢?」

2024年10月3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基輔歡迎北約新任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

他被問到,新任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反俄立場強硬,會否增加北約正式參與俄烏戰爭或與俄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

格魯什科表示,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日趨增加,與新任秘書長的性格無關,而是與整個北約的進程有關。雙方關係緊張,是由歐美推行與俄羅斯對抗的政策所導致。

圖為2022年2月13日路透社拍攝的設計圖片,相中擺放着數個士兵雕像,背景則展示北約標誌和俄羅斯國旗。(REUTERS)

格魯什科強調北約已經對俄羅斯發動一場「混合戰爭」,包括向烏克蘭提供愈來愈多的遠程武器、派遣顧問、參與策劃行動並提供情報,上述因素皆增加雙方爆發直接軍事衝突的風險。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