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印太經濟框架」的潛在對華威脅
針對拜登訪問韓日掀起的政治旋風,我們最近一直在鼓勵中國不用太過擔心,美國印太戰略涵蓋了十幾個國家,每個國家的利益訴求都不一樣,想通過「印太經濟框架」(IPEF)等幾個框架協議就把這些國家整合到一起,讓他們死心塌地跟着美國和中國作對,哪有那麼容易?
在中美對抗格局下,印太國家不可能都跟着拜登的指揮棒跳舞。跟着跳舞的國家肯定有,如韓日澳印等幾個國家,多數印太國家既沒有與中國對抗的實力,也沒有蠢到寧願與中國為敵也要追隨美國的地步,他們還是更願意在中美之間「兩頭通吃」。
這是一個如何爭取、團結多數國家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美國有地緣霸權與多領域壟斷優勢,中國有地理優勢,只要中國能汲取前些年戰狼氾濫的教訓,妥善處理好與印太多數國家的關係,不把彼此間的具體衝突泛化升級為全面衝突, 這些國家就不至於一邊倒向美國。
當然,更關鍵是在內部治理上,只要中國不頭腦發熱,不自己折騰自己,不出昏招,不自廢武功,真正做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對外開放中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保持住社會不失創新活力,經濟民生能繼續以較快的速度提升,拜登掀起再大的颶風也沒用。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在看到美國印太戰略局限性與落地挑戰的同時,中國也不能盲目樂觀。對於美國精英的戰略建構能力,對於這個已經稱霸全球近一百年,在打壓對手上積累了豐富經驗,並且還有各種打壓工具與手段的最強大競爭對手,中國不能也不可能掉以輕心。
美國能長期保持住全球霸主地位,把德國、蘇聯、日本、歐盟等幾個先後崛起並在某些領域對美國霸權形成挑戰的國家或地區「鎮壓」下去,其社會創新活力與創造財富的能力迄今在全球仍然首屈一指,說明這個國家確實有其不可忽視的內在優勢與國際競爭能力。
從奧巴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美國的印太經濟主張真的越來越沒效果嗎?美國在圍堵中國上越來越失敗嗎?如果問題答案都指向唱衰美國,那麼不是美國真的不行,而是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IPEF創始成員國包括美國、日本,韓國、印度、澳洲、新西蘭、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文萊,覆蓋人口25億,佔全球GDP超過40%。RCEP的15個成員中的11個、CPTPP的11個成員中的7個,此次都簽約加入IPEF,再加上人口第一並且正開始高速發展的印度,和經濟第一掌握着全球霸權的美國的加入,說這個框架起不到一點作用,就有點自欺欺人了。
更關鍵的是,美國此次主導的IPEF不在乎貿易而在乎標準,是要把亞洲各國都跟美國的新一代數字、綠色、稅收與供應鏈統一標準,就像坊間的一些調侃一樣,搞個新時代的「大一統」,修一座長城把中國隔絕在標準之外。
說到這裏可能還要說一下台灣問題,這次美國沒有把台灣納入IPEF,中國內地有很多政治觀察人士很興奮,諷刺蔡英文抱瞎了美國大腿,覺得這是中國對美鬥爭的勝利,其實這恰恰可能正是美國推進該戰略的考慮周詳之處。
美國顯然很清楚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態度,也了解多數印太國家不願為加入IPEF得罪中國的立場,為減輕該協議框架推進阻力,拜登政府特地把台灣先放到一邊,等各國政府批准了這個協議,再通過二次擴容把台灣放進去,屆時不僅進一步壯大了IPEF的規模,還可以借台灣加入,進一步施壓、敲打中國。
更具體看,此次宣佈的「印太經濟框架」包括四個支柱:首先是在數字貿易、勞工和環境等領域制定所謂公平、高標準和有約束力的規則;第二是提高晶片、大容量電池、醫療產品、關鍵礦物等重要產業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第三是推動高標準基礎設施建設、脱碳和綠色技術發展;第四是稅收和反腐敗。
這些看似鬆散,實際上是拜登政府試圖制定人工智能和5G等新興技術方面的規則和標準,對中國的針對性非常強,可以說每一點都指向了中美競爭的關鍵之處,也是美國能通過其治外法權、地緣霸權與技術壟斷優勢進行有效干涉的領域。
美國商會等商業團體也希望在這一框架中加入強有力的數位貿易條款,藉此強化美國在新興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美國在決勝未來的新興領域發力,並沒有在傳統貿易領域糾纏,着眼點並不低。
近來,受中美對抗和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為分散風險,國際產業鏈正在大量遷出中國,印太國家早就對此垂涎三尺,這次他們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
而且,這一輪Omicron疫情重創了中國的消費與生產,印太國家不願意與中國為敵,不代表他們不會趁機從中國癱瘓的產業鏈上猛咬一口,配合美國正推出的「友岸代工」戰略,將之轉化為自身的經濟優勢。
一個接下來極有可能的路徑推理是:在美國對中國的長期打壓隔離與對印太國家的威逼利誘下,圍繞新產業佈局,印太國家重新形成緊密的產業分工,台灣因為是估計國際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同時又因為與中國大陸與美國的特殊關係,必然會選擇站到美國一邊。
屆時如果大陸付諸武力或武力威脅,會不會把大量原本在中美之間搖擺的印太國家推到美國一邊,就像俄羅斯與歐洲的關係變化一樣?這一點實在值我中方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