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習特會】美國能否「重新偉大」 命運在中國手中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特朗普帶著「美國優先」承諾入主白宮,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副所長倪峰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出,讓美國重新偉大起來的解決方案也許在中國人手上,只要努力尋求中美兩國在經濟合作上的共贏點,中美關係或將迎來更好的前景。

中國手握着讓美國「重新偉大」的方案。(路透社)

  01記者:特朗普就職美國總統後,外界認為美國外交政策轉向向內收縮,它原有的領導世界的意願在下降,你又認為他的上台會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產生怎樣的變化?

倪峰:可以說,特朗普代表了一種本土主義思潮的回歸,如果看背景的話,這種回歸可以說是由全球化引發的。

美國是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引領者。從總體來看,雖然美國認為中國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但其實美國也是一個受益者,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舉例來說,因為全球化的發展,美國才能享受到這麼多物美價廉的產品。美國傳統上的發展歷程在很多時候面臨着很高的通脹,但你看這幾十年,美國基本沒有通脹,雖然工資沒有漲,但物價便宜了很多。

美國的資本到全世界佈局,從經濟學來講就是各要素在全球範圍內配置,這肯定要比在一個國家內部配置所獲得的收益要大。從各個方面來看,我認為美國總體是受益的,即使特朗普不認同這點,但這事實上是一個客觀存在。

目前在美國出現的一個問題是,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美國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群體在全球化中的受益是不均等的。由於資本的流動更不受約束,它能進行更有效的配置,因此資本肯定是獲益的,技術精英也是獲益的。

但在資本和技術精英獲益的情況下有一些階層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損害,比如中下層民眾尤其是藍領工人。這個階層的存在,使得美國有一種反全球化的情緒。雖說特朗普是一個商人,但他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捕捉到了美國社會中存在的這樣一種情緒,感受到了一個階層對於自身在全球化過程中利益受損的一種憤懣。

因此他為這些人代言,他本人對此可能也有相同的感受。雖然他是一個億萬富豪,但他看美國國家利益的時候,也有和美國中下階層相似的看法。他上台後想把這種想法付諸於實踐,要扭轉美國總體及很多精英階層獲益,但中下層利益受損的局面。從這個角度來講,特朗普對美國的對外政策有很多叛逆性的反思。

怎麼樣才能使美國再次偉大起來呢?作為一個商人,他認為美國現在核心的問題是經濟上出了問題。按照中國人的話講就是,美國經濟脫實向虛,目前興旺的行業都是金融、服務業等等,這就導致製造業的衰落、貿易的不平衡。工廠出走、工人失業,在這種情況下,要振興美國的工業經濟,就要改變這種脫實向虛的情況,要讓製造業都回流。

特朗普早前出席了美國建築職工聯盟大會,述說着他對建築業的看法。(路透社)

特朗普的政策就是,誰跑出去我就懲罰誰,征邊境稅,避免帶走工作機會,爭取把製造業留在美國國內。他已經做了很多這樣的事,包括發Twitter,包括對福特公司的反制。還有一個就是怎樣才能把企業聚攏到美國來?特朗普的政策是減稅,因為企業家都是逐利的,資本都是逐利的,這是最基本的邏輯。在任何一個企業的運營過程中,稅收投資設廠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量,當時中國引進外資也主要靠三減一免,稅收少了,利潤就高了,這樣人家才來。所以大規模的減稅我認為也是他使美國再次偉大起來的一招。

還有一招是他認為美國現在的基礎設施建設陳舊落後,這個也是事實,他在總統競選中經常拿中國和美國比,他說中國隨便找一個機場都比紐約的好。實體經濟的發展是依賴完善的基礎設施的,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非常重要的體現,在這種情況下他要大規模地搞基礎設施建設。

最後,特朗普的觀念比較傳統一些,對一些新的概念,比如全球治理、氣候變化,他認為這是中國人的陰謀。他顯然對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真正的認識,他的思路是美國已經實現能源自主,同時又是外貿逆差,美國能靠開發傳統能源來擴大國內就業,能源出口也可以扭轉貿易平衡,這就是他想做的事情。基本上我認為他治國就是這樣的思路,跟原來傳統的外交戰略可能是非常不一樣的。

  01記者:你認為他這種思路會對中美關係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倪峰:剛才我們講到了,他看外交的思路和我們以前所瞭解的長期在政治圈活動的建制派看世界的角度不太一樣。以前基本上可以稱之為複合的視角,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領導者看世界基本是四個角度加在一起看的。

第一,美國必須從一個地緣政治、安全的角度來看美國的利益、看世界。

第二個視角是經濟層面,任何一個國家都要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不僅要看世界經濟是怎樣的局面,還要從經濟的視角來看自身與世界。

第三,美國在二戰後形成了一個非常強的傳統,就是從意識形態上看世界,它要在全世界推廣自由民主價值。

第四個角度,就是從世界秩序的角度來看世界。

在特朗普之前的美國總統,對待世界基本上都是這四個角度的混合。特朗普的視野有很大區別。觀察他自參選以來到如今的表現就會發現,他看世界有一個角度比重是特別大的,就是經濟。在意識形態方面,他是隻字不提。地緣政治對於一個大國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特朗普對此沒有那麼重視。在地緣政治裏,同盟體系是非常關鍵的,但是他從競選到現在,一直表示北約並沒有用,廢掉算了。

