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尚未明確對台政策之際,北京近期密集展開外交攻勢,透過與多國發表聯合聲明,強化「一中原則」的國際支持。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過去一週,中國接連與吉爾吉斯、巴基斯坦、泰國、汶萊等國發表聯合聲明,均強調對台灣主權的立場,學者分析,北京此舉意在鞏固法律事實基礎,以防美國未來在聯合國體系內發動制裁。
《聯合早報》報道,中國農曆新年後迎來一波高強度外交行動。自2月5日起,吉爾吉斯總統、巴基斯坦總統、泰國總理及汶萊蘇丹先後訪問中國,並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隨後發布聯合聲明。
各國聲明均提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並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中國與吉爾吉斯的聯合聲明使用「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並強調支持中國政府實現國家統一;而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聲明措辭更為強烈,直接表達「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並稱「堅定支持中方為實現國家統一所作的一切努力」。
相較之下,中國與泰國及汶萊的聯合聲明語氣相對緩和,中泰聲明表示「不支持任何台獨主張,支持中國『一國兩制』方針」,而中文聲明則提到「(指汶萊)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國國家統一」。
此外,中國與吉爾吉斯和泰國的聯合聲明特別強調「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巴基斯坦與汶萊則在聲明中提及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權威性,認為該決議「不容質疑和挑戰」,並「重申其重要性」。
2024年6月28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國外交部) 學者:北京布局國際場域阻美國運用聯合國制裁中國
據《經濟學人》2月9日報道,目前全球已有70個國家表態支持中國立場,不僅認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甚至接受中國有權「以任何手段」達成統一,且未特別註明須以和平方式。報道指出,在中國近18個月內積極拉攏全球南方國家後,這種立場已逐漸成為這些國家的官方政策。
《聯合早報》引述台灣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宏仁分析,北京此舉是在特朗普政府對台政策明朗化前,搶先加強國際圍堵,以鞏固「一中原則」在全球場域的正當性。
「當多數國家在聯合國體系內承認台灣屬於中國,就能避免美國未來運用聯合國機制對中國施加制裁。」王宏仁說道。
特朗普再主白宮,外界關注中美關係走向。(資料圖片) 美加強聯合國戰略布局
與此同時,美國與日本在2月7日於華盛頓舉行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特別強調「反對任何試圖以武力或脅迫手段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企圖」。有觀點認為,相較於過去僅籠統表述「反對改變台海現狀」,這次美日聲明對北京的警告意味更為強烈。
此外,美國準駐聯合國大使斯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上月出席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美國必須在聯合國機構內推舉自身或盟國候選人,爭取關鍵職位,並審查聯合國文件中是否出現「中國特定語言」,確保台灣能在國際組織內獲得最大程度的有意義參與。
然而,王宏仁分析,相較於拜登政府明確在聯合國2758號決議代表權問題上與北京展開攻防,特朗普政府更關注的是中國在國際組織影響力的提升對美國自身利益的影響。他預測,特朗普政府未來可能較少著墨於2758號決議問題,而台北方面則可能調整策略,進一步將「台灣問題」與「中國影響力」掛鉤,以爭取美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