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2+2|中美開場的對罵 實為背後政治各取所需?
中美阿拉斯加一連兩天的高級外交官員會談3月19日結束,在18日開場的那一天,中美在會議開場白時罕有地出現互相指責,有如對罵的情況,正當外界憂慮矛盾升級會影響會談之際,結果2天共3場的會議仍成功舉行。有分析認為,雙方公開的對罵,其中一個理由為滿足各自的政治需要。
中美在18日會議開始時,循例就開場致辭,但雙方從一開始就充滿火藥味。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批評中國在香港、台灣、新疆等的地區上的行徑,及對美國盟友進行經濟威脅。
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則反擊指美國以人權說事,卻容許國內黑人被殺,指責美國企圖以自身民主制度強加於世界。原定只有8分鐘的開場白,結果花了超過一個半小時才結束。
雙方開場的唇槍舌劍成為了全場的焦點,但有分析指這個火藥味的開場白,有故意滿足各自的政治需要。因前特朗普(Donald Trump)時期鼓吹的分裂,增加民主與共和黨對立,而針對中國成為了兩黨幾乎唯一共同贊成的議題,因此在外交場合上,美國需要對中國強硬。
另一原因,是美國有意重返國際領導,挽回因特朗普時代的孤立主義造成盟友間的信任危機。因此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重返亞洲成為了美國外交的重要一環。美國高調表明對香港、台灣、新疆及南海等的關注,亦是為了表現拜登(Joe Biden)政府將高舉美國在民主人權上的高位。
站在中國角度,這同樣是為了政治需要。中國在處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上取得成功,讓中國成為2020年能保持經濟增長的國家之一。反觀美國特朗普政府處理疫情的失敗,及在大選與年初國內的政治亂象,讓中國國內「刷新」對美國印象。
這進一步讓中國進一步的斷定今天國際已步入「東升西降」的大趨勢,中國希望美國會藉這次會談扭轉前特朗普政府的步調,因此出現會前報道指中國有意在會上提出相互撤銷關稅等措施,及4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拜登的視像會談。
中國抱着高度自信與美方展開會談。楊潔篪在開場白上指責美國無資格居高臨下向中國說話,稱美國應管好自己國內的事,而不是向世界轉嫁矛盾、轉移視線,表現的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