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空總署祝賀嫦娥五號返回地球 俄專家料中國領先太空領域

撰文:胡龍華
出版:更新:

嫦娥五號軌道器及返回器在12月17日凌晨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為解開月球地質、早期歷史的訊息邁向重要一步。事件引起全球的關注,歐洲太空總署(ESA)隨即向中國國家航天局送上祝賀。

嫦娥五號返回器在12月17日1時59分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着陸,標誌着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歐洲太空總署隨即在Twitter留言,稱「歡迎回家,嫦娥五號!」

至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則暫時未有提及嫦娥五號,該署Twitter的最新文章是介紹NASA太空人,稱他們將為下一次人類在月球上和圍繞月球的任務鋪路。而嫦娥五號在11月24日成功發射時,NASA曾希望中國和全球科學界分享探月工程所獲得的數據,增加大家對於月球的了解,就像美國「阿波羅計劃」(Apollo missions)和「阿緹蜜絲計劃」(Artemis program)所做的一樣。

各地傳媒都關注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華爾街日報》12月17日報道,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中國成為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但強調美國是至今為止唯一一個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

《紐約時報》認為,中國將月球岩石帶回地球,開啟了太空競爭的新時代,這一次將是對月球資源的競爭,這可能推動更深層次的太空探索。嫦娥五號反映中國太空計劃的進步,以及中美兩國日益激烈的競爭。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則訪問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科研負責人澤林內(Lev Zelinne),對方認為美國原本可以在特朗普(Donald Trump)執政時期在太空科技上領先全球,而拜登(Joe Biden)上台在即,他對氣候問題更感興趣的立場,或令中國成為太空領域的領先者,並指北京在擁有充分資金的情況下,可以有計劃地向目標邁進。

理大實驗室內有與嫦娥五號一比一模擬器,可在研究時測試各種可能情況。(羅君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