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國際社會好熱鬧?快將躍登新聞頭條4件大事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2022年新年到來,一些大事的發生雖不可預測,但一些已預定會進行的事情,將會躍登今年的新聞頭條,而它們將為全球焦點,也可能影響你我的生活。以下是一些已知並將會影響全球2022年的4件大事。

2022年繼續是疫情之年

新冠疫情會繼續成為2022年全年的焦點。南非11月25日通報新型變種Omicron病毒出現,世界衛生組織(WHO)26日對它命名。它的影響橫跨2021至2022年。

Omicron較過去任何一種變種的傳染能力都要高,但被指住院及重症機率降低,但到底新冠疫情會否如外界推測,會隨病毒「流感化」而逐漸消退,讓生活回復正常仍有待觀察,仍是科學界及醫學界急欲獲得答案的問題。

特別是儘管Omicron不如Delta那麼厲害,卻會令疫情擴大,其「低重症機率」仍可以讓住院人數短期內飆升,加重醫療系統負擔。多國為緩減壓力正採取抗疫措施,再次限制民眾活動。

Omicron的最終的走向、疫情發展到最後的結果,以及能否在年內消退讓生活回復正常,將會成為2022年的最大焦點之一。

圖為2016年11月23日,韓國城南市市長李在明接受採訪後拍攝的照片(Getty/VCG)

韓國3月大選定朝鮮半島去向

韓國3月舉行大選。韓國總統只有5年1屆的任期,文在寅將預定退任。共同民主黨與國民力量黨的左右之爭,成為了焦點。

文在寅在執政初期雖憑着為朝鮮局勢降溫,各種改革政策取得高民意。但隨着時間過去,朝鮮核談判陷入僵局、與日本外交交惡、法務部長曹國、秋美愛爭議、打房政策失敗、官員陷入各種醜聞等關係,令政府支持率持續下降。

2021年4月舉行的補選中,共同民主黨失去了首爾、釜山兩大城市執政權,均預示了共同民主黨陷入劣勢。

但是,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前檢察總長尹錫悅在12月捲入醜聞,包庇妻子學歷造假,及屢次失言事件等,都令保守勢力原有的優勢逐漸失去。據韓國12月民調顯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39%反超尹錫悅的28%,並有拉遠趨勢。

韓國大選的結果將影響今後朝鮮局勢的走向,日韓關係與及對中國的關係。

法國總統選舉:圖為12月11日,法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佩克雷斯在巴黎的一場會議上發言。(AP)

法國4月大選決定馬克龍去留

4月舉行的法國大選,亦將是2022年春季的另一場重要選舉。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自2017年上任以來經歷多場風雨,包括連串的「黃背心事件」。馬克龍在國內民意只跌至約四成。

極右領袖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長久以來被一些人認為可能是馬克龍的強力對手。馬克龍在近年被指右傾,以對抗極右崛起,特別是在2020年10月巴黎教師斬首案發生後。隨着近月極右支持聲音開始下跌後,傳統右翼崛起,共和黨候選人佩克雷斯(Valérie Pecresse)近日民意上升,可能成為馬克龍連任的「攔路虎」。

支持者擔心以馬克龍目前的形勢,將可能連第二輪投票也無法進入。法國4月的大選結果,將成為繼德國後另一個歐洲標竿。

美國國會:圖為12月3日,美國國會山莊的外觀。(AP)

美國中期大選+特朗普殘存影響力

美國11月將舉行國會中期大選的結果,亦可說將是拜登上任近兩年來的成績表。一般來說,當期總統所屬的政黨中期大選都不會處於優勢,上次中期大選是共和黨,這次來到民主黨,且看拜登民望自上台以來持續下跌,中期選舉對民主黨更不利。

但與此同時,共和黨今時今日未完全擺脫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陰影。此外特朗普已準備在2022年第一季成立自己的網絡平台TRUTH,相信會成為右翼及其支持者的宣傳地。他的活動究竟對共和黨有利,還是繼續再度成為該黨「負資產」,一切有待觀察。

要看特朗普及其美國第一的極右主義能否再次浮上台面,還可留意準備在2月24至27日舉行的保守政治行動會議(CPAC),特朗普會否成為發言嘉賓,以3月舉行的德州黨內初選。屆時將看可見共和黨是選擇繼續「特朗普化」,或徹底的「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