這幾個視角都跟中國有關係。從意識形態角度來說,特朗普上台對中美矛盾是有緩和作用的,美國此前一直以人權、新疆、西藏、香港等問題指責中國,特朗普執政將使得中美關係在這方面的壓力會小得多。

特朗普上台使美中關係產生變化,最少過往以人權問題指責中國的聲音不再。(路透社)

以前中國總說美國對中國有圍堵,靠的是什麼?首先當然是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存在。然後就是同盟,但特朗普對同盟體系的強調,顯然不如以前的總統,按照邏輯來推,如果特朗普對同盟體系的看重下降的話,那麼他戰略上依靠同盟體系對中國施加壓力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

經濟上的壓力可能就大了,中美兩國雖然遠隔萬里,卻互為最大的交易夥伴。兩國經濟聯繫是極其密切的,這種經濟關係既關乎到美國也關乎到中國,深度相互依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一直是美國最大債主之一,雖然現在落到第二位了。

這裏面還存在貿易不平衡的表像,你看兩國的統計數字就會發現,在美國的貿易逆差中,僅中國一個國家就佔到了近一半的比例。從特朗普視角來說,美國是吃虧了的,所以特朗普從大選時就開始在經貿領域指責中國,說中國偷走了美國的工作機會,說中國是貨幣操縱國,要對中國徵收45%的關稅。

上台後他知道,中美貿易關係太密切了,如果真要對中國打貿易戰的話,對誰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所以說,棒子是舉起來了,卻沒有落下來。但他有很強的動力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這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特朗普發Twitter還是在強調這個問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早前訪華的時候,也對中美關係提出了很有意思的定義,即注重結果的關係。

對於這些問題,特朗普有很多想當然的解決辦法,比方說他拿「一中」問題作為撬動中美貿易問題的一個杠杆,後來發現這個辦法可能行不通。這次邀請習近平訪美就是想通過別的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中美貿易確實是不平衡的,可能需要找一些方法去平衡。從增量的角度來看,如果不拘泥於過去的貿易結果,中國可以做很多的增量,比如去美國投資、進口美國的能源。通過做加法,看似不平衡的關係能夠得到一種平衡,這其實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的。

有意思的是,現在中國人手裏面有着讓美國重新偉大起來的手段跟方案,就好比說搞基建,現在全世界基建能力最強的是中國。又比如,特朗普要開採能源,而美國已經做到能源自主,那就拿出去換點錢,中國又是最大的能源消費國,這裏面就有很多增量上的空間,所以習特會確實是一次非常關鍵的會晤。可以說,可能讓美國重新偉大起來的解決方案在中國人手上。相比意識形態問題、地緣戰略問題、安全問題來講,經貿領域是一個最能得到雙贏的領域。

  01記者:在你看來,中國在此次會見中會得到什麼?

倪峰:一方面,美國的確衰弱了,另一方面,美國仍是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在此基礎上,美國出現特朗普這樣一個領導人,他將很多大國之間的關係推向不確定。所以儘管我們現在已經不說對美外交是中國外交的重中之重,但仍然說對美外交是中國外交的優先發展方向,這句話也是習近平上次訪美時提到的。

我們在處理國際環境時,大國外交一定是最重要的方向,而美國還是最重要的大國。特朗普上台後很多大國間的關係都產生了不確定,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降低這種不確定性,尋找確定性,尤其是輿論存在着各種說法,例如打貿易戰等。

經貿關係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而特朗普奔着中美關係的命門就來了,第一腳就是匯率操縱,要增加45%的關稅。改變這一點,中美關係的改變將是顛覆性的。雙方的經貿合作,弄好了是雙贏,弄不好了是翻船。總之,在不確定性提升之時,要努力尋找其中的確定性。這也是我認為的習近平訪美最大的意義。

還有一點,雖然面對如此不確定性的總統,但中美兩家仍然可以坐下來談,他們見面本身就是給世界發出的強烈信號。因為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說出那麼多狠話。如果這次會面順利的話,這也是特朗普上台後外交取得的重大收穫,對世界也是有影響的。

中美貿易成為兩國最大的矛盾點,亦是解決今日兩國分歧的關鍵之處。(路透社)

  01記者:中美和則兩利鬥則兩傷。如果讓您做規劃的話,您認為中美從哪個角度去合作能夠更好的推動關係的發展。

倪峰:現如今經貿議題是大家關注最多的。畢竟在特朗普治下,他把這個問題最為看重。中國人說「危機」,就是既有「危險」,又存在「機會」,美國人對此也非常認可。在經貿領域,如果雙方的思路更開闊的話,雙方就更有可能找到解決方案。比如做基建、能源等,甚至BIT能夠繼續向前推進。

將話再說大一點,中美之間的競爭,不是你打我一拳,我踹你一腳的層面。核心更多的是雙方將國內事情搞好。而繼續推進BIT,有利於雙方將自己國內的事情搞好。比如中國加大自身改革,解決自身問題;美國則推動其製造業發展。雙方應該尋求為各國國內自身改革創造良好條件的氛圍。中國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美國講讓美國重新強大起來。雙方可以為此共同努力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