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銀行CEO遭沒收3.2億元股份 股神愛股墜落之路
早前富國銀行被揭發有職員擅自為客戶開帳戶,行政總裁斯頓夫(John Stumpf)出席國會聽證會遭議員猛烈抨擊。最新該行公布,斯頓夫將不會獲得總值4100萬美元(約3.2億港元)股份,同時公司調查有關事件期間不獲支薪。涉事的零售部門前主管Carrie Tolstedt已離職,她亦不會獲發1900萬美元的股份;二人亦不會獲得2016年度花紅。
富國銀行貴為股神巴菲特愛股,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因樸實取向得到客戶的欣賞,在花旗、德銀、美銀等一眾大行面對極大危機之時,仍能獨善其身,不過原來這非因為該行「潔身自愛」。
根據人力資源顧問Overture Group LLC估計,斯頓夫被沒收的股,佔他在富國銀行35年來累積總花紅的四份之一。斯頓夫2015年合共獲花紅1930萬美元。他將於周四(29日)到國會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
按資產計算美國第三大銀行富國銀行早就廣泛不合法銷售手段罰款1.85億美元。不合法銷售手段包括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開設200萬個存款及信用卡帳戶。富國銀行有4000萬個零售客戶,根據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資料,部份個案更發行預付咭及使用個人身份號碼,又涉及轉移基金,令基金不足的戶口需要收費。有職員甚至創造虛假電郵地址,為不知名的客戶或沒有使用網上銀行服務的客戶登記,以達成銷售目標。
金融海嘯期間不用政府打救
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富國銀行未如其他投資銀行般因次按等問題及歐債危機中受創,相反在人人自危的時候沉着地攪好零售銀行業務,最終在逆市中見增長;該行規模後來發展至比花旗、美銀等巨頭還要大,亦不需政府出資救助。
事實上,這與富國銀行與其他大行走的路不同有關。英國《金融時報》編輯John Gapper撰文指,如德銀等大行增加利潤的方法是擴展投資銀行業務,這類業務毛利率高,也是非常刺激的業務,在金融危機出現時便面對極高風險;另一類型銀行如富國銀行,則專注於零售業務,在經濟好景時透過接收存款及提供貸款賺錢,但經濟差時便有損失,於是這類型銀行便拓展其他零售業務,包括向客戶推銷存款以外的帳戶,如信用卡、按揭、保險、投資帳戶及其他金融產品。
以「交差銷售」撐零售業務
富國銀行現時的零售客戶平均向該行買入6款產品,該行主要收入也是來自貸款利息。有人盛讚這種「交差銷售」的模式,但斯頓夫曾表示,這根本不是易事,是按照客戶所需而銷售的。
不過,現在揭發「開假帳戶」事件後,便可發現富國銀行這種模式行不通。該行所謂成功之路其實也是向員工施壓達銷售目標,而員工為保住工作不得不以身試發,開假帳戶。至今已有5300名涉事員工遭解僱。
(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