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爆發伊波拉疫情 世衛:新疫苗臨床實驗將會展開

烏干達爆發伊波拉疫情 世衛:新疫苗臨床實驗將會展開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10月12日表示,一項有可能對抗在烏干達爆發的蘇丹伊波拉病毒株疫苗臨床試驗,可能在數周內展開。

路透社報導,烏干達9月20日宣佈當地爆發伊波拉疫情,並指傳染的是蘇丹毒株。烏干達衛生部至今共通報了54起確診病例,以及19起死亡病例。

由於目前沒有針對蘇丹毒株的疫苗,外界因此擔心烏干達這次的伊波拉疫情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目前,疫情主要集中在烏干達中部的五個地區。

譚德塞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舉行的非洲地區衛生官員會議通過線上講話時說,目前正在開發幾種針對蘇丹毒株的疫苗。

譚德塞指出其中兩款疫苗可能在未來幾周內,在烏干達進行臨床試驗,目前在等待獲得烏干達政府和監管當局的相關批准。但他沒有進一步提供疫苗的名字等細節。

伊波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感染途徑是透過患者體液傳染,如血液、汗、嘔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等,目前並無飛沫感染的證據。病毒引起的伊波拉出血熱是目前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

猴痘|中國首款疫苗獲批臨床試驗 爭取早日上市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簽發臨床試驗通知書,批准中國首款猴痘疫苗進行臨床試驗。該款MVA株猴痘減毒活疫苗,是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自主研發,自外國猴痘疫情暴發之初就緊急啟動開發工作。

中國生物微信公眾號9月9日公布,該款疫苗是基於複製缺陷型痘苗病毒MVA株開發,疫苗株的安全性、有效性已獲充份數據論證。疫苗採用成熟的細胞工廠生產工藝,工藝穩定,質量可靠,在非人靈長類模型中,已證明能產生良好免疫保護。

圖為2024年7月19日,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猴痘疫情後,醫護人員為患者採樣檢查。(Reuters)
圖為2024年7月18日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當地爆發猴痘疫情,不少患者均為兒童。(Reuters)

自2022年猴痘疫情爆發以來,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已發現逾10萬宗確診病例。截至今年7月底,包括港澳台地區在內,全國已先後報告確診病例2,567例。非洲地區近期更發現致病性更強,以及致死率更高的分支Ib新變異株,目前更已擴散至歐洲和東南亞地區。

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已先後批准猴痘疫苗上市使用。世界衛生組織近期也呼籲,全球應加快猴痘疫苗研發與量產工作。不過,中國至今尚無猴痘疫苗獲批上市。

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表示,將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推進猴痘疫苗的臨床研究和轉化工作,爭取產品早日上市,滿足國家對猴痘疫情防控的需求。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