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姓氏模式大不同 緬甸姓名隨年齡變化 冰島一家七姓很平常
中國人極其講究一家一姓之延續,含蓄而又挑釁的一句「拆你祠堂」,或是既激昂又包含中華文化底蘊的「問候你祖宗十八代」,甚至是長輩不斷強調的繼後香燈,其實通通建基於對同姓氏族的堅持。中國傳統社會中重男輕女的成見,很大程度上也是應「仔先會跟你姓」而生,但一個姓氏在社會中到底有多大作用?不同姓氏,是否就無法凝聚人群,認祖歸宗?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方偉晶教授對族群議題素有研究,他表示姓氏在社會中的作用已逐漸褪色。古時人們同住一條村落,世世代代甚少遷徙,故利用姓氏區分家庭成員,劃分界線。但現時社會形態變遷,人的流動性提高,難以再用姓氏劃分「非我族類」。現時姓氏更多是用來提供認同感予直屬家庭成員(如兄弟姊妹之間),讓他們有「同屬一個家庭」的感覺。
姓氏只是其中一種身分認同的方式,即使在沒有姓氏的國度,也有其他展示身分認同的方式。極端如王室成員,例如是英國或日本王室,亦沒有姓氏,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身分認同感較低。
而在下列一些姓氏文化與我們大相逕庭的國度中,身分認同的方式更是令人大開眼界。
冰島:一家七姓無難度
在香港或華人地區,一家七姓非常罕見,但在冰島卻俯拾皆是。冰島的姓氏系統相當獨特,冰島人有姓氏,但不是我們印象中那種繼承父親或母親其中一方的方式,而是採用不固定的「父名」(Patronymic)或「母名」(Matronymic)制度。例如現任冰島總理的名字是Guðni Thorlacius Jóhannesson,他的父親卻名叫Jóhannes Sæmundsson,因為冰島人承繼的不是父親的姓氏而是他的名字,在父親的名字Jóhannes後加上代表某人的兒子的「-son」作為綴尾就是Jóhannesson。而女兒則是以「-dóttir」綴尾。所以冰島人的一整個家庭都會有不同的姓氏,兒子繼承爸爸的名字,爸爸繼承爺爺的名字,而兄弟姊妹之間亦會因性別不同而不同姓。所以不少來自冰島的足球員譯名也是「XX臣」,就是因為以「-son」作綴尾。
冰島這個「父名」「母名」制度來自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vian)文化傳統。北歐其他國家如挪威、丹麥和瑞典也有同樣傳統,但仍保有這種家族中不固定姓氏系統的,現在就只剩下冰島。原本繼承父名是冰島最傳統而且常見的系統,但在男女平等的思潮下,繼承母名亦愈來愈常見。冰島足球員希古臣(Heiðar Helguson)就是繼承母親的名字Helga。在這個傳統下,冰島幾近不存在「冠夫姓」一事,嫁入夫家,你總不會變成其他人的「兒子」(-son)。
這種一家多姓的傳統,除了在旅行入境時總會遇上一些麻煩外,最直接的疑問便是會否難以追溯家族歷史?但這個只有32萬人,比深水埗人口還少的小島,卻有一本千年歷史的《冰島人之書》(Islendingabok),詳細記述了全國人民的族譜。「我們是住在一座小小的島上的奇怪人民。」創造了網上版《冰島人之書》的神經科醫生斯特凡臣(Kári Stefánsson)這樣形容他的母國,「家譜一直是我們所愛的文化。」
冰島人現在可以隨時隨地登入這個網站查看自己3個世紀以內的祖先,此舉除了滿足人們的求知慾外,更有實際功能。由於大多冰島人祖先都是同一群移居至島上的凱爾特人(Celtic)或維京人(Viking),故不少冰島人都可能有遠親關係。為了防止意外亂倫,冰島人更會在初相識時便會問對方「你是哪一族人」。冰島人對家譜的重視更為冰島科學家帶來一份意料之外的禮物──研究遺傳疾病的好機會。
緬甸:街頭巷尾親一親
