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韓國新冠病毒檢測效率特別高 何以能獨步全球?
「大邱」、「新天地教會」曾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熱門關鍵字,如今卻依稀已是很遙遠的記憶。直接反映出的是韓國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已降溫許多,而這要歸功於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疫情後所研發的高效率檢測網路。
華爾街日報(WSJ)報道,韓國已減緩肺炎疫情帶來的重大打擊;這個疫情已使許多國家的醫療體系手忙腳亂。韓國能設法抑制住疫情擴散和降低感染人數,部分原因是長久以來持續依賴有效率的檢測網路,包括能快速隔離被感染者。
韓國已對將近30萬名民眾進行病毒檢測,檢測人數為意大利的兩倍,但確診人數僅為意大利的不到三分之一。
儘管美國努力提高檢測能力,但美國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CDC)和其他公共衛生實驗室的數據顯示,美國檢測人數僅為韓國的十分之一。不過,美國也許不會迅速擴大病毒檢測,原因是特朗普政府計劃優先實施社交疏離(social distancing),而非地毯式檢測。
韓國在2015年MERS疫情後所研發的檢測網路,於1月底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時啟用。韓國醫生、醫療人員、實驗室和政治領袖紛紛擔起自己的責任,並遵循近幾年建立的各項規定。
例如韓國臨床生物學家李赫敏(音譯)在清晨4時45分鬧鐘響起後下床,不到幾分鐘就坐定在自家辦公桌並開始工作,包括分析肺炎檢測的圖表,並把檢測呈陽性結果的圖表,從檢測為陰性者中分抽出來。
他常在延世大學健康系統下的塞布蘭斯醫院實驗室中,仔細檢查多數的檢測結果。李赫敏忙到晚上11時才打卡下班,但他通常在半夜醒來繼續檢查這些檢測結果。「疫情相當嚴峻,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如此。」
李赫敏與其他醫生代表了檢測網路系統最後的檢查站,而這項相互配合的診斷工作,將全國633座得來速檢測(車道檢測)站和逾100座實驗室連結起來。這些單位的作業步調一致,包括實驗室使用相同的檢測設備、推動相同的訓練,以及依據相同的資訊做出決定。
韓國每一所實驗室每日上午8時都準時上傳肺炎檢測結果到一座共享資料庫,允許國內公、私立醫院監測病患的檢測結果,並向韓國疾病管理本部(KCDC)報告。醫院則上傳檢測細節到一本線上名冊;這個名冊由韓國傳染病協會(KSID)的專家製作。
李赫敏表示,這個監測系統可讓他們預測哪裏需要加強努力,也認為這是一個網路,能分享任何測試結果不明確的相關問題。
韓國推動大規模檢測的防疫措施所遭遇的阻力較小,因韓國實施單一付款人醫療健保系,並制定全面的傳染病相關條例,有助提升韓國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反應速度。在醫生建議做檢測,或檢測人員發現民眾可能與確診病例有所往來的情況下,民眾可以免費做檢測。
韓國衛生官員表示,政府現在有能力透過遍布全國的633處檢測站,每日檢測多達2萬人,檢測站包括「得來速檢測站」和新的確診病例所在地附近的移動式診所。
檢測樣本會封存入攝氏4度左右的密閉容器,再由貨車運送至118個實驗室,再由約1,200名專業醫療人員組成的團隊負責分析這些樣本。
【相關圖輯】新冠肺炎|美國水族館為防疫休館 企鵝周圍走逛園區睇魚魚超興奮(點圖放大閱讀)↓↓↓
延伸閱讀: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