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韓國出現不明肺炎疑似病例 患者為36歲中國女子

【武漢肺炎】韓國出現不明肺炎疑似病例 患者為36歲中國女子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韓聯社1月8日報道,韓國出現一宗「不明原因肺炎」疑似病例。患者為36歲中國女子,曾經到訪中國武漢。

韓國疾病管理本部指出,疑似感染「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為36歲中國女子,曾於2019年12月13日至17日到訪武漢,入境韓國14天內出現肺炎症狀。患者指,無去過海鮮市場或接觸野生動物。

患者報稱於2019年12月31日開始出現咳嗽和喉嚨腫脹的病徵,之後到於2020年1月2日至3日因為咳嗽和發燒到烏山韓國醫院求醫,再在1月6日於東灘聖心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患者被移送至盆唐首爾大學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和檢查,健康狀況良好。

京畿道保健環境研究院為病人進行九種病毒測試,包括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全部均呈陰性反應。

疾病管理本部7日表示,因應中國武漢的「不明原因肺炎」,已經採取預防措施,包括加強對來自武漢所有航班的出入境檢查控制和體溫監察。

麻疹|本地個案再現涉6歲女童 情況穩定已出院 曾接種麻疹疫苗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今日(10日)公布,本港新增一宗本地麻疹個案,病人涉及一名6歲女童,她於8月2日及3日開始發燒及喉嚨痛,並於8月5日及6日開始出疹和結膜炎,她情況穩定,已於8月8日出院。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該名女童曾接種麻疹疫苗,於潛伏期及病毒傳染期內均沒有外遊。根據病人家人提供的資料,她於潛伏期內沒有接觸麻疹病人,其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本港今年4月及6月亦分別錄得一宗麻疹個案呈報,去年亦有一宗。

衛生署提醒,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傳染性極高。(資料圖片)

衛生防護中心指,本地麻疹個案涉及一名6歲女童,她於8月2日及3日開始發燒及喉嚨痛,並於8月5日及6日開始出疹和結膜炎。她8月3日被帶往兒科私家醫生求醫,其後於8月5日及6日到香港浸信會醫院求醫。她於8月7日入院接受治療。病人情況穩定,已於8月8日出院。

當局表示,女童的血液樣本經檢測後對麻疹病毒免疫球蛋白M抗體呈陽性反應。她曾接種麻疹疫苗,於潛伏期及病毒傳染期內均沒有外遊。根據病人家人提供的資料,她於潛伏期內沒有接觸麻疹病人,其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並正接受醫學監察。

該名女童於8月7日入住香港浸信會醫院接受治療,已於8月8日出院。(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翻查資料,對上一次錄得本地麻疹個案為今年6月,個案涉及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36歲男子,他於6月14日開始發燒、頭痛及疲倦,並於6月22日開始出疹。他分別於6月27日及29日到明愛醫院及廣華醫院的急症室求醫。他情況穩定,不過於7月2日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

衛生防護中心稱,接獲該確診個案通報後,隨即展開流行病學調查,並已進行接觸者追蹤的工作。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傳染性極高,麻疹可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病人從出疹前四日至出疹後四日內可把病傳染給別人。

衛生防護中心指,接獲該確診個案通報後,隨即展開流行病學調查,並已進行接觸者追蹤的工作,調查仍然繼續。(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當局又指,麻疹的潛伏期為七至21日。麻疹病徵包括發燒、皮膚出現紅疹、咳嗽、流鼻水和眼紅等,並提醒如出現相關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停止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和避免與未有免疫力人士接觸,尤其是抵抗力弱人士、孕婦及未滿一歲的兒童。

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任何未完成接種兩劑含麻疹的疫苗、疫苗接種紀錄不明或對麻疹免疫力有疑問的人士,應就接種疫苗事宜諮詢醫生意見。

梁子超表示,即使接種麻疹疫苗亦非可百分百免疫,仍有1至3%的機會會確診。(資料圖片)

梁子超:1%至3%已打疫苗仍會受感染

對於患者已接種麻疹疫苗但依然確診,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即使接種麻疹疫苗亦非可百分百免疫,仍有1%至3%會確診,加上接種疫苗後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所以接種麻疹疫苗後仍有確診風險,而在外國就有不少國家會在小學時接種第三針疫苗,以加強保護力。

至於今次患者於潛伏期內沒有接觸麻疹病人,梁子超指有可能是接觸到無病徵的患者。他解釋指接種麻診疫苗後,仍確診的人士會有輕微病徵甚至無病微的患者出現,所以有可能曾接觸到患者亦不知道。他又提到本地雖有高疫苗覆蓋率,但部份國家如東南亞地區的麻診疫苗接種未必普及,或會將麻疹病毒帶到本港。


正在加載