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選觀戰】艾奧瓦初選神預測背後 忠於科學的「民調女王」

撰文:黃家欣
出版:更新:

【初選花絮】美國總統大選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除了參選人及選民,還有不少人參與令選情更透明,助選舉更順利進行,甚至提高選戰可觀性。艾奧瓦州一個民調專家,精準的民調令全球注目;微軟則研發一個應用程式,令初選流程更加順暢。

美國《得梅因紀事報》因民調打響名堂,幕後功臣塞爾澤被喻為艾奧瓦州的「民調女王」。(FiveThirtyEight網站圖片)

美國總統大選在本港時間今早正式開鑼。參選人究竟會大熱倒灶抑或由黑馬跑出,均是觀戰刺激之處。然而,如何能在選前得知民心所向卻是一門艱深學問。

 

美國艾奧瓦州一個平凡女人,也因為在2008年總統大選初選期間,預測奧巴馬將贏得提名資格,成為全球焦點。今次艾奧瓦州初選,各大傳媒等候的,正是由她上周六(30日)公布的民調結果。人人以為她有秘訣,但原來她最厲害之處,就是她不懂猜測,一切也只是忠於科學。

 

美國總統大選提名戰在艾奧瓦州揭幕,近年當地區報《得梅因紀事報》因民調打響名堂,幕後功臣塞爾澤(Ann Selzer)更被喻為艾奧瓦州的「民調女王」。她自1987年開始為《得梅因紀事報》製作民調,成名作是2008年製作的民調,顯示奧巴馬將勝出艾奧瓦州初選。

塞爾澤於2008年的民調顯示奧巴馬將勝出艾奧瓦州初選。(路透社)

「天生的數據女孩」 5歲首進行「民調」

 

塞爾澤於1974年剛進入大學,在她大一選修的傳播科目中,無意中讓她發現她兩大興趣——語言與數據。「我大有可能是天生的數據女孩」,塞爾澤如是說。她人生中首次進行「民調」是於5歲的時候,當時她向鄰居調查,問他們是否覺得塞爾澤家人給她取的乳名不夠好。

 

在該屆選戰開始前,她曾預估有六成民主黨黨團會議投票人是首次出席黨團會議,當時有記者問她如何假設這些數字?為什麼會這樣假設?她說:「我沒有任何假設,這是數據告訴我的事;我們正確使用數據,讓選民告訴我們。」

我沒有任何假設,這是數據告訴我的事;我們正確使用數據,讓選民告訴我們。
《得梅因紀事報》民調製作人塞爾澤

塞爾澤在1987年12月剛加入《得梅因紀事報》,那時報館上下都為了初選民調而忙碌。不過,她卻發現民調在哪裏不對勁。根據當時的民調結果,布殊(George H.W. Bush)將會勝出在艾奧瓦州的初選,然而,塞爾澤卻認為民調模式有問題。她發現負責民調的部門為了令民調結果更快出爐,於是只聯絡之前曾接受訪問的人。她當時向編輯反映:「報章上刊登了老布殊(George H.W. Bush)會勝出初選,但我不認為是正確的。」當她按自己的模式重做一次民調,結果顯示同為共和黨的多爾(Bob Dole)才是會勝出,布殊在該州排行第三。

 

塞爾澤的民調準確,除了因為她的調查模式外,更加因為她嚴謹的態度。塞爾澤憑她的精準民調,準確預測奧巴馬於2008年能順利當上民主黨候選人,後來更入主白宮。塞爾澤直言,那次的「戰績」成就了她的事業。

 

英國新聞網站前專欄作家David Yepsen認為塞爾澤幾近「百發百中」,是由於她較在華盛頓、紐約等地的人,更熟知艾奧瓦的消息,亦知道如何向艾奧瓦的選民提問;也有分析認為,塞爾澤勝在製作民調的方法相對簡單直接。

 

不算選民過去意向 指令人忽視變數

 

塞爾澤向艾奧瓦州政府取得登記選民名單,然後致電訪問,用一系列問題釐定該選民會否出席黨團會議,亦會查詢選民意向。即使不出席的選民也會納入計算,令民調更準確表達選民意向。更重要的一點,也是塞爾澤的優勢,就是她的民調不會計算過去的投票活動因素影響。

不少民調都會計及選民過去的投票傾向等資料,但塞爾澤則認為這種模式並不科學。她極度憎恨大學教導學生數學的方法,「老師會說,『來,猜猜答案是什麼?』」。她稱:「我不擅於猜答案,我只會想如何能夠知道一件關於未來的事,而你又會想套用一個會蒙蔽你的方法嗎?」她認為猜出來的答案或者其他假設,會阻礙人看到當中的變數;如做民調時很容易便會忽視少數人的選票,因為不認為這些少數人會影響選舉結果。民調的重心,是如何選取統計樣本。

 

事實上,民調中多項因素都會影響結果,英國民調機構英國民調報告(UK Polling Report)較早前便指出,由於後生一輩與老一輩的投票意欲差異逐漸縮小,令個別民調數據準確性下跌,顯示納入過往民眾投票意向,會影響收集的樣本。

 

美國調查機構pollster.com創辦人,兼馬凱特大學法學院民意研究教授法蘭克琳(Charles Franklin)便指出,年輕及教育程度較低的人,較少參與民調,屬隱蔽的「傾向投票選民」。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亦曾表示,不同機構調查結果不同,是因為他們的調查日期、滾動日數及「傾向投票選民」的定義也不同,但大部分傳媒都沒有交代這些重要資料;而以上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民調的結果。

 

科技發展打擊可信性 網上民調成大趨勢

 

即使是塞爾澤也有弱點,回顧往績,受基督教保守派支持的參選人及後段才顯強勁氣勢的參選人,塞爾澤的民調均容易低估他們的表現。

 

她也不能避過科技發展對行業的衝擊。較早前有數據指,大部分美國人已從家用固網電話轉至手機,加上接聽電話那一方須支付部分電話費,令市民不願意接聽電話,當地美國部分民意調查的回應率低於10%。香港大學民意研究的民意調查,也是透過家用電話,訪問民眾對特首梁振英的滿意程度;不過2014年該機構亦曾透過PopCon普及民意平台專頁,收集巿民關於佔領行動的意見,可見未來透過手機、甚至網上民調,將會是一大趨勢,但也是另一門更複雜的研究。

延伸閱讀:【外圍觀戰】微軟義推APP逾千選區實時點票 桑德斯:居心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