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資料室】古人旅遊帶什麼?家丁、尿壺必備

撰文:陳駿豪 陳奕謙 黃珮瑜 吳家俊
出版:更新:

古人沒有飛機、火車甚至是汽車代步,有的只是一艘船、一匹馬,甚至單憑一雙腳跋涉到目的地。終日長程復短程,一山行盡一山青,面對短則數日,長則數月甚至是數年的旅行,古人會帶些什麼上路呢?

19世紀早期交通仍未發達,有遊客選擇騎驢在南京遊玩,參觀當地的明朝陵墓。(Getty Images)

家丁

在古代,旅行花費巨大,耗時又長,絕非凡夫俗子所能輕易負擔之事。所以無論在歐洲或是中國,旅行必須有傭人陪伴。他們可以駕馭馬車,搬送行李,安排旅途中的大小事務。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傭人可以幫助貴族更衣。貴族衣服穿戴複雜,以顯其尊貴地位。如果旅行沒有傭人,恐怕旅行者連衣服也不會穿了。

尿壺

常言道「人有三急」,古代去廁所似乎沒有那麼多講究,只需在路旁或茅廁解決就好。特別是在中國的一些驛站或客棧,不一定會提供專門的廁所供旅客使用,這時一個夜壺就成為旅遊必備品。據說達官貴人還會選用裝飾精美的夜壺,以顯示他們與眾不同。

乾糧

長路漫漫,總要解決吃飯問題,乾糧和炊具就成為必帶之選。據說明代徐霞客出行時常帶生米,可以不求於他人,隨時隨地祭五臟。較為講究的文人還會帶提盒、酒樽等器皿。提盒類似當今的便當盒,可以放酒杯、筷子、乾糧等物品。

旅行書

古代道路鮮有路牌指示,若是要弄清方向,指南針成為必備之選。除此以外,在沒有Google和YouTube的時代,旅行書是出門在外的遊子獲取個地方交通、食宿、風土等的訊息來源。在歐洲,早在古希臘時期已經出版與旅行相關書籍。至於中國,旅行書籍在明朝時期最為暢銷,大多數有路線書、遊記、地方誌等類別,記載各省府、州、縣的具體行程和路線,甚至還會點出有猛獸出沒、有強盜搶劫的情況。只要有一書在手,走遍天涯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