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女性割禮日】廣植的處女情結 誰擁有你的貞操?

撰文:李藹明
出版:更新:

全球有2億女性接受割禮,其外生殖器全部或部分遭移除,使她們不能享受性的歡愉,減少她們失去童貞或出軌的機會。有些地區甚至會把外生殖器切除後,把陰道口縫合,留待丈夫在新婚之夜強行頂入或拆開。聯合國於2008年聲明中指:「女性割禮是男女間不平等關係的顯現,而這不平等深深植根於社會、經濟及政治慣例。」
據世界衛生組織形容,女性割禮因非醫學原因刻意地改變或傷害女性生殖器。而諷刺的是,類似的手術在歐美世界亦屢見不鮮。

在美國有女孩會與自己的父親出席「童貞舞會」,屆時女孩會向父親宣誓直至婚前都保持貞潔,而父親則會宣誓保護她們婚前的童貞。這種儀式,聽起來非常保守與大男人主義,可說是女性割禮的文明變奏曲。(Getty Images)

醫生貝內加斯(Esmeralda Venegas)在紐約開設了一間診所,2500美元加半個小時的手術,就可以讓你重建處女膜。顧客中有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女孩,包括穆斯林、印度、中國文化等。接受重建手術的美國女孩Rosalita表示,新娘在新婚之夜流下處女之血非常重要。儘管其實處女膜與是否處女並無必然關係,劇烈運動、舞蹈等都有可能令這位於子宮口的薄膜撕裂,但不少男女性對此依然執迷。

「這完全是大男人主義,百分之百。」貝內加斯對處女膜重建術背後反映的文化相當憤怒。

據諾瓦東南大學(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的客席教授莫納根(Sharmon Lynnette Monagan)於其論文中指,這些依然執行女性割禮的社會之中,男性主導了何謂合乎道德及可接受的女性形象,女性欣然默許社會的控制,以取得更高社會地位及在婚姻市場更為人接受。

延伸閱讀︰【反對女性割禮日】手術床上的女性私處割禮 切肉之痛為了什麼?

   女性貞潔為男性榮辱所繫

這種處女情結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中比比皆是。埃及開羅的女大學生不少既富裕亦新潮,縱接受了高等教育,亦會在不同範疇要求性別平等,然而卻獨獨在性方面,女性被認為需要婚前守貞,而男性則無此要求,男性會期望婚姻伴侶是處女,而女性則鮮會期待男性到結婚時依然是處男。一直致力提高埃及女性地位的比爾巴斯(Iman Bibars)表示:「童貞是她們最寶貴的財產……這是她們的父親、兄弟及叔伯的財產,他們需要把它保護好,直至家族同意交出。」換言之,「家族及男性的榮譽建構於女性的兩腿之間。」因而在某些地區,當新婚之夜新娘被發現不是處女,新娘會被羞辱,甚至被自己的父兄殺死以「清理門戶」,並稱之為「名譽殺人」。

「童貞舞會」得到政府資助,卻備受爭議。(Getty Images)

也許覺得這些習俗依然很遙遠?在美國有一項帶有保守派基督宗教色彩的活動——「童貞舞會」(Purity Balls),供踏入青春期至婚前的女性與她們的父親赴會。到舞會尾聲,女孩會向父親宣誓直至婚前都保持貞潔,而父親則會宣誓保護她們婚前的童貞。據其中一個主要舉辦者PurityBall於網站上指,由1998年至今已於全美48個州及17個國家舉辦了4700個舞會。作家巴倫蒂(Jessica Valenti)形容為毛骨悚然:「他們所用的語言深陷於擁有權,關於父親擁有他的女兒,這是老掉牙且陳舊的習俗。」這種舞會卻得到政府的資助。巴倫蒂亦指出主辦方其後亦舉辦了供母親及其兒子出席的「正直舞會」(Integrity Balls),然而舞會上的信息卻是:「我宣誓保持童貞,因為不希望對他人的女兒及未來的妻子做出這種事。」她指這依然脫離不了「女性是財產」的思想框框。

童貞舞會在美國仍不算普遍,然而守貞的理念亦循由不同方法走入年輕人的潮流。源自基督宗教的貞潔指環,指環上刻有聖經經文或「真愛在於等待」等句子,佩戴者用以宣誓自己婚前守貞的承諾。由宗教伸延開來,至今在網購網站如阿馬遜、淘寶等亦可以買到,而非教徒亦會佩戴,而不少明星名人亦有配戴,如潮流歌手Selena Gomez自13歲至18歲一直戴上貞潔指環,她接受《星期日泰晤士報》訪問時表示是自己提議戴上指環:「我將會為自己、我的家庭及神信守承諾。」

參與「童貞舞會」的女孩,會讓父親替她們戴上貞潔指環,用以宣示婚前守貞的承諾。(Getty Images)

▲有關美國「童貞舞會」的新聞報道。

   談到性事 兩性難平等

儘管有不少人稱男女兩性亦同樣應保持童貞,然而在我們常用的詞彙中,處女的英文Virgin源自拉丁文Virgo,意指少女或女孩,而據牛津字典解釋亦指Virgin是「一個人,通常是女人,從來未經歷性交」。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哲學及性別研究榮譽教授巴特基(Sandra Lee Bartky)指,在性之上男性與女性各處兩個極端。當女人有多個性伴侶時,她們會被大眾標籤為淫蕩;當男人如此肆無忌憚時,則不用懼怕像女人一樣被污名化,甚至經常會因征服了女性而被崇拜。作家布蘭克(Hanne Blank)在她的紀錄片《如何失去你的童貞》(How to Lose Your Virginity)中指,「定義童貞的行為不完全是哲學性的,更是關於真實、明顯而可見地規範及控制身體,特別是女性的身體。你必須要問一個問題:誰在控制,而誰從中得益?」

人類學者童貞源自父權社會,男性需要確保自己血統的純正,以保證其土地、財富及國土能傳給真正的後裔。因此童貞是女性的重要財產,以換取高尚的婚姻、家庭和睦及血統純正的後裔。

   貞節為保父權社會財產傳承

英國傳奇王妃戴安娜出嫁時,她的叔叔公開表示戴安娜是「真正的處女」。然而英國的法律或王室的規例中亦沒明文規定王妃須為處女,戴安娜的處女身分依然是談論的重點。芝加哥西北大學的歷史學者科恩(Deborah Cohen)對此解釋,王室或基於歷史因素而衍生實際考慮,他們怕王妃懷上其他男人的孩子,誕下不合資格的繼承人。

隨時代推進,時至今日威廉王子與王妃凱特大婚之時,已不必再大肆談論她是否處女的議題。連傳統的王室都改變了,然而反觀香港網路潮文大談「揀老婆要揀處女」,把女性的童貞與男性的尊嚴掛勾,彷彿在婚姻之中女人的童貞大於她的性格、想法,又怎能說這種處女情結不是廣泛植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