「振英宣布不再爭取連任」,除了內容本身令人情難自禁外,有否覺得直呼其名聽來彆扭?那為什麼有些媒體在報道緬甸總統時,會親切地直呼其名「廷覺」,有些又稱他為「吳廷覺」?其實,「吳」(U)並非他的姓氏,而是一個尊稱,指先生,緬甸在經歷124年英國殖民下,卻是連官方都從未嘗試制定一個姓氏系統,保留了這個與鄰近國家如老撾、柬埔寨和泰國截然不同的傳統。
緬甸人的名字相當短,尤其是上一代,多數只有一至兩個音節,例如首任緬甸總理吳努(U Nu),他的姓名其實就是一個「努」(Nu)字,前綴的「吳」只是一個尊稱。華文媒體直接將尊稱音譯成中文加在名字前,便引起了那是姓氏的誤會。在緬甸,每個人的名字前面都有一個類似的尊稱,例如「吳」(U)便是地位較高的男性專用,「貌」(Maung)則是年輕男性用,近似「小兄弟」的意思,當他們20歲左右便會轉用較成熟的「郭」(Ko)。這代表一生中他們的姓名將隨着年齡增長及地位變化而有所不同。除了年齡以外,社會地位對尊稱亦有影響,例如老闆可以以「貌」稱呼下屬,即使他的年紀比這名下屬小。
在緬甸的小型社群中,不論有沒有血緣關係,加在名字前的尊稱中有不少是類似親戚的稱謂,例如「大哥」(Ko)、「姑姑」(Daw)等。這反映了一個特殊現象,雖然沒有姓氏可用來稱呼他人,但反而造就了一種超越血緣的「親屬關係」,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這個沒有姓氏的國度令大部分國民的名字相當簡易而且容易重複,所以處理文件時,經常要詢問父母親的名字以區分同名的人。緬甸人繼承的不是代表整個家族的姓氏,而是特定的親人的名字。為人所熟知的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是少有地擁有較長名字的緬甸人,但她其實不是姓昂山,而是繼承了父親的名字「昂山」(Aung San),「素」(Suu)就是她祖母的名字,而「姬」(Kyi)則源自她母親的名字Khin Kyi,可見沿用父母的名字在緬甸文化中相當常見。
在《全球之聲》撰文的緬甸博客Chan Myae Khine表示,當外國人問他若沒有和父母一樣的姓氏,怎樣區分誰來自哪個家庭時,他反而想問:「為什麼要分辨?我們從沒想過要以來自誰家來區分人。如果你認識我,而我又認識你,你還需要知道我父母姓甚名誰嗎?」不過,她亦承認緬甸正面臨沒有姓氏的一個負面影響,她認同,沒有姓氏令緬甸人難以追溯族譜,政府若開設家庭登記機關,情況就會迎刃而解。
蒙古:全民三分親
蒙古文化中與姓氏對應的字為「Oboq」,但它的概念就和中文或英文中的姓氏不同,Oboq是指比家庭高一級的氏族或部落,是一個有特殊血脈關係的群體。部落是由數個氏族組成的社群,隨着時代發展,演變成現時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家族成員之間必然有血緣關係,而部落或氏族之間則不然。凝聚一個部落的可能是其共同的祖先,亦可能是因長年同住一個地方而產生的地理聯繫。蒙古採用部落名作為姓氏,可見是以氏族或部落為基本社群單位,而非家庭。
在一般場合中,蒙古人不習慣將複雜的氏族名納入名字當中,而只在正式場合下才會使用,並置於名字之前。
然而,自從元朝起,便有愈來愈多的蒙古人改漢姓,主要取多音節族名的首個音節為漢姓,例如源自成吉思汗弟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博爾濟吉特氏,號稱黃金氏族的一族人便以包、博或鮑等姓自稱,成吉思汗的氏族奇渥溫則取奇、齊或秦的近音字。不過,改漢姓不代表要捨棄原來的蒙古部落名,不少蒙古人就有兩個姓名,對着不同群體便用不同的「版本」,寫在身分證上的姓名,可能只在官方文件上使用。
有趣的是,2004年時因應新一代身分證推出而實行「取姓法」,強制要求民眾登記姓氏,本來不少蒙古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姓氏,而自行取姓。最後大部分民眾以成吉思汗的氏族名號「孛兒只斤」為姓,不難明白民眾希望共享民族英雄的榮耀,才成就了這個「全民三分親」的局面。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